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简介(冯骥才简介和主要作品)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7-03


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

冯骥才简介(冯骥才简介和主要作品)

 

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会名誉会长其创作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有《铺花的歧路》《雕花烟斗》《珍珠鸟》等,同时他也出版过多种大型画集,并在中国各大城市和奥地利、新加坡等国举办个人画展,曾获百花文学奖。

2022年1月7日,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议决定聘请冯骥才担任第二届理事会名誉会长个人履历1942年2月9日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1967年(25岁) 文革期间因家庭因素受到严重冲击,做过业务推销员、塑料印刷工等。

1974年(32岁) 调入天津工艺美术工人大学,教授中国画和美术史,业余研究义和团历史,与李定兴合著长篇小说《义和拳》1979年(37岁) 发表伤痕文学《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等小说,始入文坛,同年调进天津文艺创作评论室,任专业作家。

1981年(39岁) 出访英国1982年(40岁) 出任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1983年(41岁) 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5年(43岁)8-12月应邀赴美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并出任《文学自由谈》主编1986年(44岁)年末赴西德访问演讲1987年(45岁) 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并出任《艺术家》杂志主编1988年(46岁)率团赴奥地利、匈牙利、波兰等国考察民间艺术。

当选为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1989年(47岁)率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澳大利亚1990年(48岁) 9月赴澳大利亚参加墨尔本国际作家节,11月赴德国考察文化1991年(49岁) 在天津、济南、上海举办“冯骥才画展”。

1992年(50岁)在浙江宁波、重庆、北京举办画展参加中日学者“展望二十一世纪亚洲国际讨论会”再次当选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1993年(51岁) 3月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温情的迷茫——冯骥才绘画小品展”。

9月赴日考察1994年(52岁) 3月《三寸金莲》英译本在美出版,应邀请赴美,在加州大学等高校做文学演讲在新加坡、日本东京举办“冯骥才现代中国画展”1995年(53岁)4月率中国文联代表团赴奥地利和意大利。

当选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东亚副主席8月赴美,在旧金山南海艺术中心举办“冯骥才绘画展”并演讲1996年(54岁) 7月率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埃及9-10月考察甘肃考察敦煌石窟及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1997年(55岁) 3月赴日本京都参加中日韩三国“构筑二十一世纪亚洲研讨会”,发表演说《发扬东方文化的独特性》。

组织大型文化行动“天津地域文化采风”和“小洋楼文化采风”赴希腊参加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执委会会议再次当选民进中央副主席1998年(56岁)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委1999年(57岁)访问法国,考察巴黎和卢瓦河一带文物保护。

2000年(58岁)1月至3月组织抢救津门古街估衣街当选中国小说学会会长访问挪威等国,其间在柏林演讲《留住城市的记忆》2001年(59岁)2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立,任院长,兼任天津大学社会学与外国语学院名誉院长,被聘为教授。

3月当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2002年(60岁)3月、4月、9月分别在宁波、天津、石家庄举办“甲子画展”;并在济南举办“冯骥才甲子艺术研讨会”5月率团访问俄罗斯10月带领专家小组山西榆次古村落和祁县剪纸,编写《普查手册》。

12月当选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九届中央副主席2003年(61岁)3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委4-6月访问奥地利、意大利、捷克等国,在维也纳大学演讲《中国的文化与遗产》2004年(62岁)4-5月到云南、四川等地考察。

6月担任“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和发展协会副会长”11月在天津与北京举办“冯骥才公益画展”12月天津市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获准成立2005年(63岁)4月率领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日本5月举行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大楼落成仪式暨第一届北洋文化节。

下半年考察江西、山东等地古遗存和村落2006年(64岁)4月连任中国民协主席在浙江西塘主持“中国古村落保护论坛”,演讲“古村落是最大的文化遗产”5月赴韩国江陵出席“中日韩无形文化遗产论坛”,考察韩国江陵端午祭。

6月在国家图书馆为“部长领导干部 历史文化讲座”主讲《“文化遗产日”的意义》7月被文化部聘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11月连任中国文联副主席2007年(65岁)2月、4月、10月赴山西太原等地考察。

6月在南京、苏州举办冯骥才公益画展9月在研究院内成立“中国木版年画研究基地”和“中国民间美术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12月考察桂北少数民族古村落连任民进中央副主席2008年(66岁)1月赴河南出席开封年画节及论坛,考察绛州木版年画和光村等古村落。

2月率中国文联代表团赴曼谷出席中泰艺术联合会成立九周年庆典3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5月随中国政协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等国因汶川地震提前返回,捐款十万元。

6月经民进卖画《万壑奔流》30万元捐给灾区,深入绵竹、德阳、北川等地考察10月,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被国务院聘为参事2009年(67岁)赴山西绵山等地考察访问奥地利等国2010年(68岁)2月、4月分别赴曲阳、保定等地考察,出席清明文化论坛。

为玉树捐款十万元5月赴安徽考察并演讲6月在天津天后宫举行“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基金启动仪式”10月在冯研院举办第二届北洋文化节12月月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2011年(69岁)3月启动对杨柳青南乡三十六村的“临终抢救”行动(详见《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

4月在绵山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上演讲,赴山西长治、平顺考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木版年画总结会”当选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6月赴芬兰,在赫尔辛基大学和图尔库大学演讲9月中旬,在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参事室座谈会上发言《为紧急保护古村落进言》,并与温家宝总理对话。

10月冯研院的“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皇会保护”等科研课题,均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选中国文联九届副主席2012年(70岁)4月赴河南出席清明文化论坛6月赴济南参加“古村落论坛”7月考察奥地利等国。

9月在北京举办“四驾马车”展览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12月民进会退主席职2013年(71岁)3月至4月访问法国、英国,先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巴斯大学、伦敦政经学院演讲6月冯研院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

2014年(72岁)1月,任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2月,在京主持“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新闻发布会”5月赴保定探访大汲店和忠义村6月在京召开“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启动仪式”9月访问俄罗斯2015年(73岁)3月,两会提交提案《关于建议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学习和的提案》。

6月,赴河北邢台、山西榆次出席“全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巡礼活动”10月,在学院举办“十年磨一剑”建院十周年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考察山东青岛即墨、青山村、雄崖所。

12月,出席海宁第十二届山花奖颁奖2016年(74岁)1月,获优秀作家贡献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4月,宁波冯骥才祖居博物馆开馆;在慈溪“古村落论坛”演讲6月,获选为中国民协名誉主席10月-11月,赴希腊、意大利多地考察。

2017年(75岁)3月,参加两会并出席政协记者招待会5月,赴西安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研讨会”上演讲9月,在学院举办“为未来记录历史——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11月,赴苏州演讲12月,《俗世奇人》获第17届百花文学奖;赴日本考察至转年初。

2018年(76岁)1月,出席广州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盛典,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称号8月,《俗世奇人》(足本)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11月出版非虚构新书《漩涡里》2019年(77岁)4月,出席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办的“观音山杯·2019花地文学榜”年度盛典暨年见·文学专场活动,《单筒望远镜》获2019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奖。

2020年12月6日下午,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在温州揭晓,冯骥才与迟子建共同获得本届“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主要文学作品作品类型作品名小说《神灯》《铺花的歧路》《雕花烟斗》《啊!》《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雪夜来客》《感谢生活》《神鞭》《三寸金莲》《怪世奇谈》《炮打双灯》《俗世奇人》(集)、《胡子》《楼顶上的歌手》《俗世奇人 贰》(集)。

散文《挑山工》《珍珠鸟》(集)、《捅马蜂窝》《黄山绝壁松》《逼来的春天》《苦夏》《时光》《夕照透入书房》《往事如“烟”》《大年三十》《致大海》《民间灵气》(集)、《乡土精神》(集)随笔《让心灵先自由》《大年夜放爆竹有感》《传统文化的惰力和魅力》《关于艺术家》《龙年反龙》《文革是我文学的母亲》《我非画家》《女扮男装和男扮女装》《历史拒绝怀旧》《鲁迅的功与“过”》《带血的句号》《旧与老》《民间审美》《中国的雪绒花在哪里》《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沉默的脊梁》《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精卫是我的偶像》《中国人丑陋吗?》《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对一位背对市场艺术家的精神探访》《文化怎么自觉》

游记《乐神的摇篮》(集)、《维也纳情感》(集)、《巴黎,艺术至上》(集)、《倾听俄罗斯》(集)、《西欧思想游记》(集)、《俄罗斯双城记》(集)、《意大利读画记》(集)非虚构《抢救老街》《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炼狱·天堂》《无路可逃》《凌汛》《激流中》《漩涡里》

诗歌《灵性》脚本《人类的敦煌》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