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
一、什么是材料作文:(一)给材料作文是提供与作文有关的材料,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示和要求进行写作的命题方式。材料作文主要由两部分
一、什么是材料作文:(一)给材料作文是提供与作文有关的材料,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示和要求进行写作的命题方式材料作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材料:作文所依据的文字信息2.指令:作文所遵循的规则要求。
(二)材料的类型:1.故事型——梗概、片断、寓言……2.论说型——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3.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4.情景型——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5.图表型——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三)材料作文的形式:(1)文字材料有的是单给材料,即专为写作而设计的材料;有的是试卷阅读语段近几年不少省市都要求在完成阅读能力的测试之后,用同一材料构思作文(2)漫画材料,即看图写文(3)此外,材料作文还有扩写、续写、改写、缩写、读后感等。
二、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1.提供材料的目的不同材料作文,它要求考生对所给的材料进行“紧缩”,考生作文时不能信马由缰,必须在材料控制范围内写作,而且这种范围是越小越好掌握而话题作文相反,要求考生将所给的材料放大,通过阅读思索,从中找出有见地的观点,自定主题阐述真情实感;。
2.处理材料的方式不同写材料作文时,对所给的材料“非用不可”,面对这些材料,考生必须有“求同”意识,要认真分析、提炼,写作时要紧扣材料,行文过程中还要时时照应材料话题作文要求张扬考生个性,对所提供的材料可以不理,文章的主题、体裁自定,只要与材料相关就行了;。
三、材料作文的审题:(一)什么是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二)怎样审题?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
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例1: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
从所列出的审题结果中,选出最佳的一项:( )A、要有商品意识B、要不知足C、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D、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例2: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
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三)审题误区: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四、材料作文的应试技巧应重点念好“三字经”:1.读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②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细细地、全面地理解材料,要一字一句地读,做到心中有底2.析粗读材料之后便要细读材料,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这是拟题立意关键性的一环,可运用如下方法:①根据中心拟题立意主要用于意义明显、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例3:现在,报纸在呼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少的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时间太长,教育部门再三强调,要关心爱护中小学生的身体请你就此发表有针对性的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②根据条件拟题立意例4:“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结合你周围的人和事,引进这段语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文题自拟③发挥想象拟题立意如续写的材料,想象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例5: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人,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
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把村民叫来,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要求:阅读上面的材料,把它扩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以记叙为主,合理想象,适当充实情节,注意运用外貌、语言、心理、环境和细节描写,以简短的议论结尾,题目自拟。
这种题型,发挥想象尤为重要,想象能使文章更生动,中心更突出④提炼观点拟题立意例6: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新婚时竟拒绝父亲为她多置家具她的婚室里只有一张木桌,两把椅子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太寒酸了然而,她有她的“理论”;家具多了,得擦洗、掸刷,她没有这个工夫。
原来,她把“工夫”全用在实验室里她发现了一种新元素“镭”,她一连四五个月不分昼夜,从两千多吨矿石、水和药品中提炼出1克纯“镭”,从此她的“镭的母亲”的荣耀称号传遍了全世界需要注意的是,观点只能选用一个,否则中心就变得杂乱了。
3.防 就是防失误要防止如下六个方面的失误 ①扩写以后的记叙文原貌依旧,手法单调,叙事枯燥,仅仅只是增加了若干字节而已;②改写后的记叙文与原文意相去甚远,添加的细节违背生活常理;③议论文在引述材料之后就抛开材料“另起炉灶”;。
④因重视材料而漠视了文题中的关键词,写出来的文章偏离了所要表达的中心;⑤观点提炼不准确,文章立意过偏、过浅;⑥文体有误,格式有误五、怎样确立文体?第一:要看你提炼的观点适宜用什么文体第二:要看自己善于写什么样的文体。
第三:要考虑是否已占有与该文体相应的足够材料第四:考虑用该文体写作能否写出新意,避免从众心理注意:无论哪种文体,格调一定要积极向上,充满阳光活力;切不可消极低沉,阴暗晦涩写给材料作文要注意合理使用所给的材料,不能避开材料,另起炉灶。
★ 若拟写记叙文,则应先对材料内容加以分析,再由此联系与材料相关的人或事,可以以这样的形式开头:“读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或‘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或“在我的生活阅历中,也有这样一个人(或‘曾遇见过这样一个人’)……”。
结尾处,再用恰当的议论将所叙的人或事与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较,用画龙之笔点明中心即可★ 若拟写议论文,对所给材料可以从以下角度使用:1.从中引发观点,一般来说,所给材料是有意义的,能给人某些启示的,所以往往可以从中得出观点(理解的角度不同,提炼的观点也不同。
不管怎样不同,提炼的观点必须与原材料相吻合),再围绕观点来阐述由此可得下面的写作思路:开头引述材料→认真分析后,确定论点(即提出中心)→具体论证→结尾照应开头(材料),深化中心2.用做文章的论据对于做论据的材料的使用,需要考生精心剪辑,决定取舍:有时材料过于简单,就需要扩充内容,着重在证明的论点上加以充实;有时对论据材料可完整地抄录引用;有时不宜全文照抄,可用自己的语言对论据作概括引述;有时可以将材料穿插在阐述或评析之中。
3.用做联系实际的参照“标志”;4.用做拟制标题的话题,如“从……说开去”、“……给我的启示”、“……教会了我做人”、“论……”等5.用做照应开头的结论,议论文要做到结构严谨,因此在结论部分有必要用所给材料内容来照应前文(包括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
总之,写给材料作文必须“像捉毒蛇须打它的七寸一样”抓住“要害”即关键写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角度”的选择,只有命题意图领会了,切入点找好了,或记叙或抒情或议论就不难了,当然运笔最好是在自己有经历、有体验、有感悟的内容方面进行。
随堂练习:练习一: 材料: 一滴水在宇宙中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被 “压缩”进一个水滴之中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当我们凝视到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要求: 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一篇文章,可编述故事,可发表见解,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练习二: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同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缗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上面这则寓言便是“滥竽充数”后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其实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并非只是如此想想看,南郭处士为什么要充数呢?有那么多人为什么他能充数而不被发现呢?……A、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B、将上面寓言扩写成一篇600字的记叙文 C、发挥想象,续写“滥竽充数”,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要写出新意 以上三题请任选其一 练习三: 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某世家之子很善于写文章,初赴童试,某父以为必首选无疑。
及发榜,竟名落孙山经查卷,见其用墨如淡薄雾,乍有乍无,不可辨识责问孩子,方知因考场中没有书童磨墨,自己又不会磨,只用砚内残墨,所以字越写越淡,后来就看不见了要求:①写一段200字以内的文字,描写这位世家子弟的父亲查卷后的心理活动。
②以这则故事为话题,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模拟试题】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3年春节晚会上,小品《足疗》、歌曲《让爱住我家》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对此,两个作品的创作者谈了自己的感受。
黄宏: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作为我本人来讲,还真就是两个女性给我洗过脚小的时候,我妈给我洗脚,现在是我老婆给我洗脚小品的结尾我还加了一句台词:“将来呢,咱孩子可能还给你洗脚”实际上,这个简单的台词里面,贯穿着中国人的家风,乃至民族的民风。
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这代人,有多少人给父母尽过这个孝可能洗脚这个举动并不大,但是它对人的一生都有影响 麦玮婷:《让爱住我家》是我写的词,我先生谱的曲多年来,我们夫妻一直很想出一首体现家庭温馨和乐方面的作品。
我们愿意把这个作品传递给大家,让大家能够感受到爱和家庭中的相互体谅,希望这首歌能成为大家爱的动力 要求:读了上面两则材料,请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二、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那是在一个红十字会举办的艺术家作品展览会上,我作为特邀贵宾参加了展览会其间,有两个可爱的小女孩来到我的面前,虔诚地向我索要签名“我没带自来水笔,用铅笔可以吗?”我其实知道她们不会拒绝的,我只是想表现一下一个著名作家谦和对待普通读者的大家风范。
“当然可以”小女孩果然爽快的答应了,我看得出她们很兴奋,当然,她们的兴奋也使我倍感欣慰一个女孩将她非常精致的笔记本递给我,我取出铅笔,潇洒地写了几句鼓励的话,并签上了我的名字女孩看过我的名字后,眉头皱了起来,她仔细地看了看我,问道:“您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啊?”“不是,”我非常自负地告诉她,“我是布思•塔金顺,《爱丽丝•亚当丝》的作者,两次普利策奖获得者。
”女孩将头转向另外那个女孩,耸耸肩说道:“玛丽,把你的橡皮借给我用用”三、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在一座小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的,准备去南方过冬的。
老妇见到这群天鹅,非常高兴,于是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鱼虾招待它们冬天来了,这群鹅竟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封冻,老夫妇就敞开它们茅屋的门让它们在屋里取暖,并且给它们吃的,这种关怀一直延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
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时,饿死了【试题答案】思路提示:一、这个题目的材料主旨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一谈的是“孝”,材料二谈的是“爱”,都是我们生活中体会较深的内容,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材料写作的要求已近似于话题作文,所以写作难度不大,主要把握一点:写出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二、这一则材料嘎然而止,可能引发你如下的思考:人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贵在有自知之明;永远有人比你更重要,人贵在有谦逊的品质;虚荣自负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意识不到虚荣自负的恶果……这些思考都抓住了材料的实质和主旨。
你可能还有以下思考:当面擦去签名说明不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当面借橡皮说明孩子最真诚,最敢说出真相;签名索要错了,说明做事要认真观察,不可莽撞;擦去签名说明女孩虚荣心强,趋炎附势……这些思考就从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材料。
抓住材料要旨,才是写作的关键三、这个世界人人都赞美无私的爱,但是在给予别人爱时,我们却需要时时注意把握好它的程度面对别人的困难和不幸,我们不必急于奉献自己的爱心,而应更多地激励他们勇敢接受困难的挑战,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把困难作为成长的机会,明白这一点,行文也就有了深刻的立意。
行文时可按引述材料—提出问题—进行议论—归结题意这几步进行引述要精练,要有针对性和倾向性,为下文议论服务观点要正确、鲜明,要根据所给的材料而引发议论时既要紧扣所给的材料,又不能局限于材料可把题意归结为一个精练的句子,重申观点,首尾呼应,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