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视频)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原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 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 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以全天下的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威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了。
赏析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天下纷争,百家争鸣,他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因此,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孟子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中,“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得人和”的结果就是“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经典推荐人:五年6班 郭承浩 康梓宸
供 稿 | 张小春文 编 | 罗丽萍制 作 | 庄雅妮初 审 | 肖明英二 审 | 梁 莉终 审 | 赖耿丰
“芳华20年·我的华园故事”——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庆祝建校20周年征稿启事
【赛事预告】“海印教育杯”高年级篮球联赛即将开赛啦!
写得明 说得清——我校五年级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我手写我心 编制习作集——我校四年级开展“编制习作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环境育人润无声——我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