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诞日(佛诞日祝福语)越早知道越好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12-26

慈宗导师丙申年佛诞日祝辞\x0a\x0a5-14 丨丙申年佛诞日\x0a\x0a祝愿\x0a各方友好 慈宗学人\x0a常隨佛学 幸福安康\x0a世出世间 善愿成就\x0a福慧增长 早证菩提

佛诞日(佛诞日祝福语)越早知道越好

 

慈宗导师丙申年佛诞日祝辞5-14   丨丙申年佛诞日

祝辞正文如下:慈宗导师丙申年佛诞日祝辞贤劫千佛愍众生兜率净土宣妙法金刚道后三身具示现人间王子身仙人猶见入胎相护明骑象下凡尘成所作智被有缘月印万川水中现九龙吐水沐化身八相成道示尘寰皆因大事因缘现五乘佛法导世间

感怀释尊教化艱严护法城藉多闻余众未度托慈氏当来作佛继能仁祝愿各方友好     慈宗学人常隨佛学     幸福安康世出世间     善愿成就福慧增长     早证菩提曲一首  贺佛诞夏 慈宗学人风采

- END -长按关注我们,智慧人生从此开始▼

王联章导师介绍

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名誉理事,陕西省政协委员,南京市海外联谊会荣誉会长、成都市/ 厦门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广东省 / 陝西省 / 四川省 / 重庆市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 四川尼众佛学院慈氏学专职教授,中国佛学院及杭州佛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伟伦特聘访问教授 ,陝西师范大学 / 南京大学 / 四川大学/ 山东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深圳大学 / 扬州大学 / 西华师范大学 / 西藏民族大学客座教授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发展委员会顾问,慈氏文教基金董事长,慈氏学会 ( 香港 ) 导师

慈氏文教基金/ 慈氏学会(香港) 缘起www.inst-maitreya.org物质文明虽然不断发展,但人类面对的困厄及苦恼并未因而减少随着对物质文明的追求愈多,人类心灵的空虚与迷惘反而相应增加,这说明近年探求佛法,希望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人类存在价值以至生命趣向的有志之士日益增加的原因。

大乘佛学在印度以空有两大系统为主,传播到中国后曾经出现八宗并峙的昌盛局面,但现代人(尤其是生活在大都市的人)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能用在追寻人生哲理甚至宗教实践的时间相应减少,更不可能寻章摘句的研究佛学中各宗派的异同以至何者适合自己。

故近代大德如欧阳竟无大师、太虚大师、韩清净老居士、罗时宪宗师均提出慈氏宗、慈氏学以作为统摄全体大乘佛学的简捷可行的研究方法所谓「慈氏」,乃梵语「弥勒」Maitreya之意译弥勒是未来佛, 即娑婆世界的未来教主;当代佛学宗师罗时宪先生、印顺长老及宇井伯寿教授等海内外多位专家,则考证除佛教经典中的未来佛外,古印度史上确有以弥勒为名的论师 / 瑜伽师,甚至不止一人。

这些欣慕弥勒,以之为名的论师/ 瑜伽师活跃于公元四、五世纪间,以唯识思想贯通佛家各种修道次第,授徒无著论师,无著论师修习瑜伽止观有成,感通兜率内院慈氏 (弥勒) 世尊,传出《瑜伽师地》等五部大论,无著再传其弟世亲论师。

其学说风行印度 , 时人称之为"瑜伽行派",即今之"慈氏学"我国文化交流先锋玄奘大师,历尽艰辛前往印度,主要修学者即为慈氏学大师回国后,即译述相关经论, 将慈氏学发扬光大早期译传中国、作者以慈氏(弥勒)

为名的论典如《瑜伽师地论》等,以阐扬大乘有宗义理为主; 后期译传西藏、作者以慈氏(弥勒) 为名的论典如《现观庄严论》等, 则以阐扬大乘空宗义理为主,故慈氏之学实不能单纯称为 "唯识学" ,而是融合大乘空有两大系统,兼苞理论与实践的显学,博大精深,切实可行,

影响印度、汉地、藏地以至日、韩等地的佛家各种主要思想、信仰以至修行方法至深至巨近年研究慈氏学者亦与日俱增,成为学界风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故今日提倡探究慈氏学,实为对大乘佛法单刀直入、掌握骊珠的快捷方式慈氏学会 (香港) 正是由一群信仰大乘佛法、欣慕慈氏学风的有志之士于2003年发起,希望带动有共同兴趣、志向的人士一起学习、弘扬的非牟利、学术性团体。

2009年更进一步成立"慈氏文教基金",本会王导师个人率先把每年相当部分收入拔捐基金,主要成绩和方向包括协助海内外高等院校、寺院、佛学院设立 28家慈氏图书馆,赞助博士后研究,出版慈氏学书刊,举办慈氏学师资(远程) 培训班/进修班等。

王导师还同时在内地超过十所高等院校以客座教授身份义务授课由王导师致力推动的佛教项目,有 2014年底启动的《汉文大藏经教材选编》专案、2013年8月在香港举办、当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第一届慈宗国际学术论坛",及 2016年3月下旬拟在香港举行的“第一届慈宗青年文化节”,都着重在向青年人推广纯正的佛陀教育。

编辑:陈金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