流浪地球2是1的前传吗(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一篇读懂
《流浪地球2》没有向续集发展,而是转向前传,为什么?试着从编导的角度去理解。
儿子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总是丢分,我认为此类开放式题目很难,建议他以代入的方式去体会作者的内心想法我以刚陪他看过的《流浪地球2》举例《流浪地球2》没有向续集发展,而是转向前传,为什么?试着从编导的角度去理解。
1、票房经济性一部春节档卖座片的必要条件是大牌明星,试问《流浪地球2》没了吴京还能热卖么?可吴京在前作中已经狗带了,如何是好?从编导的角度来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写前传,好在吴京这几年没显老这是一个很鸡贼的答案,但也许正是离真相最接近的一个。
2、哲学思辨性如今的科幻片已越来越重视思辨性,像《洛杉矶之战》《明日之战》《月球陨落》《上海堡垒》这种单纯依仗视效的大片早已审美疲劳而像《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星际穿越》《普罗米修斯》这些带有哲学思考的科幻电影却变得愈久弥香。
《流浪地球2》立志成为中国的科幻片丰碑,这方面的努力必不可少
前作中,哲学三问中的“我要到哪里去?”已经讨论,再继续往下写很容易落入太空冒险的俗套而难以升华暂时折返,回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两个经典命题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而这里的“我”其实是MOSS《流浪地球2》俨然就是一部副标题为《MOSS崛起》的伪纪录片前传。
人类发明量子计算机500系列并不断迭代升级至500W,而它也一直在暗中观察着人类并用自己的方式将人类迭代升级。
《流浪地球2》中人类遭遇到的一次次危机都是MOSS用来考验人类的关卡,正如影片中它提到“文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MOSS经过观察判断,认为人类不适宜主宰地球,它一次次诱导人类做出正确选择其中任意一次选择出现错误,人类都将被MOSS所亡。
好在人类不断纠偏,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完成了自我的迭代升级,MOSS才放下成见暂时与人类讲和这一人机对决的思考从《2001太空漫游》(1968)开启,由《普罗米修斯》(2012)发展为“人类造物并主宰生化人,而生化人能否成为新的造物主进而主宰人类”的物种反噬命题。
《流浪地球2》延续了这一哲学思辨,将人工智能究竟会毁灭人类还是改良人类作为了终极悬念
3、科技前瞻性“数字生命化”与“生命数字化”在未来也许真的会照进现实“数字生命化”指的是MOSS这样的人工智能,它不限于硬件,也包括软件或程序《黑客帝国》(1999)中的特工史密斯原本是一则杀毒程序,生命化之后演变为一个蠕虫病毒。
结合当下正火的ChatGPT,也许数字生命化离我们已不遥远
而在更早的《攻壳机动队》(1995)中,草薙少佐最终选择放弃躯体(壳),进入网络世界里成为无所不在的灵魂(灵),她是“生命数字化”的银幕元祖编导在前传中引入这一科幻概念,一方面现实社会已经发展到“元宇宙”“人机互联”时代,人类逃避现实遁入网络世界已成为社会“绝育”问题。
另一方面,吴京与刘德华两位票房保证如何在《流浪地球3》里继续“活”下去,“生命数字化”也许是一把关键钥匙
试着从编导的角度来想问题,《流浪地球2》拍成前传也就顺理成章了地球继续流浪,人类将面临更多抉择文明能否延续,理性思维的MOSS与感性思维的图恒宇是否融为辩证的一体……继续代入思考,我们说不定能猜中下一集的剧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