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丁宝桢简介)学会了吗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1-20

(70)丁宝桢丁宝桢(1820~1886年),出生于贵州,晚清著名政治人物,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代皇帝,是清代“中兴名臣”之一,

清朝(清朝丁宝桢简介)学会了吗

 

(70)丁宝桢丁宝桢(1820~1886年),出生于贵州,晚清著名政治人物,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代皇帝,是清代“中兴名臣”之一, 曾多次与外国使节交涉,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丁宝桢照片一、进士出身丁宝桢4岁启蒙开始学习,23岁考中举人。27岁至29岁,在家乡的文昌阁设馆讲学。33岁考取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武英殿协修。

早年丁宝桢像二、屡立军功1854年,遵义人杨隆喜率众起义,战乱蔓及平远在籍为母守孝的丁宝桢散家财、招团勇、练乡兵,协助官府镇压起义,自此开始办理军务1855年,丁宝桢率乡勇八百与杨隆喜开战,杨隆喜遁走,平远遂安,清廷按军功加赏。

1856年,贵州教军、苗民纷纷起义,威逼贵阳丁宝桢扩招兵勇至四千余人,解了府城之围,克复清平、独山诸城丁宝桢又以军功被朝廷记名,备任知府1860年,湖南太平军石达开部袭扰,丁宝桢受命督军抗御1861年,丁宝桢到达岳州就任,招募乡勇守城,并得到当年吴三桂所铸大炮数百门,从而逼退了太平军陈玉成部。

1863年丁宝桢改授山东按察使,命其招募军队,随剿在山东起义的捻军1867年,丁宝桢配合李鸿章的淮军防守东捻军,首领赖文光率残部被捕杀1868年,西路捻军张宗禹部入河南,丁宝桢率兵驰援,抢在捻军之前到达河间,与捻军转战于雄县、任丘、高阳一带,逼捻军向东南溃逃,后又率部回军山东,严防捻军入鲁。

最终西捻军覆灭,丁宝桢被褒赏

慈禧题写“国之宝桢”三、诛安德海安德海幼年入宫为太监,人称“小安子”,为人机敏,成为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仗恃慈禧恩宠,纳贿招权,肆无忌惮,并形成一股势力,一些朝臣依附到他的门下,引起诸多大臣憎恨1869年,安德海出京城,乘坐悬挂着“奉旨钦差采办龙袍”的太平船浩浩荡荡来到山东境内。

按照清代祖制,宫廷衣食皆由内务府采办,不许太监插手,内宫太监也不得出京,违者立斩丁宝桢得讯后,命山东总兵王正起将安德海一行拿获,得到朝廷旨意后,将安德海就地斩杀丁宝桢斩杀安德海,是清后期震动朝野的大案

诛安德海四、倡办洋务丁宝桢是晚清洋务运动的实践者之一,参与了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的活动1.创办山东机器局1875年,朝廷批准建设山东机器局,丁宝桢遂在济南挂牌成立山东机器局,生产机器、制造枪支弹药山东机器局生产的军火,一部分供应内地清军,一部分支援了山东海防。

2.创办四川机器局1877年,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在四川创办机器局并投入生产但四川机器局遭到保守派官员反对,丁宝桢遭弹劾,1879年,机器局被清政府停撤1880年在洋务派的请求和丁宝桢的申辩下,四川机器局复开。

1909年四川机器局更名为四川兵工厂。

清末山东机器局公务堂旧址五、改革盐政因长期战乱,盐场遭受严重破坏,盐的行销区域大片丧失,而少数官员和盐商肆意勾结垄断盐利,以致盐价高涨,百姓受淡食之苦,加上私盐泛滥,国家遭盐税亏损之失丁宝桢升任山东巡抚和四川总督任时,实行了盐政改革,推行“官运商销”制度,设立盐运总局,实现盐业产销的规范管理。

制盐图六、修治水利1.治理黄河丁宝桢任山东巡抚时,从1866年到1874年间,多次修复被黄河冲毁的运河河堤,又调集兵勇,疏浚旧河2.修都江堰1877年,丁宝桢到任四川总督,亲临勘查,亲自主持治理都江堰,修固堤堰,疏浚淤塞的河道。

丁宝桢治理都江堰,是清代对都江堰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系统修治,使灌区范围由原来的十县扩大到十六个州县,奠定了都江堪灌区的基本格局。

修治水利七、为官清廉丁宝桢一生为官清廉,从不收职外之财,他曾写信告诫为官的儿子:“尔当于‘利’之一字,斩断根株,立意做一清白官,不可妄取民间一钱”。1886年丁宝桢病逝于成都,终年66岁。

丁宝桢写给长子丁体常的家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