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学反思(火烧云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火烧云》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火烧云》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这是对本册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进一步提升,从怎么把一段话写清楚到怎么把事物写清楚,体现了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
《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重点表现了火烧云的变化极多极快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文章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同时也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齐读等方式认识“檀、喂”等6个生字,通过据义定音的方式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威武”两个字,借助微课理解“武”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哪几个方面写火烧云的,背诵第三段3.学习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
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能将表示颜色的词语分类并仿说,感受语句描写的生动教学重点: 学习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能将表示颜色的词语分类并仿说,感受语句描写的生动教学难点:学习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感受语句描写的生动。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认识火烧云1.揭题(1)板书课题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4课,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火烧云)火能把一切烧得干干净净,不要多写一点(2)齐读课题2.了解什么是火烧云(1)提出问题。
大家都认真地预习了通过预习,你发现文中哪一段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火烧云?赶紧找一找(2)生默读,找出第二段(3)指名汇报(4)齐读第二段火烧云不常出现,我们欣赏一些火烧云的图片3.欣赏图片过渡:火烧云特别美,我们去课文里看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提示(2)生自读课文过渡:孩子们读得特别认真,自己读读这些词语2.认读词语(1)出示词语1第一排(字音很准、声音洪亮)2第二排(后鼻音读得真准)3第三排紫檀是一种树,可以用来做家具。
紫檀色就是紫檀木的颜色4齐读词语一起读,一个词一遍3.书写生字,理解“武”字(1)生书写“威武”“威武”是这一课要写的生字通过预习,相信你们会写了,在田字格里写一遍(2)对照修改仔细检查,写对了吗?(3)理解“武”字义。
1“威”的部首是——戈字旁没错,“威”和兵器有关系2出示微课,学习“武”字理“武”字应该也和战争有关系,为什么不是戈字旁呢?一起来看看3总结:“武”字真奇妙,带着武器却是号召人们停止战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坚信真正的正义不需要流血和战争,拥有一颗仁心才能不战而胜。
记住这一点,相信你们一定能把“武”字写正确把这两个字工整、正确地再写一遍4.学习多音字“模”(1)出示词语指名读这是本课多音字组成的词,谁来读读?(指1-2生读)预设一:生读错 没关系,我把字义请出来,你就不会读错了。
预设二:一下子就读准了,真了不起 有一个小助手能帮你们读准多音字 (2)理解多音字字义这是两个读音的字义,自己读一读试着根据字义读准字音(3)齐读词语过渡:词语读好了,生字写正确了,接下来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朗读课文,梳理结构1. 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谁来读读第一段(2)第一段告诉我们火烧云——上来了(3)齐读第一段一起读一读第一段2. 合作学习,梳理结构(1)课文从几方面写了火烧云?(2)出示学习提示,指名读。
谁来学习提示?明白了吗?三分钟的时间,开始(3)生自学、互学(4)指名汇报,师板书(5)生对照修改找对了吗?没找对赶紧修改3.总结板书课文写了火烧云上来、变化和下去的过程,重点写了——变化过渡:作者写了颜色和形状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火烧云颜色变化写清楚的。
四、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1.齐读第三段一起读一读第三段2.出示学习提示谁来读读学习提示?三分钟的时间,开始3.生汇报自学情况生汇报一种颜色,PPT出示相应的颜色图片谁来说说你们找到哪些颜色(半紫半黄:半紫半黄是不是就是一半紫色、一半黄色?是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
)4.总结火烧云“颜色多”的特点,形成板书(板书:颜色:多)作者写了这么多种颜色,抓住了火烧云颜色——多的特点5.出示三组句子,齐读读一读这三组句子,我想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火烧云颜色变化的丰富6. 生汇报互学情况。
这么多表示颜色的词,哪些可以分成一类?ABB:你关注到了词语的形式,红、彤彤,金、灿灿,其实就是——颜色+叠词事物+颜色:除了水果,还有很多事物,比如象牙的白叫——象牙白、草的绿色叫——草绿7.照样子,说一说。
(1)颜色+叠词第一组是颜色+叠词,你能说一些这样的词吗?(2)两种颜色混合出示图片,指名说看看图片,谁来说一说(3)事物+颜色谁能说一些事物+颜色的词?8.交换颜色词,体会语言韵律之美(1)作者写了这么多颜色,反正都是颜色,能像这样交换吗?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指名说(3)总结:规律整齐的语言给人美的享受,我想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这种韵律美齐读第三段9.体会火烧云“变化快”的特点(1)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它的颜色变化还有一个特点预设一:变化快 哪些地方体现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很快?。
预设二:找不到1(出示标红词语)为了表现火烧云的变化的特点,作者反复用了一个词2“一会儿……一会儿”体现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什么特点?3谁来读读?(2)齐读第三段一起读一读10.体会语言形式的变化之美(1)既然“一会儿”能体现火烧云的变化很快,像这种全部用上“一会儿”可以吗?
(2)指名说(3)师总结:语言不仅要有整齐的韵律之美,还要有变化之美谁能读出语言的变化之美?指名读(4)齐读过渡:作者抓住了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我们可以把第三段积累下来五、抓住关键词句,尝试背诵。
1.同桌讨论:你有什么好方法把第三段背诵下来?指名说2.尝试背诵能背的举手指一生背预设一:背得流利 再指1-2生背诵;同桌合作背诵;全班齐背预设二:背得不流利 没关系,我们可以借助支架来背诵再指1-2生背诵;同桌合作背诵;3.全班齐背。
4.总结:火烧云除了颜色变化极多,形状的变化也特别有趣,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板书:
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为《火烧云》第一课时,依据教材分析,本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为: 学习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能将表示颜色的词语分类并仿说,感受语句描写的生动4.16一稿,化用薛法根老师将“火烧云”在字典中的解释和课文第二段进行对比的方式导入,这一环节进行了进10分钟,开课太慢,学生也没能体会到两种表达方法的差异。
逐段学习3-6自然段,学生对课文结构没有整体上的把握,结构不清晰,串讲痕迹严重4.17二稿,以同样的方式切入,开课依旧耽误时间,并且在对比两种方式时,教师让学生选择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方式,有误导的嫌疑两种表达各有侧重,不能比较好坏。
加入学习单,让学生梳理用关键词梳理课文结构,学生还没有熟悉课文就开始梳理结构,有很大的难度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并仿说,学生有一定的基础,难度不大,基本能够仿说小组合作没有挑战性,学生没有明显的增长。
4.18三稿,直接以第二段切入课文学习,高效省时学习多音字“模”时加上了两种读音的意义,让学生先自读,再“据义定音”这种方式没有照顾到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不能保证每人都能掌握好这个多音字梳理课文的学习给足了支架,学生基本能够迅速补充出准确信息。
4.22四稿,思路基本清晰,教案基本成型在第三段的学习中,有一些细节问题没有落实4.24五稿,在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第三段写清楚时,重点环节“表示颜色的词是否能进行交换”“在表示颜色的词前面全部加上’一会儿’”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
回答问题的部分学生有一些增长,可是大部分学生是否学会没有以有效的方式进行反馈本次磨课时间较短,准备不充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使用了两次学习单,看似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第二个学习单,学习表示颜色的词语,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此处小组合作是否有必要。
同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在这一课时的学习中没有充分体现这些问题都值得笔者深思并坚持不懈地探索本期作者:王佳艺
王佳艺,大学本科学历,重庆市两江新区星光学校教师。
审稿:杨贞萍编辑:肖蓉梅▼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