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日历(1990年日历全年表)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7-02

中国传统上使用干支纪年和王朝纪年,日历为“黄历”(王朝时代,多为“皇历”),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有皇家才

1990年日历(1990年日历全年表)

 

中国传统上使用干支纪年和王朝纪年,日历为“黄历”(王朝时代,多为“皇历”),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有皇家才使用日历,私人不准印制直到1912年,孙中山通电全国开始使用公历纪元法,同时使用中华民国纪年图为民国初年的月份牌,当时的月份牌兼具挂历和广告功能。

月份牌诞生于清末,彼时西风东渐,一些画家开风气之先,在民间年画中融入商品广告,并配有中西对照历表月份牌上多美女,并风行整个民国时代,诞生了诸如郑曼陀、杭穉英等著名月份牌画家,很多演员包括胡蝶、陈云裳等人都曾登上月份牌代言。

图为20世纪30年代的月份牌广告画月份牌画在1949年后基本消失,但是其主要的绘画表现形式却被保留下来解放后,一批月份牌画家如李慕白、金雪尘、金梅生等受聘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培养年轻一代画家,将著名的擦笔水彩技法运用于年画、宣传画的创作中。

图为上世纪50年代的挂历1950年代,建国伊始,代表选举、人民公社、劳动模范、文化学习等内容便出现在挂历上同时,挂历也担负着外宣和外交功能例如1954年,中央委派上海市制作了5000本挂历,印有黄果树瀑布、漓江等风光,送给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际友人。

图为1950年代的挂历到了60年代,文革开始挂历上便出现了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等内容图为1968年印有毛泽东头像的日历,每一页上面都印有一句毛泽东诗词,封面题字为“毛主席万寿无疆”在文革的前几年,毛泽东是挂历上的主角。

图为1969年的毛泽东头像日历,中间一行字为“伟大领袖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到了七十年代,挂历上除了毛泽东,也出现了人们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习毛主席语录、样板戏经典镜头、英雄模范事迹、丰收场景等内容。

图为文革期间和文革后的挂历文革的日历翻过,时光流转到单纯、自由、热烈、积极向上、拥有众多正面词汇、被今人无限向往和怀念的八十年代挂历上的面孔,无论男女,都充满了自信、阳光和青春的朝气当红的电影明星们,更是当仁不让地登上了挂历的封面。

图为1981年,挂历上的斯琴高娃、陈冲和刘晓庆那时候,常在挂历上出现的刘晓庆、陈冲、李秀明、龚雪、张瑜、潘虹等人是一代少年心中的女神1980年张瑜在电影《庐山恋》中“一吻成名”而在1981年还是电影新秀的陈冲,到了1987年,凭借《末代皇帝》成为好莱坞巨星。

图中左为陈冲,右为张瑜八十年代末,中国的挂历上又增加了两位大明星,她们是巩俐和史可巩俐在1987年主演张艺谋电影《红高粱》一战成名,此后一发不可收,成长为国际巨星史可1988年出道,1989年登上经典老牌电影杂志《大众电影》封面。

图中左为史可,右为巩俐除了大陆明星,八九十年代,港台明星也频繁亮相在中国挂历上人们哼着着邓丽君、罗大佑的歌,看着刘德华、张曼玉的电影,同学之间互赠周慧敏、关之琳的卡片,如饥似渴地吸收港台文化图为90年代的挂历,左为张曼玉,右为关之琳。

在一众明星的引领之下,八十年代的挂历市场非常繁荣同时,一些人也对以女人像占据市场主体的审美倾向提出了质疑图为1981年,街头围观挂历的人们挂历上也屡屡出现外国明星的面孔,梦露、索菲亚·罗兰都曾出现在八十年代的挂历上。

图为1989年春节前,小贩在哈尔滨街头叫卖泳装挂历挂历常用于家庭装饰,有的偏僻的地方甚至将挂历一页一页撕下来贴在墙上挂历也是岁末的重要礼品,有的单位将其作为职工福利年底送挂历成为一种人情交际,有的人家可以收到一大摞,多得其中有些从未打开过。

图为1980年代初,广东一个普通家庭室内挂历也成为领导岁末慰问时不可少的礼物图为时任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右)1982年大年初一看望北京市四季青公社西山果树三队社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王凤芹时,向她和她的丈夫赠送挂历。

进入90年代,挂历市场依然以美女形象为主有的挂历生产厂家为了扩大销售,使用的女性照片尺度比较大这引起相关部门的不满并对市场进行了整治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女性“三点式”挂历必须是在体育场范围内摄制图为1990年的街头挂历市场。

根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员工回忆,90年代初一本挂历印数30至50万本,年利润达800万元如此高利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引发“挂历大战”,曾登上1990年12月的《新闻联播》图为1990年12月,北京甘家口商场附近摆起“挂历长廊”。

即使在在信息相对闭塞的藏区,挂历也拥有市场图为1993年藏历水鸡年(公历2月22日)前,西藏山南地区泽当镇,几位来自曲松县农村的藏族姑娘被挂历摊上的泳装美女所吸引允许公款购买挂历成为挂历市场繁荣的重要因素。

图为1992年底,为纪念次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出版的毛泽东生活肖像挂历亮相商场,成为当年销售热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挂历逐渐风光不在,这跟政府下令禁止公款购买关系巨大1996年,北京市就下令禁止公款买挂历。

2013年,在“禁公令”、“禁奢令”重击下,温州苍南10亿产值台挂历行业遭遇阵痛图为1993年,北京官园无论挂历的模样如何改变,无论你翻或不翻那一页,日子依然如流水般逝去也许该像朱自清一样发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图为1992年12月,北京城乡纸张经销部推出买10送12的办法。

数年之后,挂历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