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兵不厌诈的兵字是什么意思)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6-24

✦关注这个公号,变成别人眼中博学多才的人✦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来啊,造作啊文:xiaobai文章配

兵不厌诈(兵不厌诈的兵字是什么意思)

 

✦关注这个公号,变成别人眼中博学多才的人✦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来啊,造作啊

文:xiaobai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成语名字】兵不厌诈【成语拼音】bīng bù yàn zhà【成语释义】兵不厌诈是一个汉语成语,厌:排斥,嫌恶,憎恶;诈:欺骗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

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反义词】先礼后兵、堂堂正正【近义词】兵不厌权、不宣而战【成语出处】1.《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2.《北齐书》:事贵应机,兵不厌诈。

3.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若说兵不厌诈,诸葛亦无如此之阵图,若说幻不厌深,偃师亦无如此之机械4.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攸 ( 许攸 )笑曰:‘世人皆言 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操 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

5.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操使蔡中、蔡和诈降,刺探我军中事,公瑾将计就计,正要他通报消息兵不厌诈,公瑾之谋是也6.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诩曰:“兵不厌诈,可伪许之;然后用反间计,令韩、马相疑,则一鼓可破也。

” [3] 7.清·陆以湉《冷庐杂识·王文成公用兵》:“凡此皆出奇制胜,所谓兵不厌诈,非小儒所能知也”【成语造句】1.选举有如行兵调将,所谓兵不厌诈,用兵打仗时,各方总不排除用狡诈手段迷惑敌人2.如果你看过孙子兵法就是知道什么是兵不厌诈。

3.商场如战场,经商也要讲究兵不厌诈,因此我们必须知彼知己,谨慎从事,才能在商战中取得胜利4.兵不厌诈是一条比较麻烦的计策,因为要返过来复过去地斗智,非常需要耐心5.正所谓兵不厌诈,英格兰早前声言朗尼不会在今仗复出,不过朗尼终在下半场以后备身份上阵。

【成语故事】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舍为十里)。

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力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

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欢迎转发

点赞分享,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

往期精彩

一天一个成语3——完璧归赵【战国赵】一天一个成语5——指鹿为马【秦朝】一天一个成语11——火烧赤壁【三国】一天一个成语12——逐鹿中原【西汉】一天一个成语17——运筹帷幄【西汉】刘邦的”攻心计“一天一个成语18——卧薪尝胆【春秋】

一天一个成语22——一败涂地【秦】刘邦起家于沛县,也是为什么各种史书中常称他为“沛公”一天一个成语25——弹冠相庆 冠读一声,多为贬义,以后用成语可不敢乱用哦一天一个成语26——倾国倾城【西汉】美人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才可描述其美貌

一天一个成语27——乘风破浪【南北朝】因为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而出名的成语,原来是有雄才大略的古人的一句豪言壮语一天一个成语28——狼狈不堪【晋】平时只喜欢用狼狈,把成语的不堪二字都几乎省略,狼狈不堪的境地程度更深些

一天一个成语29·各位亲,我们是不是该修炼一下自己说话的能力有些人不喜欢的圆滑世故长袖善舞,在古代竟然还是一种美德一天一个成语31·你喜欢一个人,这个人也喜欢你,可是面对你的靠近,ta却会表现的忽冷忽热、若即若离?。

一天一个成语34·处世之手段?古时候赞颂的高尚品德,在如今竟然完全朝着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一天一个成语35·帅-聪明-又愿居于人下-做一辈子忠臣,难得☞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查看历史消息,请戳。

阅读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