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潢川)干货满满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1-05

随着潢川退休老干部代表涂白亮、魏炳堂,缓缓揭开大桥北侧“振潢桥”石碑上的大红锦绸,今年新考入清华、北大的4位潢川学子高声宣布“振潢桥正式通行!”

潢(潢川)干货满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巨成 刘宏冰8月11日上午10时许,潢川城中,小潢河畔,万人空巷,鼓乐喧天随着潢川退休老干部代表涂白亮、魏炳堂,缓缓揭开大桥北侧“振潢桥”石碑上的大红锦绸,今年新考入清华、北大的4位潢川学子高声宣布“振潢桥正式通行!”,到场干部群众代表的欢呼声,瞬间响彻小潢河畔,与昂首走过振潢桥的铿锵脚步声,以及桥下滔滔东去的流水声激荡交织,奏响一曲新时代振兴豫东南的激情乐章。

据潢川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潢川县政协原主席涂白亮介绍,振潢桥原名镇潢桥,古称光州大桥,也曾名为镇淮桥、跨潢桥等,初建于宋,几经损毁、修缮、改建,于明万历年间形成人们记忆中的石墩木板镇潢桥,桥体形制“八墩九孔”,蕴含“润泽八方、利济九州”之意,桥南北曾先后竖立“河洛重镇、吴楚上游”“岩城交锁、晴浦蜚虹”的牌坊,展现了光州文化的深厚底蕴。

镇潢桥曾以108米的长度,名列河南省古石桥之首然而历经沧桑、饱经战火风霜的镇潢桥,最终湮灭在历史尘烟中,仅在河畔留有一古石墩成为历史见证

滔滔潢河水,悠悠兴潢情一座桥,历经千年沧桑,几经修建损毁,从初建时的舟桥到竹桥,再到明代的石墩木板桥,不仅是横跨小潢河、连接南北城的交通纽带,更是全体潢川人乃至豫东南各地群众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凝聚,留存人们记忆深处,挥之不去,历久弥新。

随着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潢川城市进程的加快,小潢河上的桥多了起来,苏湾大桥、彩虹桥、京九大桥、官渡大桥等先后建成通车2021年9月,制约潢川城市交通、留存历史记忆的新潢桥拆除重建,更名为“兴潢桥”,还比计划提前1个月竣工,于次年7月31日建成通车,创造了项目建设的“潢川速度”。

2022年3月,作为河南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的重大决策,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战略举措,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横空出世,吹响了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的奋进号角,也为潢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新一届潢川县委、县政府积极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眼花园城市建造,全市率先出台城市公园体系规划,将穿城而过的小潢河,建设成为润泽万家的滨河绿色走廊,与南北两侧的蔡氏河、老龙埂水库水系,构成“一轴两翼”的城市绿肺;光州、弋阳、春申、定城四大公园,宛如四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32个街边公园,星星般散落在水城花乡。

在此背景下,重建镇潢桥的倡议一经提出,立即获得各界热烈响应,社会贤达纷纷慷慨解囊,很快筹齐建桥资金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建议后,重建的“镇潢桥”更名为“振潢桥”,寄托了潢川各界“振兴潢川、振潢有我”的愿望和期盼。

2022年10月10日,寄托万千潢川人新期盼的振潢桥重建项目正式开工,并比计划提前2个月竣工,再次刷新了项目建设的“潢川速度”

据介绍,重建的振潢桥即是一座文化桥,也是一座景观桥,更是一座民心桥桥梁设计汲取光州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尊重和呼应潢川老城及镇潢桥历史,采用老桥墩形状演变设计,用现代设计手法体现“振潢有我、兴潢在我”的新时代潢川决心。

桥梁全长163米,宽10米,分为玻璃道和步行道,桥上设有休闲凳椅,满足人们通行交往、漫步休闲、凭栏远眺的多样化需求桥上还设有彩带灯光,夜晚彩灯倒映水面、流光溢彩,形成古今相交、水桥相连的独特景观,可让人“白天凭栏怀古,夜晚梦回光州”,极好满足了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位须发全白的胡姓老人,在小孙女搀扶下,走在花团锦簇的振潢桥上,透过玻璃桥面,看到桥下留存至今的一座古石墩和一段修旧如旧的老桥,激动不已地说:“古黄国、大光州、新潢川,一代更比一代好一座桥,传承历史文脉,为城市留住记忆,也让城市更宜居、更和美,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美好生活啊!”。

潢川县县长余华表示,振潢桥的建成启用,既是潢川发展的成效,更是奋进未来的号角全县上下将抢抓苏信合作机遇,主动融入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持续发扬“振潢有我、兴潢在我”精神,团结奋进、自强不息,努力把潢川建设得更好,让潢川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在振奋人心的《振潢有我》的旋律和歌声中,河南日报社总编辑孙德中,信阳市委常委、豫东南高新区副书记、副主任、潢川县委书记赵军伟,以及桥梁设计单位、承建方代表,社会贤达捐资代表等,与数千潢川干部群众代表一起,阔步走过竣工通行的振潢桥,走进更加幸福美好的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