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首先打破一切常规第三章读后感)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4-01

本期的“领航风采”专栏,我们刊发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璩艳霞老师和她名师工作室的创作公益课堂。

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首先打破一切常规第三章读后感)

 

编者按疫情当前,教育部首期名师领航工程学员们坚守奋战在战“疫”第一线,做出了许多宝贵的探索“微言国培”特开辟“领航风采”专栏,记录领航名师们的点点滴滴本期的“领航风采”专栏,我们刊发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璩艳霞老师公益课堂的计划书、第一课和模式总结,并附已推出的公益课堂链接于最后,以便广大教师朋友对此模式有整体的了解。

名师简介璩艳霞,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名师领航璩艳霞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南省第二届初中‘青年精英教师’” 高端研修项目、“湖南省首届教师培训师”培养对象,被《教师》等多家杂志专刊报道。

长期担任“国培计划”授课专家,全国各地讲座100多场,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培训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比武获全国一等奖,部级优课的获得者其主要研究领域有生命语文、课堂艺术、班主任工作、师德师风等,是全国、省级多个规划课题的主持人。

教育格言: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点燃生命,做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守望者一、活动背景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无法被忘怀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着武汉和整个中国,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我们看到无数个平凡又伟大的人散发出来的光芒。

那群包裹着厚重的防护服的白衣战士们,穿梭在一个个病房;那个外卖小哥,那个滴滴司机,那群来自各个行业的志愿者,守护着他们的城市;那群不分昼夜地建造的工人,创造了最短时间完成火神山、雷神山建设的奇迹;还有那一群在社会底层为生活挣扎却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小人物;还有那一个个在这场疫情中远去的生命……这些人,这些事,值得我们以一种永恒的方式去记录,去纪念!。

二、活动目的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名师领航璩艳霞名师工作室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老师们更是深知肩上所承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无法像白衣战士一样冲锋在一线,但我们一定尽全力守护教育这份净土!工作室在主持人璩艳霞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在工作室成员与学员们的共同努力下,筹办了这场高质量的公益送教,为初中学子送来一份精神大餐。

本次课程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期为应用文微写作,紧扣当前“抗疫”主题,八节微写作课涉及不同的文体,是广大初中学子进一步了解社会,提升写作能力的大好机会第二期为描写写作板块,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观影,学会观察,学习多种描写手法,让写作更灵动细腻。

第三期为诗歌鉴赏板块,诗歌是我国最珍贵的文化瑰宝,漫步诗歌,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本期旨在指导学生如何鉴赏诗歌,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让我们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三、活动安排第一期2月17日  璩艳霞老师   学写读后感2月18日  陈晓老师     学写颁奖词2月19日  王丹蕾老师   学写读书笔记2月20日  王翔老师     学写倡议书2月21日  金路老师     学写感谢信

2月24日  屈婧老师     学写宣传标语2月25日  蒋超群老师   学写征稿启事2月26日  龚岚老师     学写消息第二期3月3日   杨柳老师     动作描写3月4日   郭晓敏老师   外貌描写

3月5日   张晗老师     神态描写3月6日   温可老师     写出人物精神第三期3月9日   柳沁老师     解锁哲理诗3月10日  石艳华老师   解锁写景抒情诗3月11日  胡伏英老师   解锁咏史怀古诗

每一堂微写作课程结束后,我们都会布置相关的写作训练,向全国的初中生征稿。同时,我们会选取优秀的学生作品刊登在我们的公众号上。工作室邮箱为:qyxsmywgzs2019@sina.com

公益课堂(第一期)|读后感写作“四字诀”

No.1活动缘由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着武汉和整个中国,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战役面对非常时期的特殊学习,我们格外需要冷静思考多读书,读好书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名师领航璩艳霞名师工作室针对学好语文的两条主线阅读与写作,开发了系列课程。

你正好需要,我刚好专业,投入到这场头脑风暴中来吧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班主任/语文老师:叮咚!你有一份作业请查收。周末作业:写一篇关于《XXX》读后感!!!不少同学当时的心情——

有没有好的办法写出好的读后感呢?

快来,快来,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开课啦……

今天推出第一节课,工作室主持人璩艳霞老师讲授的《读后感写作“四字诀”》

No.2学习过程1.认真阅读推文下方的“亲子阅读”范文;(5分钟)2.观看微课,学习写作方法;(10分钟)3.阅读链接材料,找准感点;(15分钟)4.完成读后感写作,向工作室投稿。(40分钟)

No.3微课学习搬好小板凳,拿出笔记本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此视频时长约10分钟)

No.4课堂笔记(快来划重点!!!)(一)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视频,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二)写作“四字诀”

第一诀:引——围绕材料,引出感点“引”,主要是引围绕感点的材料,体现在一个“感”字感从何来?从读中来,从思考中来因此读很重要,一定要把文本读透,真正掌握、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      一篇文章,可以找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二诀:议——针对感点,进行评析针对感点或感想,学生要进行一番必要的议论、评析,以阐发自己的见解、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知晓自己的写作目的,并有所学习和领悟。

第三诀:联——联系实际,进行拓展学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要围绕感想或感点,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联系,不仅可以与实际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进行联系,也可以与实际生活中相反的问题进行联系;不仅可以从大的方面着手,也可以从细微之处下笔。

不仅如此,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行分析论证时,还应注意与“引”部相呼应,使文章各部分紧密衔接,环环相扣

第四诀: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后感的结尾,是对文章的总结,旨在使感点或感想得到升华一是可以呼应上文,强调感想或感点;二是可以对某事或某人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呼吁人们响应(三)须注意的问题第一,“感”少“引”多。

文章大部分是引用原文里的内容,泛泛而谈第二,感点不新选择的感点太过于大众化第三,联结不紧感点与生活进行联结的时候,关联度不高,甚至有些牵强第四,感悟不深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使文章平淡,不深刻

No.5链接材料1.《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采访手记》http://www.hubei.gov.cn/zhuanti/2020/gzxxgzbd/qfqk/202001/t20200130_2016527.shtml

2.《逆行者,钟南山》http://www.sohu.com/a/369869384_5075433.《致敬!2020最美逆行者》https://www.8spo.com/meiwen/1009780.html

No.6亲子共读等待——读《忠犬八公》有感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1911班  戴翔任等待,是为了永不忘记爱我的人——题记淡淡的阳光洒进书房里,书香氤氲,我随手捧起一本书,便与《忠犬八公》的故事相遇上野英三郎教授,一位在东京涩谷区小有名气的大学教授,受女儿所求而带回一只秋田犬,也就是本书的另一个主角——小八。

故事发生在1924年1月,小八成为了上野家的一份子不知为何,原本对它毫不上心的上野教授刚见到它便喜欢上了它喂他牛奶,带它散步,甚至与它聊天……小八也会在教授上下班时去车站等候,他们之间的情谊就在这一天天之中慢慢加深。

可是噩耗不久就来了,1925年5月,上野教授离开了人世小八知道吗?也许它并不知道教授已经去世;或许它知道,但它相信教授不过是离开久一点罢了教授还郑重承诺过要带它去海边漫步呢!不管怎么说,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它在这儿一直等啊等,就这样等了十年。

或许有一阙词能描述这种场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是啊,小八的变化这么大,教授还认得出来它吗?它变得很瘦,很邋遢,毛发已经掉了,头上还有疤痕,嘴唇耷拉着,还掉了几颗牙齿,但它仍然没有放弃。

在这十年里,它经历了很多挫折与磨难,但它仍没有放弃,它觉得教授只不过离家远一点,如果教授回来没有见着它,教授该有多伤心啊!1935年3月,小八去世了,但它的雕像仍坐落在东京,它的这种精神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所赞扬,所学习。

人生也是一个不断等待的过程,只有等待过长久的奔波流离,杜甫才能写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佳句;只有等待过三九寒冬,苏轼才能描绘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美丽春景;也只有经历过十年寒窗苦读,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以在社会上立足。

而这一切的美好事物,都只有经过等待这个过程后才会显得更加美好等待能给这些事物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待到揭开这层面纱后,那份惊喜和激动是等待之前根本无法比拟的今年的春节格外不同,聚会吃饭的人没了,走街串巷的人也不见了,就连马路上的车辆都少了许多,大多数人都把自己锁在家中,不愿与他人过多接触。

而这一切都源于躁动的“新型冠状病毒”我在家中看着电视上的感染人员每天都成几何数倍增长,不由得也有些提心吊胆而我们平民老百姓能做什么呢?少出门就是我们对抗击疫情取得胜利最大的帮助像小八一样在家中等待,同时坚信我们的白衣天使是最棒的,给予他们无形的支持和鼓励。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看到了真正的忠诚,更明白了恒久的等待,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与爱我的人相聚一起见识到更美丽的世界爱是坚守——读《忠犬八公》有感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1911班   戴翔任妈妈。

和儿子一起读完《忠犬八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部短短的小说深深地感动了我一条狗、一个人,演绎了一场生离死别的故事:八公是一只秋田犬,它对主人赤胆忠心,不论何时,它总会一成不变地在车站等候主人下班回家,可是,有一天,主人在一场会议中因脑溢血猝然离世。

可八公却还是一如既往地在车站等候主人,这一等就是十年……读书的过程中,我几度热泪盈眶,为八公再也见不到教授而痛心,更为它的忠诚而动容,同时我也在想,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能让一只狗有如此的信念用它的全部生命去等待呢?读完全书,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爱。

为了一份爱可以等上十年,十年的时间可以用来干什么?十年,可以让一颗种子由米粒搬大小变成一颗参天大树,可以让一个孩子由牙牙学语的幼童变成一个青春的少年,那么对于一条狗而言,十年又意味着什么?那相当于它一生80%-90%的时间。

春夏秋冬,十年的等待,这是一种坚持,是不悔的眷念由此我也想到了身边的一些人:因为对孩子的爱,父母无时无刻的牵挂:饭桌上的美味饭菜,出门前的万分叮咛,生病时焦虑不安的神情,困惑迷茫时的指引鼓励,都在无声无息中温暖我们的身心,触动着我们心灵的最深处。

因为对祖国的爱,很多英雄无怨无悔: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夫妇,三代人无言付出,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20年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直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读书的日子里,新型冠状病毒正在全国肆虐,我和儿子每天也在关注着武汉和疫情,感受着祖国的大爱,感受着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作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84岁的钟南山教授坚持战斗,向疫区逆行;各级医护人员日夜坚守、不离不弃;除夕夜,各地军医集结,支援武汉;普通群众自觉隔离、坚持防范病毒传播……

我想,所有的这些人不也如八公一样,一直竖守着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吗?八公的故事已经过去了80年,但祖国的大地上仍有很多的八公在坚守,到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都是爱的故事。教学模式总结

一、师资力量团队化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璩艳霞名师工作室,吸纳的成员均来自全省各地市州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打破了原有学校、市县级行政区域的空间束缚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工作室与常规行政概念的教师团队同时存在,相互交织、相互补充。

工作室模式可以更好地有效整合师资,以“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为例,该工作室前期按成员的各自优势将工作室细化为三大团队,分别是授课核心团队,负责在线课程开发与录制;宣传推广团队,负责公众号运营、课程推广;后期总结团队,负责资料汇编、意见汇总与效果分析。

每个团队设置一个核心负责人,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发挥优势,凸显品质二、课程设计序列化工作室的教学课程绝不是常规教学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合理整合与有效重构工作室主持人璩艳霞老师在前期以《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托,聚焦学生学习难点,结合当前时事热点,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为初中学生量身打造前后两期微写作序列课程。

第一期共八节,以初中生需要掌握的“实用文体”为核心教学内容,课程依次分别为《学写读后感》、《学写读书笔记》、《学写颁奖词》、《学写倡议书》、《学写感谢信》、《学写宣传标语》、《学写征稿启事》、《学写消息》。

第二期共四节,以初中生需要掌握的“人物描写方法”为核心教学内容,课程依次分别为《学写动作描写》、《学写外貌描写》、《学写神态描写》、《写出人物的精神》两期课程核心突出,目标明确,每节课程前后联系,各有侧重。

从教学效果来看,序列化、一体化的在线课程,对于学生学习而言的确更有章可循,不至于千头万绪,更容易落实在线学习效果三、教学素材时事化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交际工具,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冠肺炎”这一时事热点在2020年初牵动所有国人的内心,如果教学素材脱离时事,对于“停课不停学”的学生而言,会存在激趣效果不佳,学生缺乏对时事的思考等诸多弊端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对于社会热点的思考,工作室推出的序列化课程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更加注意这一细节,如《学写读后感》一课中“链接材料”包括《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采访手记》(湖北省人民政府推文)《逆行者,钟南山》(新浪新闻)等;如《为高贵的灵魂歌唱——学写颁奖辞》《让阅读和思考成为抗击病毒的精神堡垒——学写读书笔记》《“疫”路同行,纸短情长 ——学习撰写“感谢信”》等等,都是教学素材联系时事热点的经典案例。

学生通过序列化课程的学习,不仅仅达成了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在实用文体写作这一知识与技能层面的学习目标,更实现了通过了解、关注、思考社会热点,提升学生的防疫知识水平,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思辨能力、道德素养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四、原创资源共享化工作室推出的所有课程均由授课核心团队按照工作室要求提前上交微课及教学素材,由工作室主持人璩艳霞老师审定,最终由宣传推广团队上传至“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公众号公众号在学生正常学习时间段定时发布当天对应课程。

每节序列化课程均包括对前一节课程的简单回顾(第一节除外),完整清晰的学习过程与要求,15分钟以内的在线精品微课,重点突出的课堂笔记,时事热点为核心的链接材料,落实学习效果的实战演练,亲子优秀作品展等七大板块。

工作室一直秉承原创性、公益性原则,在本次“停课不停学”期间,公众号的所有课程、教学资料均为原创内容并注明“原创公益性”课程,不收取任何费用,公众号不在课程内容中嵌入任何广告,方便学生学习公众号系列课程自上线起,多节课程的观看人数超过万人,总计课程学习人数超过10万,备受广大教师、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图1“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公众号后台数据五、亲子共读特色化在线课程打破教学场地的空间限制,从某种程度来看,辐射的对象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家长因疫情影响,寒假“停课不停学”期间,不少家长也在持续关注、学习工作室的课程并积极参与投稿。

工作室为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除在课程版块设计了亲子优秀作品展外,在两期课程间歇的时段推出大量优秀亲子作品,反响热烈如《忠犬八公》的读后感,戴翔任同学读出了“等待,是为了永不忘记爱我的人”,其母亲读出了“因为爱,所以坚守”,虽视角不同,但对亲情的深刻理解均贯穿始终;如《恰同学少年》的读后感,马艺瑄同学读出了“少年有志须磨砺,风华凌云正当时”,其父亲读出了“人生立志须少年”,虽年龄不同,却对少年立志引起了两代人的共鸣;湖南省湘雅医院武汉驰援医务人员曹岚、罗冰萱这对母女给对方写的一封信,母女情深,令人动容。

亲子共学、亲子共读成为“停课不停学”的一大教学特色,将亲子阅读与亲子写作有效结合,不仅落实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增强了亲子之间的交流,让亲情有了另一种形式的承载六、模式持续可行化“停课不停学”虽然是疫情期间的特殊教学方式,但利用网络平台的“在线教学”也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展示,同时也是“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必然存在的一种方式。

此次工作室采用关注时事热点,开发系列课程,与学校常规课程互为补充,利用较长的假期进行限时学习,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增加亲子共读机会的授课方式,值得其他工作室借鉴当然,如何更好地照顾到基础设施特别是教学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如何有效保护在线学习学生的视力,如何更好地落实学生在线自主的学习效果,有没有更加好的模式值得推广,仍然值得我们所有相关教育部门、教学一线的老师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以上内容选自蒋博老师的《“停课不停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以“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为例》公益课堂回顾

公益课堂(第一期)| 读后感写作“四字诀”公益课堂(第二期) ▏学写颁奖辞公益课堂 | (第三期)让阅读和思考成为抗击病毒的精神堡垒——学写读书笔记公益课堂 | (第四期)学写倡议书公益课堂 | (第五期)“疫”路同行,纸短情长 ——学习撰写“感谢信”

公益课堂 | (第六期)学写宣传标语公益课堂丨(第七期)学写征稿启事公益课堂 |(第八期)学写消息公益课堂丨(第九期)动作描写公益课堂丨(第十期)外貌描写公益课堂丨(第十一期)神态描写公益课堂丨(第十二期)写出人物精神

公益课堂丨(第十三期)诗歌鉴赏——哲理诗公益课堂丨(第十四期)诗歌鉴赏——写景抒情诗公益课堂丨(第十五期)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