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机器(扭曲的机器出场费)
“道德感”这面镜子,不仅照出了一些人的无知,还暴露了一些人的无耻
推荐:连汪涵都推荐的一款儿童安全座椅你不努力的20岁,就是你举步维艰的30岁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可怕的不是不施加帮助的人,而是把别人的帮助当做理所当然的局外人作者:雪之夏(富书签约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zhuoluo。
01微信群里总有些这样的人:他们经常闲聊,喜欢转发段子和心灵鸡汤他们通常是“评论家”,喜欢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时候,还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评价别人的做事方式他们倡导言论自由,经常用“大家都这么说”来巩固自己的论点,以证明自己的想法站得住脚……。
有一阵子,我就在不同的群里,看到他们转发同一篇文章毕竟标题写着“不转不是中国人”,所以一个人在群里发了一遍,就有第二个人再发一遍因为频率有点高,所以我好奇地点开了这篇“爆文”,其中一条是这样写的:如果冬天的晚上,你看到一个老人在卖东西,尽量多买些,让他早点回家。
试想一下,假如你真按教条上说的做了,会发生什么呢?比如我只需要一斤土豆,但我看老人可怜,就买5斤,甚或10斤紧接着,老人就会对我感激涕零,觉得我面慈心善?不,实际情况是,在第二天,老人会进购比前一天更多的土豆。
因为经过前一天的表现,他知道土豆有市场了而我呢,1斤土豆还没吃完,我不可能第二天再买10斤结果,老人反而积压了更多的土豆这还是说的土豆,它能放置的时间比较久,假如换成不容易存放的东西会如何?你买了一堆,放在家里用不到,浪费了,老人进购了更多,于是亏钱了。
如果你只需要一斤土豆,老人那里剩下最后的一斤半不用你说,他就会建议你都买去,并且会降价卖给你,因为他比你更想早点回家不过,即便你跟他们这样解释了,得到的回答也是“你道德感低下就算了,别扯那些没用的”俗话说“不知者不罪”,如果有人这样做了,只能说明他心善,没什么值得批判的。
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仗着自己无知,还非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拼命暴露自己的无耻他们转发的目的不是为了警示自己,而是为了让“那些有钱人”去做不做,就是道德败坏,他们总是用“道德感”来掩饰内心的“仇富”思想

02我有个同学就是这样的人如果他听到我们说谁家境好,准会评价说:你们这些女生,就是物质,只会和别人攀比恋爱比谁收到的礼物多,谁收到的礼物贵,结婚比谁礼金多,谁婚礼更奢华现在这个社会,好女孩越来越少了有一次,班上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出去玩,其中一个同学把家里的奔驰开出来了。
其实,他也不是为了显摆,只是因为要去的地方比较远,而家里的车正好闲置着开车的同学一贯低调,此前也没人看出他是个富二代,所以这事儿一下子就在班上传开了那个同学知道这事儿后,无比嘲讽地说:你们就喜欢跟富二代做朋友,真势力,有钱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看到富二代就想踹几脚。
几句话,直接暴露了他的“仇富心理”此前,他一直站在道德的立场抨击各种言论,评价现状大家听着,只是觉得他道德感比较强,说话有点偏激如今听了这番“内心独白”,大家才发现,他只是在为自己的没钱进行掩饰掩饰了还不够,还要仇视有钱人,仇视不公,并期待着万事平等。
他所谓的平等,在我们看来,完全是扭曲的一对夫妻全力奋斗,只为给后代创造更多的物质基础;一对夫妻一辈子活在小圈子里,抱怨社会不公这样的两个家庭出生的孩子,居然要在一条起跑线上,一切从零开始,凭什么呢?如果他们刚出生起点就不一样,这不是最正常不过的吗?
我不是富二代,但我不得不承认,那些富二代同学的父母,不论是眼界还是格局,都比我自己的父母要开阔得多在评价一件事情时,我常常以偏概全,远不如我那些同学考虑得全面和他们相处的时间越久,我越是不爱说话了比起说,
我更愿意听别人说了什么,想办法让自己的视界更开阔一点但我那同学不这么想,他觉得有钱人挣钱比我们容易比如明星,出场费通常是以万或百万为单位他觉得,如果穷人有难,这些人就应该无私地把自己的金钱贡献出来但他自己呢,连吃饭都要占别人便宜,因为在他眼里,“
有钱人就应该多买单啊”。

03据统计,美国30岁以下生育的妇女中:有超过50%的女性是单亲妈妈 ,而其中一部分单亲妈妈,所采用的方式就是靠生孩子来领取国家福利一个孩子大了,就再生一个,一直这样吃国家福利她们的理念和这些心怀“应该”的人一样。
反正有钱人多嘛,让有钱的人纳税,然后由国家来补助就行了但假如她们“不幸”变成缴税一族,她们就会想尽办法偷税,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其原因也很简单,“我挣钱多难啊”反正不管自己处于什么位置,只能是别人的利益受损,自己的利益必须毫发无伤。
对他们来说,他们的超高道德水准,只为别人而生,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不仅如此,所有加大贫富差距的改革,都会遭到他们的批判,同时,也会进一步激化他们的“仇富”情绪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因为生产方式大改革,所以很多人都面临失业危机。
这个时候,一个高层领导,为了让这些工人保住饭碗,就拒绝使用挖掘机,仍旧让工人们用铁锹挖地过了一段时间,就有人过来考察,想弄清原因到了现场,这位考察人员说:你干脆给他们一人发一把勺子,让他们用勺子挖地,这样就能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
挖掘机的出现,确实替代了劳力,看起来减少了就业岗位,其实不然因为挖掘机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在运输上,制造上都出现了更多的职位空缺就像洗衣机,扫地机器人的出现,减少了家庭主妇们的劳动时间一样这样她们就能花更多时间陪孩子,或寻找工作机会。
同时,这些机器的出现,也增加了制造业比如螺丝工厂,钢板生产厂等等的就业岗位,就连机器维修行业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很多排斥AI的人,就跟那个放弃了挖掘机,选择铁锹工作的人一样他们根本不知道AI发展到了哪个层面,也不知道它的出现,将会替代哪些工作岗位,又能推动哪些工作岗位。
他们没有别人的焦虑,也不寻求自我提升的办法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批判有钱人,以及批判加大贫富差距的事情上他们心中的“仇恨”,只有当富人投资失利,出现大笔亏损;或得知明星、巨贾不买奢侈品,而用巨额做慈善时,才会逐渐平息。

04非洲一直是很穷困的地方很多国家都对他们进行过援助,但最后几乎没什么改善,撇开其它因素不谈,其中有一点就是:原本努力工作,但却收入微薄的人,为了领到慈善款,便故意搞砸工作因为捐助对象是有一定要求的,只有低于某个标准的人,才能得到救济。
而正是因为这样一批人的出现,才导致那些没有工作能力,食不果腹的人,分得更少的补助那些怀着“应该”心态的人越多,救助就越难收到效果国内虽然不像美国,有那么多福利,也不像非洲,需要经济援助,但始终不缺“应该”心态的人。
他们拿道德作为获取别人利益的手段,哪怕这些钱最终没落进自己的口袋,也让他们心中的“仇富”情绪得到了宣泄他们最爱听的童话是,美国的富商们,把遗产都贡献给了慈善事业他们希望孩子从零开始,自己掌握生存技能这个时候,他们会感觉到那些孩子和自己是平等的。
如果你跟他们说:富商们在孩子刚出生时,就用大笔资金给他们设立了信托基金,以确保他们衣食无忧,且有创业启动资金不留大笔遗产是因为遗产税太贵他们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在他们的世界里,有钱人永远对穷人有亏欠哪怕那些穷人拥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享受富人的捐献和税款也是应该的。
我并非鼓励自私自利,而是觉得,面对慈善,有的人不愿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无可厚非因为可怕的不是不施加帮助的人,而是把别人的帮助当做理所当然的局外人这些人心中有着扭曲的公平,一旦这些信念有了适合生长的土壤,就会更大地危害到别人的利益。
而最终受害的,往往是更需要帮助的穷人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简介:雪之夏,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一个人走走停停,所幸身边始终有很多朋友陪伴,让我还能向上生长成长的过程十分缓慢,但从未停止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原创不易,随心打赏赞赏富书原创矩阵: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属猫(woshimiaoji),爸妈内参(shenduwenhua),富书(zhongchoudushu),出版畅销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
赏饭加微信:158589503(备注广告),部长微博@小明牛哲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