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丁宝桢简介)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8-23

晚清虽然腐败不堪,但也出现了一批名臣,其中一位,不但清廉自律名扬天下、更有斩杀大太监安德海,凌迟杀僧格林沁凶手,他虽然名气不如曾国藩、李鸿章、左

清朝(清朝丁宝桢简介)

 

#头条首发大赛#晚清虽然腐败不堪,但也出现了一批名臣,其中一位,不但清廉自律名扬天下、更有斩杀大太监安德海,凌迟杀僧格林沁凶手,他虽然名气不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但其作为犹有过之。他就是丁宝桢!

丁宝桢雕像书生领兵 初露峥嵘1820年,丁宝桢出生于贵州平远(今贵州织金县),从小聪明伶俐、抱负远大8岁时,便因做《风筝》一诗:“忽地因风起,高明仰太空纸莺频作伴,画虎俨称雄”,至此被誉为神童23 岁就考中举人,33 岁考中进士,踏入仕途

。而比他大11岁的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23岁才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侥幸考上秀才。论读书文章丁宝桢比曾国藩强太多。

曾国藩刚刚踏上仕途,母亲就去世,回乡丁忧的丁宝桢遇到了人生第一次机会遵义杨隆喜起兵造反!这个貌似文弱书生的丁宝桢,在危机关头,居然不跑不逃,变卖家产,募集 800名乡勇成功镇压叛军由翰林院庶吉士破格升翰林院编修,。

一下子就坐到了五品官的位置。1860年,丁宝桢在湖南督率防剿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事务。后历任岳州知府、长沙知府,由于表现极为出色,被清朝评定为:周历要隘,布置井井,市民信服、勇于任事,明干有为。

1863年,丁宝桢升任山东按察使当时大名鼎鼎的僧格林沁正在此与捻军作战,僧王地位高、功劳大、架子也极大!从不给总督以下官员设座丁宝桢满有意思的,他来拜见僧王,直接就跟管事说:我是低级武官,如果给座位,我就去见僧王,不给座位,那就拜拜!。

管事惊为奇人,通报后,僧王也觉着稀奇,忙“改容加礼、出门相迎”,后两人私交甚好。

僧格林沁将就说个小插曲:后来,僧格林沁部因轻敌冒进被捻军全歼,自己也被捻军小兵张皮绠一刀割头闻讯后,丁宝桢悲痛万分,一直没有放弃为僧王报仇,一直派出密谍四处查访张皮绠最终在1873年,也就是僧格林沁死后8年,。

终于抓获张皮绠,将其凌迟处死。1869年,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在剿捻之余,还干了件举国震惊的大事,冒险擒杀大太监安德海!

擒杀大太监安德海,举国称快!那一年安德海虽仅有25岁,但贵为六品顶戴蓝翎内侍,曾任咸丰帝御前太监,在辛酉政变中为同治皇帝登基立下汗马功劳,是“老佛爷”慈禧的第一心腹权力之大,可倾朝野!甚至连同治帝、恭亲王奕訢等都不放在眼里。

经常挑拨同治和慈禧的关系,同治对此恨得咬牙切齿朝中各名臣也对其多有不满!深明帝心的丁宝桢一直等一个机会!1869年,安德海以置办龙衣(黄袍)为名出京,一路浩浩荡荡,排场十足,史书记载:坐太平船两只,船两侧插龙旗凤帜,带男女多人,并有女乐,品竹调丝,观者如堵。

当船队行至山东德州,知州赵新发现:“钦差”安德海未带任何出行公文!太监私自出京,而且多有逾制之举,这在哪朝哪代都是大罪!赵新连忙秘报丁宝桢丁宝桢获悉后一边八百里加急上报朝廷,一边密令赵新就地擒拿安德海

慈禧当时朝政由两宫太后垂帘,讨论此事时,大臣一致建议“皆力请就地正法”慈禧压下奏议,拖了几天,但众大臣不依不饶天天催旨,无奈下只得下了“即行就地正法”的谕旨提前获悉朝中定论的丁宝桢担心有变,想先杀安德海,山东各属官皆不敢执行,力谏再等等。

民间演绎的擒杀安德海戏曲直到1869年9月15日深夜,终于收到朝廷文书,几分钟后安德海人头落地安德海被丁宝桢擒杀的消息很快成了轰动朝野的大新闻,翁同龢高兴的大呼“快哉!”曾国藩褒扬丁宝桢:此为豪杰之举!。

连一向与丁宝桢不对付的李鸿章,也酸溜溜的说了句:稚璜(丁宝桢)成名矣!

丁宝桢在清末贪腐遍地的大背景下,丁宝桢这一出大戏无疑大获民心,均称丁宝桢为“丁青天”当然,“打狗也得看主人”,对此慈禧是相当不爽!曾专门差人找来丁宝桢的所有记录逐条挑毛病,欲治其罪!结果后来硬是不了了之!。

总督四川,政绩卓然1876 年,丁宝桢升任四川总督,赴任前,不知为何慈禧为其题字“国之宝桢”在四川,丁宝桢拿出跟捻军作战的凶悍气来治匪,杀伐果断,几乎杀尽川境匪徒,虽做不到夜不闭户,但也治安极大好转

清末时的四川进行盐政改革,统一食盐运输,整顿运务,清理盐道一番大刀阔斧几年后,四川的财政从原先的年亏空 50 多万两,转变为年盈余 150 多万两,还让食盐价格大幅下降,百姓们把出川盐道取名为“宝桢盐道”。

丁宝桢除了能文能武,还能吃,宫保鸡丁这道菜大家都吃过吧,就是丁宝桢创造的,在四川时他把山东名菜酱爆鸡丁按照四川口味进行了改良,迅速风靡全川,之所以取名宫保,是取自丁宝桢的荣誉称号“太子太保”。

清末时的四川一生清廉 缺钱就找当铺1886年,丁宝桢在四川总督任上去世,享年66岁在办理丧事时人们才吃惊的发现,这位一品大员居然身无分文,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最后,在经过下属们的集资才勉强办完了丧事《儒林外史》有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说的是标榜廉洁的官员,在暗地里也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由官而富但丁宝桢完全是一个“异类”,他的俸禄不少,但都拿去做军资、修工程、搞洋务运动了,自己连开伙都成问题。

清末时的四川集市在四川任总督时,一到手头紧没法过日子了,丁宝桢就会用一木箱装几件旧衣服,贴上总督封条,拿去当铺抵押,换200两银子来周转刚开始,当铺的人以为是丁宝桢索贿,硬着头皮给了,哪料隔几个月后丁宝桢还真拿着银子来赎回了。

一来二去,这箱旧衣服成了丁宝桢与当铺约定成俗的借款凭证一次李鸿章与恭亲王奕䜣,聊到丁宝桢这段不太光彩的趣事,奕䜣捧腹大笑,他说:这叫丁宝桢当当,认人不认货!晚清大员阎敬铭这样评价丁宝桢:其知有国而不知有身,其天性然也!。

礼部尚书李端芬则把他与曾国藩、左宗棠同推为晚清中兴名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