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百年孤独读后感500字)
我读完全书,发现已不再像第一遍读时纠结于几代人一样的名字,马尔克斯对每一个人物的刻画让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印象深刻
第一期“月读”经典活动,以各位小伙伴圆满完成全部任务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按照规则,小伙伴们需要写下不少于800字对《百年孤独》的阅读心得,原本担心这个任务实属“艰巨”,不过当小书童在2月1日打开大家的阅读页面时,有种意外的惊喜。
文字优美,视点独特不得不感叹读书群里藏龙卧虎对于《百年孤独》大家普遍的认知在于:人名很长、几代人同名、人物关系复杂等所以很多人虽然对这部经典作品早有耳闻,但是读了几页之后就望而却步我们选择《百年孤独》作为第一期“月读”经典书目的初衷,就是想让大家静下心来,共读这本“有点难啃”的经典著作,通过张亦辉老师的四次课程,能更容易地理解这本书,并能有独立的见解,在互相交流互相鼓励的团队氛围中,让读书这件事变得更有意义。
小伙伴们在阅读心得中表达了各自不同的感悟1对孤独的亲身体会阅读者:淑平(金融从业者)
初来咋到,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最关键的是交流存在的语言障碍晚上做的梦是我站立着,独自一个人,周围看不到任何东西,我努力睁眼,发现眼睛本就是睁开的,我伸出手,想要去触摸,却摸不到任何东西我努力去听,也听不到任何声音。
万籁俱寂,好像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一阵冷意袭来,侵入骨髓,从头到脚,从皮肤到心脏,无一处不冷在那样的境况下却没有感到害怕,没有感到惊恐只是冷到想哭,泪水不受控制的盈满眼框,溢出来浸湿枕套多年来,由于工作生活的忙碌,也没想过那种境况意味着什么。
读了《百年孤独》,突然间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那深入骨髓的,冷冷的寒意,冷得让我流泪的寒意孤独也应该就是那种感受吧!2总结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孤独阅读者:唐唐(行政)
不同的意义在于每一个布恩迪亚选择或者被安排了不同的处理孤独的方式,这种不同由两个因素的交叉造成:天赋的凛性和时代的命运老子在经过对外在世界无穷的好奇探索无果后,选择了彻底封闭自己,是一种求而不得不被理解的孤独;奥雷里亚诺干过无数次辉煌战斗后,关在屋里专心制作小金鱼,是一种辉煌后无所寄托漠不关心的孤独。
布恩迪亚家族成员展现了不同的孤独品味:阿玛兰妲把孤独当作了随身携带的槟榔,随手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第二代奥雷利亚把生活当作雪茄大口大口的抽,但决大多数抽到的都是苦味,不经意能抽到的一口甜美成了无法与人分享的孤独。
乌尔苏拉是活得太久的孤独,蕾梅黛丝是不食烟火的孤独暴毙的阿尔卡尼奥对孤独充满了努气,死去很久还消弥不了坟墓中的火药味;丽贝卡则选择了与孤独为伴,拒绝别人进入她封闭的世界3二刷《百年孤独》的不同感受阅读者:Hong fei(产品经理)
本书并不算长,20个章节,每天读一章,包括后期领读老师的4次讲解,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真如很多人说的一样,初期阅读,的确对超长及不断重复的名字深感不适,不停的需要做小笔记外加翻来覆去才能读完,几乎本书的上半部分都是这种感觉,较为平淡的叙述和快速的时代变迁和人物更迭,让人不觉有些乏味和迷茫。
然后到了第十章开始,突然就像纤纤的细流跃入了山谷,开始渐入佳境的感觉,后面的情节冲突,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越来越引人入胜,让人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最后的几章我再也不想遵循每日一章的计划,于是一口气全部读完。
后来仔细听了张老师的四次讲解,非常吸引人,获益匪浅,对于我二读百年孤独非常有启发。 4从书中的主角乌尔苏拉想到亲人阅读者:巧俏(医生)
马尔克斯说他流水账的写法是受外祖母讲故事的启发,而书中的乌尔苏拉,我心中的主角,总是让我想起我的奶奶,为了家族奔波劳碌,在没被病痛无情折磨之前,她就是顶梁柱,甚至人老心不老,总想着为家里做些事年轻时为了扩建家宅,亲力亲为买树木做柱子,去溪水里淘黄沙,用扁担挑回整幢房子的砖头,还要抽空去大队田里做工,手粗脚粗什么活都干。
担心儿女的婚嫁,事无巨细地张罗若是子女犯错,也会像乌尔苏拉教育上校一样,一点也不含糊父亲总说奶奶辛苦,老了应该享福,现在是衣食不愁,无需劳碌,可是晚年的奶奶却异常孤独,她盼啊盼,儿子、孙女放假回家可以和她说话,我们每次回去都有变化,穿着打扮,说话内容,唯独奶奶她好像一点都没变,她说的事总是那么几件,反反复复。
领读人张老师也对大家的阅读心得一一做了点评:Hong fei的“不疯魔不成活”这句很好,与魔幻现实可以暗通款曲读后感写得也好柳兮两次阅读的阶进有意思重读才是面对经典的正确方式巧俏读得认真而深入把丽贝卡称为“活死人”,把奶奶与乌尓苏拉相联系的生命代入,关于爱情关于孤独的丰富感想等等,都让一个文学老师动容。
“月读”经典第二期将于2018年3月份开始这一次,我们将目光转向短篇小说,通过精读、朗读、上课、写读后感等方式,带领大家学会“如何阅读一篇短篇小说”作家张亦辉老师讲继续担当本期领读人张亦辉,文学教师,作家,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客座教授。
近年来在《人民文学》《作家》《北京文学》《世界文学》等杂志频频发表重磅读书笔记和文学随笔,多次入选“中国年度随笔排行榜”了解张亦辉老师,请点击:作家张亦辉: 从物理、经济到文学,我的三栖人生|达人专访 读什么?
领读人张亦辉老师精选了国内和国外两位著名作家的三篇经典作品,莫言的《枯河》、《透明的红萝卜》和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 怎么读? 13月1日前准备阅读文章资料 破冰建群23月1-10日精读莫言《枯河》、。
《透明的红萝卜》领读人张亦辉讲解:傻瓜叙事与感觉流—谈莫言的《枯河》、《透明的红萝卜》33月11日-15日完成读后感(500字)43月16日-3月24日精读欧亨利《麦琪的礼物》领读人张亦辉讲解:解构欧亨利式的结尾—谈《麦琪的礼物》及其它
53月25日-3月31日完成读后感(500字)按照以上步骤全部完成活动内容,才算真正完成了一次月读活动,成功完成的学员将可以获赠下一期月读经典的书目资料,并可以享受报名优惠价(99元) 收获什么? 一、锻炼精读能力
精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精读一篇小说的能力,掌握精读与泛读的区别二、学习文学分析能力跟着张老师的讲课内容,学习如何分析一篇短篇小说,对学习写作大有益处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解析小说文本,并结合现实生活和世界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四、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读后感,帮助自己梳理思路,形成文章,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报名? 报名时间:3月1日前报名费用:129元优惠费用:分享此条微信到朋友圈,可享受99元优惠价;或者获得老会员微信推荐也可以享受。
99元优惠价。扫码报名
了解月读经典第一期详情:你有多久没有静下来读本书了?2018年就从读本经典开始吧!从《百年孤独》开始 | 领读人作家张亦辉添加小九微信咨询“月读”详情
暗号:月读第二期
无爱好 不有趣

九五外,一个兴趣分享和学习的平台Q:“九五外”是什么意思啊?A:就是朝九晚五之外呗,可不是什么九五至尊哦Q:九五外是做什么的?A:是好奇的孩子,四处去采访有趣的人,让你知道这世界的N种活法;是热心的朋友,组织各路有趣的达人线上线下分享,让你有一天也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
总之呢,妄想着让这个焦虑的世界稍微有趣一些哎,好像说大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