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起平收(仄起平收是什么意思)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诗词微塾词的字句格式 填词用字,要讲平仄。讲究平仄的目的,是要根据汉语声调的特点,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词微塾
词的字句格式填词用字,要讲平仄讲究平仄的目的,是要根据汉语声调的特点,有意识的安排一种高低急促互相交替的节奏使词句具有优美的声律,不仅咏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还可加深意境,激发情感词较之于诗,外在呈现的最大不同便是诗是整齐的,而词则多长短错落。
而正是词的这种参差不齐的格式,给了我们一种别样的美感词句最短有一个字的,比如十六字令的第二个字,最长的则可达十一个字之多其中二字句到七子句最为常见,也是词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快速的写完一首词,熟悉各种句式填写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现按字句格式分述如下:(一)、一字句一字句很少见平声的,如“归!猎猎西风卷绣旗”(张孝祥《归字谣》)仄声的,如:“错!错!错!”(陆游《钗头凤》)(二)、二字句二字句一般是律句的二字头通常入韵依平仄共有四类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1、平平者,如:“琅然,清圜,谁弹”(苏轼《醉翁操》)“长松之风如公”(辛弃疾《醉翁操》)“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黄庭坚《南乡子》)2
、仄仄者,如:“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姜夔《长亭怨慢》)“凝伫望涓涓一水,梦到隔花窗户”(周密)3、平仄者,如“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春水,千里”(辛弃疾《河传》)“春暮,微雨。
”(李珣《河传》)“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韦应物《调笑令》)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调笑令》)4、仄平者,如《江城梅花引》换头句藏短韵格之下片便是以仄平格式句来开始的,其下片开始部分格式为。
“仄平,仄平仄中平,仄中平,中平、仄平者,例句如“断魂,断魂不堪闻,被半温,香半熏”(程垓)“渐看,渐远水弥漫,小舟轻,去又远”(丘崈)“待眠,未眠,事万千,也问天,也恨天”(赵汝茪)此外,二字词也是诗词句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平时中需要大量积累这方面的词汇,并熟悉其变通形式。
举例而言:平平者:茫茫、疏疏、闲愁、轻舟、归帆、相逢、……仄仄者:寂寞、浊酒、廿载、十载、别岸、雁柱、……实际上为了句式的变化,我们接触更多的可能是平仄或仄平型的词语,如烟雨、零落、萧索、愁绪、南浦、芳草、断肠、画桥、暗香、五弦、月华、晚风等等。
其一,注意意象的多种表述方法在诗词中,几乎每个意象都有多种多样的表述方法这个多样性为我们更好的安排其在词中的位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比如杜鹃,指杜鹃花时,有别名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清明花、山踯躅、红踯躅、山石榴等,指杜鹃鸟时,又称布谷、子规,这样我们便可根据具体位置的平仄要求来选用相应的词以表达我们的意思。
举例而言,如五字句格式为“仄平平仄仄”时可写“子规啼雨乱”,而格式为“仄仄平平仄”时就可以用“布谷声声苦”再比如一般描写幽静或悲情时,往往会用一些声音来衬托环境或反映内心,这就会涉及到笛或筝这两种乐器以筝为例,就可以用银筝、秦筝、宝筝、素筝、凤筝、雁筝等意象,用在格为平平或仄平的位置。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部分来代指全部,对于筝而言,重要者有二,一曰弦,一曰柱弦者,可以用十三弦、五弦、凤丝、冰弦等来代指筝柱者,系指筝上整齐排列的弦柱,是将筝的振动传到面板的媒介,因其斜列在筝面上,恰如一行大雁欲飞,通常称雁柱。
雁筝之称呼,大抵由此而来故又可用雁柱、玉柱等来代指筝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用金雁来代称筝于是无论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中的哪一种,均有对应的词可以使用举例而言,如:“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吕渭老《薄幸》
),“愁几许,寄凤丝雁柱”(周邦彦《垂丝钓》),“冰弦玉柱风流在,更秋兰、香染衣裾”(李彭老《高阳台》),“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晏几道《蝶恋花》)等插个题外话,其实不单是意象,词作家在引用典故的时候,也往往不是直接引用某个特定词,而是三言两语勾勒出人物或历史事件,因此即便对同样内容的典故,其文字形式也是不拘一格。
如汉代鲁人虞公,善雅歌,发声振动梁尘的典故,在词中就有动梁尘、歌落梁尘、梁尘暗落、梁高尘簌簌、梁上暗尘飞等多种用典的词句这也是词的一大魅力之处,从中约略可以体会作词用辞的技巧(参见《全宋词语言词典》)其二,与上类似,表达同一个意思也有多种方法,要灵活处理不同平仄格式下的用词方式,以求能最大程度的呈现词作的意蕴内涵。
比如“断肠”又可作“肠断”,两者意思略有不同,前者偏正后者主谓,但在表达感情上两者是同样的,而这个颠倒就方便我们应用到平仄或者仄平的格式上去实际上,在词中二字词比较注意的是后一个字的平仄,前一个字的位置往往可平可仄,因此肠断、断肠就成为某种程度上的一个万能词。
再比如写凭舟远去,我们可以直接用“催舟”来表达,若“催”字位置限定为仄,则可以用“驾”若嫌“驾”太俗,则可以用“棹”",化名为动,既满足平仄要求,又使得词显得很有韵味(三)、三字句三字句一般是居句的三字尾。
通常有下列格式:平平仄:如:“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平仄仄:如:“深院静”(李煜《捣练子》)仄平平:如:“绿蓑衣”(张志和《渔歌子》)仄仄仄:如:“得且住”(辛弃疾《霜天晓角》)仄平仄:如:“柳阴直”。
(周邦彦《兰陵王》)特别提到专门由三字句构成的词牌《三字令》,其格式为: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例词如:“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
罗幌卷,翠帘垂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香烬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欧阳炯)(四)、四字句四字句一般是七言律句的上四字按照每个位置都有平仄两种选择来看,四字句应该是有十六种格式,其实并非如此,有些古怪的格式我们是不用的。
一般而言,四字句是通常由两个二字句组成,而且多半是看第二字及第四个字的平仄,一三位置有些时候是平仄可调的常用下列格式:中平平仄:如“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梅边吹笛”(姜夔《暗香》);平平仄仄:如“寻花巷陌”
(陆游《沁园春》);中仄平平:如“万里飞霜”(张炎《绮罗香》);不合常规的四字拗句,常用下列格式:平仄平仄:如“枝上同宿”(姜夔《疏影》);平平仄平:如“从今又添”(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还未提到的格式举例如下
:仄平仄仄者如“这回去也”,平仄仄平者如“烟柳画桥”,平仄平平者如“吟赏烟霞”,仄平平平者如“照花斜阳”,平平平平者如“消磨疏狂”,平仄平仄者如“高映孤馆”(此格在《绕佛阁》中常用),仄仄仄仄者如“傍柳系马”等。
当然四字句也可能是上一下三格式的,那必是特定格式的,需要特别注意例如《行香子》中上下片结句均为一字领三个三字句的格式,其中第一个便构成上一下三格式,如“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等等。
(五)、五字句五字句就是五言律诗多是上二下三格式,就这种格式而言又分四种,分别是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仄起仄收经过诗词格律扫盲班的学习,现在大家对这四种格式已经相当熟悉了吧,在这里就不重复叙述了,仅举些例子来看。
平起仄收者:“孤村芳草远”、“寄书何处觅”、“断肠芳草碧”、“举头闻鹊喜”仄起平收者:“斜日杏花飞”、“无处话凄凉”、“惟有泪千行”、“一片縠纹愁”平起平收者:“愁肠待酒舒”、“那堪和梦无”、“江南二十年”、“郴阳和雁无”
仄起仄收者:“云雨朝还暮”、“月与灯依旧”、“泪满春衫袖”、“知有相逢否”五字拗句常用下列格式:中仄仄平仄:如“十日九风雨”(辛弃疾);“明月几时有”(苏轼);中平平仄平:如“绿窗人似花”(韦庄);“春山眉黛低”
(张先);中平中平中:如“自清凉无汗”“西风几时来”(苏轼);(六)、六字句六字句是在四字句前加律句的二字头常用下列格式:中仄仄平平仄:如“数曲暮云千叠”(程垓)“门外马嘶人起”(秦观);中平仄仄平平:
如“弄晴小雨霏霏”(秦观)“西园夜饮鸣笳”(秦观);中仄平平平仄:如“我欲乘风归去”(苏轼)“春晚连江风雨”(陆游);中平平仄平平:如“午阴佳树清圆”(周邦彦)“春无踪迹谁知”(黄庭坚);中仄平平仄仄:
如“是处红衰翠减”(柳永)“千里澄江似练”(王安石)六字拗句比较多常用下列格式:中平平仄平仄:如“一时多少豪杰”(苏轼)“蛾眉曾有人妒”(辛弃疾);中平仄平平仄:如“谢他酒朋诗侣”“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
)平平仄中中仄:如“今宵酒醒何处”(柳永)“残寒正欺病酒”(吴文英)(七)七字句七字句就是七言律句常见格式有:中平中仄平平仄:如“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白)“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中平中仄仄平平:如“金风玉露一相逢”
(秦观)“夜来幽梦忽还乡”(苏轼);中仄中平平仄仄: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终日望君君不至”(冯延己);中仄平平仄仄平:如“断续寒砧断续风”(李煜)“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中仄平平仄平仄:
“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红萼无言耿相忆”(姜夔)七字拗句比较少见八字以上的词句,一般是由各种符合平仄格式的两句组合而成其他不常见的字句格式,也散见于词谱中比较固定的平仄格律,是古代作家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反复探索逐渐形成的。
词的平仄格律也是如此同一个词牌,作者很多,它的平仄应该以谁为标准呢?按理说应该以首创的一首为标准在不清楚是谁首创的情况下,就收集同一词牌若干首词进行比较,归纳以后从中找出格律通过比较各种不同的词谱和例词,可以看出。
:1、小令的平仄教严,中调、长调的平仄较宽2、除词谱注明的可平可仄的除外,其他字句的平仄多数较为固定3、有些词句的平仄同词谱不尽相符,主要是因为:有的字允许“以入代平,以上代平”,有的字用了方言口语的声调,以至四声的调值差异。
;有的词句平仄,后期作者与前期作者略有出入4、词句的平仄有比诗律严的地方,如五、七言律句第一字的平仄不拘,但在五、七言词句第一字的平仄却是固定的,此外还有些平仄固定的拗句这都是词和歌曲曾经密切配合的痕迹。
所以,在这里提出便于初学者学习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长期征稿《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长期征集优秀诗词稿件,收满一辑出版一辑欲入编的诗友请速将作品投递本号邮箱:mm0127m@163.com《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已在网下出版三十多辑,由著名诗人袁第锐题写书名,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设计精美,装帧精致典雅,采用优质轻型纸印刷系多人合集本书质量高,可读性极强,颇具收藏价值自推出以来受到全国各地诗友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好评如潮每人每辑可投稿诗词作品50首至300首,若无明显质量问题,可全部刊载。
每位作者可配发300字左右简介,照片一张(据所占版面仅酌收50元版面费)刊载100首诗词仅需千元左右(根据作品所占版面不同费用有所不同),实是当前最经济的诗集出版方式作者可获相应数量的赠刊(如另行购买,请提前预订,作者可享八折优惠)。
每卷将赠送给海内外主要诗刊、诗词学会、著名诗人、图书馆等交流收藏, 并推荐给《中国诗词选刊》 选刊佳作请作者将格律校对无误后的作品自行按顺序排列整理好后提交给本台主编投稿请注明:汇编投稿质量佳且作品数量多的诗友将会被聘为本卷编委。
事宜咨询:本台主编微信:m594166461本号邮箱:mm0127m@163.com注意:投稿同时请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手机号码,真实姓名,以便联系邮寄刊物收满一辑出版一辑,此征稿长期有效往期刊讯:《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20年第2卷
《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20年第1卷《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9年第2卷《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9年第1卷《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8年第2卷《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8年第1卷《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7年第3卷
《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7年第2卷《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7年第1卷《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6年第3卷向下滑动查看详情扫码关注
诗摘词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