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是课堂?生活处处是课堂作文?
作者:李若曦\x26amp; 李沛恒\x26amp;康毅然 指导老师: 童育慧\x0a编辑:梅语文
同题作文生活处处是课堂
01作者:李若曦 指导老师:童育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六(1)班编辑:梅语文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奥秘无论是天上的飞鸟,还是地上的小鸭;无论是渺小的蚂蚁,还是伟岸的大象这一切的一切,都等着我们去发现、疑问、探索,从而得到不为人知的秘密下面,就让我来讲述一件事 那是一个薄雾弥漫的清晨,到处若隐若现。
我刚晨跑回来,看到自家菜地里的西葫芦被晨雾掩得若隐若现,突然想到了这里极为适合捉迷藏,便猫着腰钻了进去正在寻找“绝佳”躲藏点时,余光一瞟,却发现了一抹与众不同的白色咦,那是什么?我定睛一看,啊,原来是一只蚜虫!我紧张地看着它,一动也不敢动。
想拍掉它吧,又害怕,就这么安静地看着它过了一会儿,两只蚂蚁爬了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蚜虫冲去这两只蚂蚁想干什么?吃蚜虫吗?好奇心战胜了恐惧,我向前两步,仔细地看,只见蚜虫排出一颗透明的球状不明液体两只蚂蚁见状,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唯恐自己吃不到似的。
蚜虫被它俩抢得不耐烦了,就又排出来一颗 过了一会儿,一只七星瓢虫飞了过来,张口就要吃蚜虫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蚂蚁们似乎也是这样吧,它俩奋起反抗,加上蚜虫的力量,七星瓢虫一会儿就被打跑了它灰溜溜地飞走,似乎不甘心到手的食物就这样没了,却又无可奈何!我暗自发笑,可一个疑问随之浮了起来:蚜虫排出的是什么呢?这种东西居然会让蚂蚁冒着生命危险去打架!我带着满肚子的疑惑跑回家去,打开电脑搜了起来。
原来,蚜虫分泌的这种东西叫做“蚜蜜”,蚂蚁非常喜欢这种蜜为了保证食物的来源不被七星瓢虫吃掉,蚂蚁自然就会帮助蚜虫赶走天敌啦!这是一种互利关系! 生活处处是课堂因此,我们要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寻找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学识渊博,大家快快行动起来吧!。
老师点评 跟着作者,我们也来到那个薄雾弥漫的清晨,若隐若现的西葫芦、青翠欲滴的菜园......在这里我们看到灵动的蚜虫,想急切加入的七星瓢虫,团结一致的小蚂蚁,小动物们的行为引起了作者的极大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寻求答案、增长知识,这清新的文笔让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李若曦,12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六(1)班学生。性格开朗,喜欢跳舞、阅读和天马行空的思考。02作者:李沛恒 指导老师:童育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六(1)班编辑:梅语文
生活,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生活,也是一首动听的歌曲;生活,还是一段精彩的表演在生活中,肯定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事件就应了《论语》中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还记得那件事,几年前的那件事。
那一天,我正“悠哉悠哉”地走在路上,欣赏着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那是春天的生机,来自春天独有的绿意,我沉醉其中 突然,一声巨响传入我耳中,把我“叫醒”,迎面就是一辆汽车撞来,我连忙转身跑开。
那辆车以飞一般的速度撞向我前几秒站的地方,又疾驰离去我站在路边,心里如波涛翻滚,久久不能平复身上也吓出了一身冷汗我心里默默想着:这车为何开得如此之快?女司机新手上路?看这车的模样,也不像是新车,车主应该是懂道理的。
那么,车主一定是个女司机,开这么快多半就是传说中的“女杀手”把油门当刹车踩我边想着边继续往前走
就在这时,又是一声轰隆打破了我的思绪,我又转过身去道路还是原来的道路,楼房还是原来的楼房,那辆车还是原来那辆车,只不过是位置变了,方向也转了个头,很明显,那辆车开上了人行道,结果下一秒就翻了。
我转念一想,这一定是因为速度过快导致的人们把目光都投向那辆车,一瞬间,人潮涌动,人们都围着那辆车男人们身强力壮,都上前去帮忙,一旁的老人和小孩子们虽然帮不上忙,但也在一旁祈祷着车里的人无事 而我就在不远处眼睁睁地看着……
终于,在路人们的努力下,车里的人都出来了,只见车里有三个人——一位妇女抱着一名小女孩,旁边也站着小女孩的姐姐 那位妇女深深地对着人群鞠了一躬,说:“谢谢”“没事的,举手之劳”…… 我站在不远处,热泪盈眶。
一件事,一群人…… 尽管一件事的外表丑陋,但人们的心灵是美好的,这件事的内心就是华丽的 生活处处是课堂认真观察,缜密思考,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别致的生活老师点评 叙事具体,在叙事当中的心理描写真实,为文章增色不少。
是的,生活处处是课堂,认真思考,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人世间的真善美浸润在生活里,人间真情流淌在心间作者简介
李沛恒,12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六(1)班学生。性格阳光开朗,喜爱打乒乓球、弹钢琴、下围棋。03作者:康毅然 指导老师:童育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六(1)班编辑:梅语文
“活到老学到老”是一段被千古传诵的佳话,学无止境,人生亦是如此我们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触摸、感受、汲取生命的力量 我们在秋高气爽之时到来,烈日下分开六度春秋,这中间有太多、太多的美好……遇见了他们,我人生中的贵人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一想到听不到您的教诲,看不到您的身姿,一想到和蔼的校长……我不禁潸潸涕下 六年同窗,即将分别,不知何时能聚,阳光下我们奔跑过,呐喊过,拼搏过初识时,未经世事,离别,愁若满腹。
我们的情,我们的谊,值得那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乘风破浪,仍是少年去吧!去远航,去做一个无忧无虑的翩翩少年郎 然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背影。 我想哭。
默默地算着……我看每个同学的时间平均不超过九分钟,杨杨柳轻抚我的额头,片片桃花落入我心,刹那间,我明白了:生活给我上了一课 离别与相遇是共存的,有遇就有离,对那匆匆的离别,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接受和面对。
同学们总是念叨,要是真有个桃花源就好了,那样就不用分别了然而我以为,桃花源的人们过着枯燥乏味的日子,没有感情,没有追求,没有向往,这样的生活又是多少人真正向往的?直面离别,送大家一个微笑,一个拥抱,让大家记住最好的你。
六月的绿树红花,映衬我们的告别之心,“此情可待吾追忆”不要忘了一起欢笑的同学,温柔可爱的老师,还有那个梦想与青春的起点——我们的校园 生活处处是课堂,这课堂,我将铭记教师点评 文章开头简而得当,真实的人生感悟充满艺术的魅力。
生活这堂课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有离别的感伤,更有乘风破浪的魄力与激情难能可贵的是,对世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你有了另外一种解读,这种独特的理解让读者的内心泛起阵阵涟漪......作者简介
康毅然,12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六(1)班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喜欢阅读、交朋友©原创作品 ,公众号转载须授权发布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投稿请将作品电子稿、作者简介和照片以及指导老师、与文章相关的配图。
发到邮箱156973813@qq.com稿件要求是原创首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