骀(骀荡)奔走相告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1-02

我爱这浓郁的春天

骀(骀荡)奔走相告

 

片中的男子,为本文作者,剪辑较仓促,见谅……春风不是软绵绵,春风是虎躯一震,咧嘴就笑震得山河解冻,笑得柳枝招摇;震得虫鸣草长,笑得野蔬繁茂一年四季,物候变换而三春之季,最受人喜爱,此时的江南野菜,也最容易让人们吃得到春天。

春江水暖的诗歌江南野蔬之中,农历二月在江滩边生长发芽的蒌蒿是当仁不让的最大占比者听我父亲讲,旧年蒌蒿(亦称芦蒿)多是野生于江滩的芦苇之中,农人们在初春之季采摘出来,然后用大的麻袋装成一大包,然后焖住,往上淋水。

。这样一来,水生的芦蒿的原来叶子和根茎开始受潮腐烂,但是根茎上因为受了水,于是在黑暗无风的小环境里,还拼尽努力地生长出一小截嫩芽出来。那时的人们会把这些嫩芽掐来做菜。香味馥郁而根茎无渣。

我就纳了闷了,到底是谁想起来这么吃的?问完这个问题,八卦洲上芦蒿大棚里的本地老太太笑了她说,其实江边的风是很厉害的,芦蒿的芽长出来的时候,摘来直接吃,还是会觉得很粗,有渣,但是香味很强焖过的芦根是新长出来,幼嫩而香气不减。

这智慧到底是食欲驱动的,还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呢……简直妙不可言。

图/八卦洲割芦蒿旧照

图/八卦洲割芦蒿实拍芦蒿生长迅速,时令极短,农谚说到:二月芦,三月蒿,四月割了当柴烧逐渐人们开始想要延伸供应时间,于是,一步一步将江边野生的芦蒿通过选种育种,衍生成为整齐码放商品性质更强的伏秋青白蒿、青蒿、红蒿以及白蒿。

等品种在著名的芦蒿种植地,南京八卦洲,芦蒿种植大户吴先生跟我们讲述了他们苦心经营20多年的历程经过一系列的选育,现在,从移栽到选种到灌溉,吴先生和他的合作社成员让已经吃不到焖芽根的现代人,可以吃的到浓郁香气的红蒿、白蒿、青蒿以及最普遍的青白蒿。

图/八卦洲种植地芦蒿最常见的做法是和茶干清炒,我的建议却是不加配菜地清炒在初春之季,在市面上买最贵的红蒿或者香气馥郁的青蒿来,摘寸段,放少盐抓码,大锅热油爆炒而成吃的时候,清茶一杯,大筷满口,肆意咀嚼,满口清香可见,令人徐徐。

今人古人都爱这春天,我看了许久的资料,总觉得很多人描述春风的时候并没有讲到初春的风,总觉得他们说的那些春风的样子,和我这次在长江大堤上吹到的春风不同直到我看到这个词:骀荡春风骀荡我心里就想,对了,就是这样。

南朝齐谢眺《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

骀,是跑得慢的马骀荡,缓缓成群的飘移过来,慢慢的,带着解冻山河的力量,带着蔬草猛长的力量,迎向你,抱过来骀荡,就是缓慢地展示景物盛美春风骀荡,有力缓缓,巨大奔腾春风一来,豆苗新生,芦蒿碧绿,荠菜小小,新韭出芽。

人生一大快事,就是吹到春风想到吃而偏偏此时有的人开始犯愁。当你明白这愁绪是怎么回事之后,或许你也会觉得这愁绪的可爱。

八卦洲老太太告诉我们,有句乡村俗语,“正二月里娘家走,舍不得芦蒿马兰头 ”南北方的传统生活里,很有趣的接近之处,是冬季结束之后媳妇回娘家初春时节,无需忙家务,回到娘家探亲,想想都觉得心情可以飞起来南北之间,风异情同。

但是可惜啊,一回娘家,就会错过芦蒿马兰头这些春天野蔬的当令时节,到底是回娘家呢,还是再多吃两顿芦蒿马兰头呢……太愁人了。这是一个江南人在说外地媳妇吧?(笑)

图/ 收获野菜 来自weibo@老树画画浓郁春天植物气味追求者,往往会用花生米拌生芫荽碎佐以麻油香醋,用小勺舀着吃,或者开水焯一下枸杞嫩叶或者马兰头,用调味料简单凉拌而食当这些暗涌而出馥郁薰然的野菜,从江边田间送到人们的餐桌上,一样一样变成荠菜鸡鲜肉香肠,凉拌马兰头,花生仁配芫荽,清炒野芦蒿,茼蒿汤,这一切的一切,可以让你心情骀荡,坐等各路花开。

我爱这浓郁的春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