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之无愧(当之无愧的当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李宗仁诞辰130周年。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书籍品种浩繁,人们在拥有更多选择权的同时,也面临着不知如何找到好书的难题。为此,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与小众书坊合作,以“馆员荐书”的形式每日荐书,帮助缓解读者的“书籍选择困难症”。
今/日/荐/书《李宗仁回忆录》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今天是李宗仁诞辰130周年。Aug.13现代中国的传奇人物民国政治的不二之作当之无愧的口述史巨著
李宗仁李宗仁,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和风云人物,曾为桂系军事首领,国民党中央领导阶层的重要成员1948年4月任国民政府第一任副总统,1949年1月在蒋介石下野后任代总统,同年12月赴美1965年叶落归根,并于北京发表声明,决心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李宗仁一生戎马,历经护国、护法、北伐、蒋桂、抗日、国共内战等战争无数,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政治与历史的走势读历史的人,纵使以成败论英雄,对这样一位不平凡的历史制造者,也不能等闲视之李宗仁寓居美国期间,应哥伦比亚大学之邀,在“东亚研究所·中国口述历史学部”襄赞下,于1958年开始亲自口述了他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及所参与的军国大事,由历史学者唐德刚整理撰写,遂成《李宗仁回忆录》。
本书也是唐德刚个人已出版的著作中,用功最深、费力最大、遭遇困难最多的一部有原始性的史书,自动议磋商到付梓面世历时逾二十年《李宗仁回忆录》是李宗仁不平凡的一生事业的全记录,又是李氏一生各阶段心路历程的最忠实的写照。
它完整保存了李宗仁在中国历史上的真面目,并间接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政治内幕或军事秘闻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具有至为重要参考价值
李宗仁回国时,周总理率众将领迎接相关评论李宗仁一生做过两件好事:一件是台儿庄,一件是回归祖国——周恩来据说,这几年,没有南京政府的财政支持,不仅撑得住局面,还被人称赞为全国的模范省我看李宗仁是个有本事的人。
——毛泽东
左起:李宗仁、蒋介石、白崇禧精彩选赏……庞(炳勋)军团长的职位虽比军长要高,但所指挥的军队则只有五个步兵团,实力尚不及一个军庞君年逾花甲,久历戎行,经验丰富于抗日以前的内战时期,以善于避重就轻,保存实力著称。
人极圆滑,为一典型的“不倒翁”人物凡为庞氏的指挥官和并肩作战的友军,莫不对渠存有戒心但是庞氏有其特长,能与士卒共甘苦,廉洁爱民,为时人所称道所以他实力虽小,所部却是一支子弟兵,有生死与共的风尚,将士在战火中被冲散,被敌所俘,或被友军收编的,一有机会,他们都潜返归队。
以故庞部拖曳经年,又久为中央所歧视,仍能维持于不坠当庞部奉命编入第五战区序列之初,庞氏即来徐州谒见,执礼甚恭我因久闻其名,且因其年长资深,遂也破格优礼以待我虽久闻此公不易驾驭,但百闻不如一见,于谈吐中察言观色,觉他尚不失为一爱国诚实的军人。
在初次见面时,我便推心置腹,诚恳地告诉他说,庞将军久历戎行,论年资,你是老大哥,我是小弟,本不应该指挥你不过这次抗战,在战斗序列上,我被编列为司令长官,担任一项比较重要的职务而已所以在公事言,我是司令长官,在私交言,我们实是如兄如弟的战友,不应分什么上下。
接着,我又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虽然时势逼人,我们都是被迫在这漩涡中打转,但是仔细回想那种生活,太没有意义了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
你我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人,死也值得了,这样才不愧作一军人,以终其生庞听了很为感动,说∶“长官德威两重,我们当部属的,能在长官之下为国效力,天日在上,万死不辞,长官请放心,我这次绝不再保存实力,一定同敌人拼到底。
”我又问他道∶“你的部队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替你解决呢?”庞叹息说∶“我原有五个团,现在中央有命令,要我把一个特务团归并,共编为四个团长官,我的部队兵额都是足额的,我把这个团归并到哪里去呢?不能归并,就只有遣散。
现在正是用兵之时,各部队都在扩充,唯独要我的部队遣散,似乎也不是统帅部的本意吧!”我说∶“可能上级不知道你部队的实际情况!”庞说:“报告长官,我如不遵令归并,中央就要停发整个部队的粮饷!”我说:“中央这样处理是不公平的,我当为你力争此事。
”我又问他道∶“你的部队还缺少些什么呢?”庞说∶“子弹甚缺,枪支也都陈旧,不堪作战”我也答应在我权力所能及尽量予以补充在庞部去海州之前,我便认真地向中央交涉,请求收回成命旋奉军政部复电说:“奉委员长谕,庞部暂时维持现状。
”我将此消息告诉庞,全军大喜过望,庞氏自更感激涕零,认为本战区主帅十分体恤部曲,非往昔所可比拟我更命令本战区兵站总监石化龙尽量补充第三军团的弹药和装备,然后调其赴海州接防全军东行之日,我亲临训话,只见士卒欢腾,军容殊盛,俨然是一支劲旅。
此次临沂吃紧,我无军队可资派遣,只有调出这一支中央久已蓄意遣散的“杂牌部队”来对抗数目上且占优势的号称“大日本皇军中最优秀的板垣师团”2月下旬,敌我两军遂在临沂县城发生攻防激烈的战斗敌军以师团优势的兵力,并附属山炮一团、骑兵一旅,向我庞部猛扑。
我庞军团长遂率其五团子弟兵据城死守敌军穷数日夜的反复冲杀,伤亡枕藉,竟不能越雷池一步当时随军在徐州一带观战的中外记者与友邦武官不下数十人,大家都想不到一支最优秀的“皇军”,竟受挫于一不见经传的国民党“杂牌部队”,一时中外哄传,彩声四起。
板垣征四郎显然因颜面关系,督战尤急我临沂守军渐感不支,连电告急所幸此时我方援军张自忠五十九军,及时自豫东奉调赶至津浦线增援张部按原命令系南向开往淮河北岸,增援于学忠部,适淮南敌军主力为我李品仙第二十一集团军的第三十一军和廖磊第十一集团军的第七军、第四十八军所纠缠而南撤,我遂临时急调张自忠全军北上临沂,援助庞部作战。
张部以急行军出发,于3月12日黄昏后赶到临沂郊外翌晨,当敌军攻城正急之时五十九军先与守城部队取得联系,乃约定时间向敌人展开全面反攻临沂守军见援军已到,士气大振,开城出击两军内外夹攻,如疾风暴雨板垣师团不支,仓皇撤退。
庞、张两部合力穷追一昼夜,敌军无法立足,一退九十余里,缩入莒县城内,据城死守沿途敌军遗尸甚多,器械弹药损失尤大造成台儿庄大战前之一出辉煌的序幕战敌军退人莒县后,我军围攻数日,终因缺乏重武器,未能奏效临沂一役最大的收获,是将板垣、矶谷两师团拟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彻底粉碎。
造成尔后台儿庄血战时,矶谷师团孤军深入,为我围歼的契机此次临沂之捷,张自忠的第五十九军奋勇赴战之功,实不可没。张自忠部也在“杂牌”之列,他之所以能造出这样赫赫的战功,其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1966年,毛泽东(右)和李宗仁(左)张自忠原为宋哲元第二十九军中的师长,嗣由宋氏保荐中央,委为北平市市长“七七事变”前,敌人一意使华北特殊化,张以北平市市长身份,奉宋氏密令,与敌周旋,忍辱负重,外界不明真相,均误以张氏为卖国求荣的汉奸。
“七七事变”后,张氏仍在北平城内与敌交涉,因此舆论界对其攻击尤力,大有“国人皆曰可杀”之概迨华北战事爆发、我军失利,一部分国军北撤南口、张垣,张部则随大军向南撤退时自忠被困北平城内,缒城脱逃,来南京请罪。
唯宁、沪舆论界指责张自忠擅离职守,不事抵抗,吁请中央严予惩办,以儆效尤南京街上,竟有张贴标语骂他为汉奸的群情汹汹,张氏百喙莫辩军委会中,也有主张组织军法会审的更有不逞之徒,想乘机收编张的部队,而在中央推波助澜。
那时我刚抵南京,闻及此事,乃就西北军自忠的旧同事中调查张氏的为人他们,尤其是张的旧同事黄建平,便力为辩护说,自忠为人侠义,治军严明,指挥作战尤不愧为西北军中一员勇将,断不会当汉奸我听到这些报告,私衷颇为张氏惋惜。
一次,我特地令黄君去请他前来一叙,孰知张君为人老实,竟不敢来,只回答说,待罪之人,有何面目见李长官后经我诚恳邀请,他才来见我当张氏抵达之时,简直不敢抬头平剧中,常见犯人上堂见官,总是低着头说:“犯人有罪,不敢抬头。
”对方则说:“恕你无罪,抬起头来”我以为这不过是扮戏而已,殊不知抗战时期,北方军人中尚有此遗风我说:“荩忱兄,我知道你是受委屈了但是我想中央是明白的,你自己也是明白的,我们更是谅解你现在舆论界责备你,我希望你原谅他们。
群众是没有理智的,他们不知底蕴才骂你,你应该原谅他们,毕竟他们的动机是纯洁的……”张在一旁默坐,只说:“个人冒险来南京,戴罪投案,等候中央治罪”我说∶“我希望你不要灰心,将来将功折罪我预备向委员长晋言,让你回去,继续带你的部队!”。
张说:“如蒙李长官缓颊,中央能恕我罪过,让我戴罪图功,我当以我的生命报答国家”自忠陈述时,他那种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的忠荩之忱,溢于言表张去后,我便访何部长一谈此事何应钦似有意成全我乃进一步去见委员长,为自忠剖白。
我说:“张自忠是一员忠诚的战将,绝不是想当汉奸的人现在他的部队尚全师在豫,中央应该让他回去带他的部队听说有人想瓜分他的部队,如中央留张不放,他的部队又不接受瓜分,结果受激成变,真去当汉奸,那就糟了我的意思,倒不如放他回去,戴罪图功。
”委员长沉思片刻,遂说∶“好吧,让他回去!”说毕,立刻拿起笔来,批了一个条子,要张自忠即刻回至其本军中,并编入第一战区战斗序列自忠在离南京返任前,特来我处辞行,并谢我帮忙,说∶“要不是李长官一言九鼎,我张某纵不被枪毙,也当长陷缧绁之中,为民族罪人。
今蒙长官成全,恩同再造,我张某有生之日,当以热血生命以报国家,以报知遇" 言出至诚,说来至为激动而凄婉我们互道珍重而别至1938年2月,淮河前线吃紧,于学忠兵力不敷,军令部乃将第五十九军调来五战区增援张军长大喜过望,因为我和他有那一段渊源,他颇想到第五战区出点力。
不过,在五战区他也有所顾虑,因为他和庞炳勋有一段私仇原来在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时,庞、张都是冯系健将,彼此如兄如弟不意庞氏受蒋的暗中收买而倒戈反冯,且出其不意袭击张自忠师部,张氏几遭不测所以自忠一直认为炳勋不仁不义,此仇不报,誓不甘休。
自忠此次奉调来徐时,便私下向徐参谋长陈述此一苦衷,表示在任何战场皆可拼一死,唯独不愿与庞炳勋在同一战场因庞较张资望为高,如在同战场,张必然要受庞的指挥,故张不愿好在原定计划中,已调他去淮河战场天下事真是无巧不成书,淮南敌军主力适于此时被迫南撤,淮河北岸军情已经缓和。
独于此时,庞炳勋在临沂被围请援,而我方除五十九军之外,又无兵可调徐参谋长颇感为难我闻讯,乃将张自忠请来,和他诚恳地说∶“你和庞炳勋有夙怨,我甚为了解,颇不欲强人之所难不过以前的内战,不论谁是谁非,皆为不名誉的私怨私仇。
庞炳勋现在前方浴血抗战,乃属雪国耻,报国仇我希望你以国家为重,受点委屈,捐弃个人前嫌我今命令你即率所部,在临沂作战你务要绝对服从庞军团长的指挥切勿迟疑,致误戎机!”自忠闻言,不假思索,便回答说∶“绝对服从命令,请长官放心!”
我即命张氏集合全军,向官兵训话鼓励一番, 自忠乃率所部星夜向临沂增援,竟打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胜仗!若非张氏大义凛然,捐弃前嫌,及时赴援,则庞氏所部已成瓮中之鳖,必至全军覆没其感激张氏,自不待言从此庞、张二人竟成莫逆,为抗战过程中一段佳话。
……荐书馆员廖志学 王笑夫 张艳 龚戈波 周娜杨彤 王文慧 鹿凯燕 魏叶芊 肖玥- 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小众书坊 -每 日 荐 书
《李宗仁回忆录》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东大街85号小众书坊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小众雅集”微信公众号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甲1号好书推荐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套装共5册)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有赞商城挑选更多精品图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