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的拼音(婆的拼音拼读)原创
虽然这些汉字我们并不常见甚至不再使用,但它们仍在各地方言中出现,为汉语言文字的传承和方便日常交流都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的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组成了丰富多彩和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汉语言文字这个大家庭里,中国各个地方的方言中那些极具想象力的汉字,又为这个大家庭增添了生机和色彩虽然这些汉字我们并不常见甚至不再使用,但它们仍在各地方言中出现,为汉语言文字的传承和方便日常交流都起到积极作用。
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两个不常见的汉字:“毑”和“乸”
一、“毑”和“乸”的读音1、“毑”读jiě(音同姐)2、“乸”读nǎ(音同哪)乸的读音(粤语拼音为naa2,潮州拼音nuǎ,普通话拼音为nǎ)通过这两个字的外形看,“乸nǎ”与“毑jiě”,在汉字结构上正好相反。
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的部首都有个“母”字这说明它们的意思应该与母性(女性)有关系
在汉字的组成中,部首都是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但在偏旁中,只有表意的偏旁才叫部首每一个偏旁部首都代表着一定的意义那么“毑”和“乸”的意义相同吗?二、“毑”和“乸”的意思1、毑jiě(姐):它的本义指的是母亲。
毑字的部首是母,毑字的结构为左右结构。它的异体字为“姐”。
什么是异体字?异体字是一个字的正体之外的写法,字音和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也就是说“毑jiě”和“姐jiě”是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毑等于姐,毑就是姐,而姐古时称母亲毑和姐本义就是母亲
《说文解字》中:蜀谓母曰姐,淮南谓之社《说文解字注》;蜀人谓母曰姐方言也其字当蜀人所制淮南谓之社因类记之也社与姐音近啥意思呢?就是说,古代蜀地方言中称母为姐,淮南称母为社,社与姐的读音相近因此,“毑”就是“母亲”,姐的本义也是母亲的别称,后来才引申指姐姐,姐”从“且”,表示年长的女子。
由上可知,“姐”是同父母,或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年龄较长的女子现在我国四川一些地区,仍把母亲喊为姐
结论,“毑”,指的是母亲,毑与姐,读音一样,本义也是一样的2、乸(nǎ哪)乸(nǎ哪),本义是表示雌性的生物,母的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词语,如乸型,就是用来形容男人很娘娘腔的,出自粤语、潮州话发 nuǎ音。
三、“乸”与“毑”的用法“乸’与‘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不可混淆(一)毑jiě1、毑jiě很少单独使用,在客家方言中,毑jiě 公——外公,毑jiě 婆——外婆2、“娭毑”(āi jiě)在日常口语方言中往往是个组合词,如词语:“娭毑”(āijiě),在一些地方方言中,“娭毑”(āijiě)说的可不是母亲,特别是湖南一些地区方言中,“娭毑”(āijiě)指的是奶奶。
“娭毑”(āijiě)也可以称呼自己家里的奶奶或者近村,街坊邻居中那些上了年纪的女性老人的一种尊称 称呼时常常在娭毑前面加上姓氏,比如王娭毑jiě(王奶奶),李娭毑(李奶奶)等3、毑jiě家在陕北,晚辈常把母亲的娘家叫毑jiě家,把奶奶的娘家称为老jiě家。
那里的人经常说一句口头禅是:“谁还没有个毑jiě家”(二)乸nǎ1、乸nǎ,本义指雌性,母的。,这个字在广东的粤语方言中用得最多,可以说是个生僻字。乸nǎ字也很少单独使用,常和其他字组合使用。
2、鸡乸nǎ,指的是母鸡,牛乸(母牛),(在有些地方方言中它还读nia)3、“乸型”,是形容男人说话很娘娘腔的,说话一点也不阳刚,阴柔怪气的通过学习“毑”和“乸”这两个方言字,我们对汉字的组成及在不同方言中的使用有了了解。
其实,像这类词语在古汉语中还有很多,这些字现在基本上不怎么用了,只是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还存在
同时,这些生僻字也是在方言口语中使用,书面语中就很难找到它们的踪影。但不管怎样说,它们都是属于中国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