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浣溪沙)奔走相告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1-15

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厉声教的《浣溪沙·甲戌年夏梦曲院荷花》、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浣溪 沙王国维舟逐清溪弯又

浣(浣溪沙)奔走相告

 

【诗词学习】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厉声教的《浣溪沙·甲戌年夏梦曲院荷花》、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

浣 溪 沙王国维舟逐清溪弯又弯,垂柳开处见青山。毵毵绿发覆烟鬟。夹岸莺花迟日里,归船萧鼓夕阳间。一生难得是春闲。

【解析】1904年,二十七岁的王国维回到故乡海宁养病,写下了这首词这是一首写春天的小词,词人乘着小船,沿溪而行,享受着春日里美好的风物起句“舟逐清溪弯复弯”是指小舟在清澈曲折的溪水中自由自在地划行“逐”,强调了舟行之随意,它不是故意做出曲折的姿态,而是随自然弯曲的溪水而行。

正如苏轼论文时所说的“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的那种“行云流水”的境界(《答谢民师书》)“弯复弯”,与《阮郎归》中“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复弯”的用词虽同而给人的感受不同“川途弯复弯”是强调前途的艰难阻隔,这里却是写船行的自然随意。

“垂柳开处见青山”的“开”字用得很好,它既写出了小舟在杨柳稀疏之处忽然发现柳外青山的豁然开朗之感。这两句写的是放舟春游的自然环境,但也同时写出了人在这种环境中所感到的自由和适意。

“毵毵绿发覆烟鬟”是进一步描写近处垂柳和远处青山共同组成的画面这一句实际上有双关的含义,既可以看作是写近景垂柳远景青山的自然风光,也不妨可以看作在写乘舟春游的美人“夹岸莺花迟日里”写春暖花开的两岸景色,“归船萧鼓夕阳间”写的是游春之人的萧鼓丝竹之乐。

古人说:“四美俱,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王勃《滕王阁序》),王国维自己也说过,“四时可爱惟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王国维《晓步》)大自然的春色提供春色每年都有,而且它如此慷慨地把这美色提供给人间,不分贫富也不论贵贱,只要你有悠闲的心情和审美的悟性,就能够得到尽情的享受。

然而,这么简单的两个条件却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萧鼓楼船的达官贵人固然未必真正懂得大自然之美;忧生忧世的诗人则很少有“能狂”的闲暇和“能狂”的兴致。

在《人间词话》里,作者提出了境界说,大大丰富了文艺批评的理论境界是一个空间根据构成空间的要素,境界可分为景境(物境)、情景和意境一般来说,空间的构成是多因素的,但是空间的维度是由要素决定的,景境是一维的,情境是二维的,意境则是三维的。

无论是哪一类情境词,大多采用以景衬情的手法,表现了圣洁的情境“清溪弯复弯”表达的就是有我之境作者平素难得欣赏这样的闲适美景,休养的时候身入其境了,所以作者在尽情地欣赏美景这样美好的春日,是治学繁忙的词人平常难以享受到的,所以,王国维感慨道“一生难得是春闲”,可谓是发自内心了。

【作者】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学写诗词】《浣溪沙·山桃花》/庚子年二月三十泉溜梅魂醒柳芽,溪云蝶影闹山洼。盈盈灼灼醉仙家。忆梦那年骑竹马,寻香艳处走金沙。情摇碧水映丹霞。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 ,让思想充实生活。阅读可以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