瓒(瓒是什么意思)学会了吗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1-07

韩国瓒,字宗器,号壶源,广灵县南村韩氏第十三世人。祖父韩秉鉴是一大善之人,《广灵县志》乾隆本为其作传说他:“性豪爽,乐施予。先人多积储,文劵盈箱

瓒(瓒是什么意思)学会了吗

 

广灵历史名人韩国瓒韩国瓒,字宗器,号壶源,广灵县南村韩氏第十三世人。《广灵县志》乾隆本载为清雍正元年(1723)癸卯科山西乡试举人。历任静海、获鹿、固安知县和霸州知州,其事迹多载于志书。

《获鹿县志·韩国瓒传》(部分)韩国瓒祖上为殷富之家祖父韩秉鉴是一大善之人,《广灵县志》乾隆本为其作传说他:“性豪爽,乐施予先人多积储,文劵盈箱,已逾千纸秉鉴焚于通衢,乡里义之”父亲韩昶家境可能较一般,关于韩国瓒读书之事可以说明。

据说,韩国瓒少年时非常热爱读书学习他长大以后,父亲韩昶便让他下地劳动,但他却是边劳动边读书有一天,父亲让他赶毛驴驮粪往田里送驴驮着篓驮在前面走,他握着书卷在后面跟着,边走边看,如醉如痴驴知晓自家的田地,到了地里便站下不动,等他卸驮。

这时,他看书看得入神,根本不知道已经来到地里,也不知道自己和驴是走着还是站着驴见主人一直不给卸驮,等得不耐烦,就驮着粪驮从地里原路返回他头也不抬,依旧边跟着驴走边看书父亲在街门口看见驴把粪又原封不动地驮了回来,正想发火,又看见驴后的儿子正端着书旁若无人地读着,心中大喜。

韩昶不仅没有责备儿子,从此不再让他劳动,而是让他专心读书,直到春闱中举后来,韩秉鉴和韩昶父子两代因韩国瓒仕途光明而均获封赠七品文林郎雍正九年(1731)韩国瓒任静海县(今隶天津市)知县虽在任未及两年,然政声甚佳。

《静海县志》给予“清洁自持,判断如神”之评价,并记载一关于他与城隍神“对械”的传说:“逢岁旱,祈雨不应,因与城隍神对械责神曰:‘神司幽,我司明甘霖不降,阴阳不和,神与我之咎也雨不降,械不释’未几,大雨倾盆,四野酣足。

”此“对械”约为一起披带同样刑具其好友燕仁臣在为他作传时说:“昔宰静海,抑势恶,除匪类;拒请托,绝苞苴清风亮节,鬼神闻之破胆邑系水乡,子牙(河)尤为大患公每值夏秋间,不惮劳瘁,无辞风雨,亲率民夫,昼夜巡防。

以故历年不闻被灾孔迩之歌,远近播扬”清乾隆本《广灵县志》载:“尝遇山东流民李氏于道,收养之为择嘉婿,资其婚嫁,时称义举”雍正十一年(1733)冬,韩国瓒调任获鹿县(在今河北省)知县获鹿县训导谷可成为其作传时说:“慷慨有为落落,耻与俗吏伍。

其为政,不拘绳墨,务以肃吏惠民为己任兴行表善,举废修坠为首图事有当革除者,毅然举行不畏强梁,而顽梗敛迹;火烈难犯之余,而慈祥恺恻之意寓焉用冠循良,诚不愧云”他用一年的时间大修韩信庙,又遵照朝廷规制新建起刘猛将军庙,并亲自撰写碑记。

对他深有了解的燕仁臣满怀深情地在《韩国瓒传》中写道:“继任获鹿,下车之始,即体访民隐,优礼儒生仰其风采者,共道为神君及清案牍,惩奸胥,剔积弊,不数月间,百政具举,四境肃然于戏岂不贤哉?”韩国瓒为获鹿做的更大一个贡献是到任一年后重修《获鹿县志》。

据燕仁臣说:“越岁余,政暇民和开馆设廪,延请鸿儒暨诸生之有才行者,或综理其事,或分任其责公亦时时参酌于其间”然而就在这时,韩国瓒母亲不幸去世,使修志工作中断按朝廷规定,官员父母去世,也就是“丁忧”,必须离任回乡服丧三年。

正如燕仁臣所说:“居无何,适太夫人之变,公哀毁骨立,戴星奔丧致此盛举,意尔中寝议者将谓:‘事终已矣’”

《获鹿县志序》尾页三年服满后,韩国瓒已不可能再回到获鹿任上,而是“候补保阳公”,亦即候补保阳县知县候补知县并不到任,实际是待分配知县他利用等待分配工作的闲暇之时,取来未完成的县志稿,继续他的编修事业这时正和他住在一起的燕仁臣为编修工作提供了一定帮助,燕仁臣谦虚地说:“间以管见相参,公亦不厌其陋,为之採入。

”《获鹿县志》终于问世,以前人们唯恐盛举中辍的担心成为多余,这也难怪,因为获鹿自明嘉靖年间修志后,已有二百多年没有修志志书在署名时,总裁是正定府知府陈浩,韩国瓒则是和其他修志人员在其后平列署名,他图存史不求名利的高尚品德完全值得人们永远缅怀。

当然,历史是公正的,读过这部志书的人都会看到他的贡献韩国瓒在获鹿不仅政绩卓显,而且还有生动的牧童出哑谜难倒韩知县故事流传,可说明他与获鹿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据说,他由于连日勤于政事,撰修县志,总不得闲一日,春光大好,杨柳新绿,百鸟歌唱。

在这春风送暖的日子里,韩国瓒忙里抽闲,带着一个随从到县城南九景山庄、隐凤山一带踏青,品赏着山光田园之美景,以饱眼福正行间,来到杜庄村北,见村边农户院中几株梨花开得雪白,高雅清淡,何等迷人,韩国瓒随口吟诗一首:。

梨花雪白草如烟,春在杜庄花正鲜一带山川多秀丽,农家恰似隐世仙韩国瓒意犹未尽,信步走至农家门首,命随从上前扣门门启开,只见一个十余岁小童,牵一头黄牛,欲出门放牧随从进院躬身说讨杯水喝,那小童道:“看你二人,衣冠齐楚,并非乡野村夫。

我这有一联,要你家主人来对如要能对得上,我就放你们从前门进,不然非后门莫属要是后门还不想进,你们只好打道回家,争取来年”韩国瓒听了,觉得有趣,随说道:“那就请你出联吧” 小牧童眨了眨眼晴,望着韩国瓒说道:“门,即关。

譬如娘子关,即是晋冀的大门,我出的这联,即与这关有关接着,他便将上联抛出:“开关早,关关迟, 放过客过关;”这个上联,看似容易,其实对上很难,难就难在叠字连用,布局妙当,暗藏机巧韩国瓒听了,略加思索,随口说道:“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呵,还是请小先生先对为好。

”牧童一听,有些不悦,说道:“看你穿着,非平民百姓,我出对子,要你来对,然而反过来,你却为难我,是你考我,还是我考你,真是岂有此理!”谁知,韩国瓒听后,并不着急,而是笑了笑,说道:“其实我已经对过了”牧童有些吃惊,自语道:“已经对过了在哪里?” “方才我不是说了这样一句话吗!那话是: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还是请小先生先对。

” “这话与这副对子有何相干?”“你只要将这话整理一下,便是所要对的下联了” 接着韩国瓒把这个答联说出:“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小牧童恍然大悟,暗暗佩服他的才华于是进屋献茶谈了一会,韩国瓒唯恐耽搁牧童放牧,起身告辞,向隐凤山而去。

在山花烂漫的峰峦间,香花扑鼻,蝴蝶起舞,主仆二人游览了大半日欣赏了获鹿大好河山,使他更加坚定了做一个好官的信念他决心革除弊端,刚健勤敏,诚笃廉明,吏畏民怀,为获鹿百姓造福待回归时,望见那牧童斜跨于黄牛背上,悠然自得。

见此情景,使他想起宋代诗人雷震所写《村晚》诗来: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当行至大王庙山凹处,恰与牧童再次相遇小童急忙从牛背上滚下来,站在牛的左边,向韩国瓒弯腰施礼,顽皮地说道:“在寒舍对联,足见先生精通文墨。

现在,我给你出个哑谜如何?”韩国瓒听了,非常欢喜,示意牧童出谜可是,等了老半天,也没有见牧童出谜于是韩公问道:“小童子,你怎么还不言语?”“我用不着言语”“这话何来?” “我往这里一站,就是一谜,谜底打一字。

”这时韩国瓒才知道,原来他所说的哑谜就在这儿于是,他认真地猜起来可是猜了半天,仍然还没有破释出来,不觉有些脸红牧童看了,半真半假地笑道:“哈哈,堂堂的大文人,却被我这荒村野畔的牧牛童给难住了,这还能配得上‘文人的桂冠?”韩国瓒受了牧童嘲弄,非但不恼,反而叹服他的勇敢和聪明。

韩国瓒回到县衙,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终于将谜底悟出原来,左“人”右“牛”为“件”字从此,韩国瓒叹服,穷乡僻壤,也有文才出众的人乾隆二年(1737)韩国瓒被调到固安县(在今河北省)任知县,由于《固安县志》没有记载他的活动,所以目前还不能获得他三年固安知县期间的事迹。

但从他由固安知县擢升为霸州知州的实际来看,绝对是当时最出类拔萃的知县由知县到知州,政绩不非常突出,绝无可能乾隆本《广灵县志》称他“又以才能出众,题升霸州知州”,是实事求是的记载乾隆五年(1740)韩国瓒升任霸州(今河北省霸县)知州,仕途达到巅峰。

他在知州任内,自然保持着一个清官和好官的本色所以,民国本《霸县新志》在名宦小传中给予很高的评价:“清正爱民,案无刘(留)牍:厘剔弊窦,吏畏民安捐廉修龙神、先农等祠庙”水至清则无鱼,官至廉则无安在宦海中独自清高,鹤立鸡群,很难全身而退。

谁能预料到他的知州生涯竟是“以罣误被议去官”?“罣误”的意思是被别人牵连而受到处分由于没有详细资料说明他究竟卷入一场什么样的官场事件,无法揣测事件经过,亦不知是发生在哪一年,但以他治吏剔弊不断树敌的正直做法,只要稍有不慎,就会授人以柄。

所以,他丢官是很自然之事勤政爱民,反不能衣锦还乡宦海浮沉,从无正确与否之说据梁庄武氏纂修家谱时考证探讨,韩国瓒任静海知县时收养的义女李氏,聘于东平州知州武士烋(灵丘人),为第四任夫人武士烋因教训署理山东巡抚方观承为非作歹的儿子,触怒方观承,被找借口撤职后暗杀。

并以韩国瓒是武士烋岳父,通过朝廷将其免职,时间约在乾隆十三年(1747)左右推测还有一个原因是方观承落魄时在蔚州很受欺凌,广灵曾是蔚州属县,他发迹后不仅毁掉蔚州出三斗三升芝麻官的风水,还极力报复蔚州籍官员,韩国瓒因之不能幸免。

韩国瓒归家后约在一两年间去世好在霸州人民有一把尺子,能够衡量高低:“村民立去思碑于东门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走后人民怀念足矣南村韩氏家庙曾有一幅石刻楹联,颂扬韩国瓒四地为官的政声:莅临三县妇孺老幼痛哭流涕。

抚绥一州士农工商歌功颂德韩国瓒是有较多著述的广灵文人之一他的《水利论》大约是河北4四地当官时的水利工作经验总结,还有诗集《壶源诗草》,两书均已佚乾隆本《广灵县志》存诗一首:《祝万寿》;存文一篇:《国初死事周义士传》。

他亲自编纂的《获鹿县志》中收存有他的不少诗文作品,文章有:《获鹿县志凡例》、《议修获鹿县志序》、《重修获鹿县志序》、《曹瑀》、《曹时聘》、《崔元裕》、《石光玺》、《重修韩侯庙碑记》、《刘猛将军庙碑》;诗歌有:《古风三首》包括《淮阴祠》、《白鹿泉》、《韩信寨》,《获鹿八景》包括《抱犊晴岚》、《灵岩隐洞》、《海山石柏》、《横山翠屏》、《韩庙倾碑》、《赵陵烟树》、《龙池夜雨》、《鹿泉飞珠》,《登封龙山》三首、《游连珠洞》、《游老君洞》、《游龙泉寺》、《题白鹿洞书院》、《题灵岩寺》、《题前明邑令吕公殉难》、《题杨氏双节》、《题崔烈妇》三首、《立春日瑞雪》、《偕同寅游西园》、《重游鹿泉》、《再见诸生》、《复会父老》。

韩国瓒作《获鹿八景》诗(部分)韩国瓒生卒时间目前仍无确切资料,但可间接获知其卒年大致下限乾隆本《广灵县志·人物》韩士奇小传说:“父殁既葬,庐于墓侧,服阙乃归”按该志书修于乾隆十九年,减去士奇三年庐墓时间再上推,可能韩国瓒在乾隆十五年(1750)前已去世。

韩国瓒娶妻李氏,生五子,其中三子士杰为生员、四子士奇为廪膳生员,兄弟俩俱为有才之士,都曾参加清乾隆本《广灵县志》的编修工作,士杰任采访,士奇任校对和志书八景作画人士奇后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取得岁贡。

他们的后人今天仍生活在南村等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