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代表作(骈文代表作合集)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是中国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王勃《滕王阁序》、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吴筠《与朱元思书》、庾信《哀江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是中国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独特文体,骈文自有其地位与魅力王勃《滕王阁序》、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吴筠《与朱元思书》、庾信《哀江南赋序》等都是值得一读的骈文名篇,其中《滕王阁序》更是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
1《滕王阁序》王勃 节选《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作于675年,是古今传诵的骈文名篇文章将事、景、情融于一体,用富丽华美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感情。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2《哀江南赋序》庾信 节选据《北史》本传载,庾信留北,“虽位望显通,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哀江南”三字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句。
作品概括了梁朝由盛至衰的历史,凝聚着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具有史诗般的规模和气魄,在辞、赋和整个文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又其叙家世,抒哀思,感情深挚动人,是研究庾信生平的极好资料本文即《哀江南赋》的序文,概述了全赋的主题,并阐明了“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的创作动机。
全篇以骈文写成,多用典故来暗喻时世和表达自己悲苦欲绝的隐衷,体现了庾信在辞赋和骈文创作中的特色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
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
头会箕敛者,合纵缔交;锄耨棘矜都,因利乘便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
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
3《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与朱元思书》吴均《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创作的一篇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5丘迟《与陈伯之书》节选《与陈伯之书》是南朝梁文学家丘迟的代表作,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招降文字该作品发挥了四六句骈体韵文的优长,全文合辙押韵,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流畅易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环环相扣,鞭辟入里,步步紧逼。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
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揔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顿首6徐陵《 玉台新咏序》 节选《 玉台新咏》是继 《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一部诗歌选集,是一部上继 《诗经》、 《楚辞》,汇集了不少两汉魏晋南北朝古典诗歌精华的优秀诗集。
《 玉台新咏序》在结构上上体现了和谐之美,句式工整,对仗巧妙全文总分五段以“夫”“ 至若”“加以”“继”“于是”环环相连,起承转合,婉转流畅在句式上,全文以诗体句为主,五言七言不等,体现了骈文的模式特点。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为枝,珠帘以玳瑁为匣其中有丽人焉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巷亦有颖川新市、河间观津,本号娇娥,曾名巧笑。
楚王宫里,无不推其细腰;卫国佳人,俱言讶其纤手阅诗敦礼,岂东邻之自媒;婉约风流,异西施之被教弟兄协律,生小学歌;少长河阳,由来能舞琵琶新曲,无待石崇;箜篌杂引,非关曹植传鼓瑟于杨家,得吹箫于秦女至若宠闻长乐,陈后知而不平;画出天仙,阏氏览而遥妒。
至若东邻巧笑,来侍寝于更衣;西子微颦,得横陈于甲帐陪游馺娑,骋纤腰于结风;长乐鸳鸯,奏新声于度曲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垂鬟反插金钿,横抽宝树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靥亦有岭上仙童,分丸魏帝;腰中宝风,授历轩辕。
金星将婺女争华,麝月与嫦娥竞爽。惊鸾冶袖,时飘韩掾之香;飞燕长裾,宜结陈王之佩。虽非图画,入甘泉而不分;言异神仙,戏阳台而无别。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无双者也。
7李商隐《上河东公启》《上河东公启》是李商隐写的一封书信,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李商隐妻子病故大中六年(公元852年),柳仲郢自河南尹迁梓州刺史东川节度使,招聘李商隐为判官他为收拢人心,想把梓州官妓张懿仙给李商隐作侍妾,但李商隐还沉浸在哀痛中,于是写了这篇书信,谢绝柳仲郢的好意。
全文哀感缠绵,动人心弦商隐启:两日前,于张评事处伏睹手笔,兼评事传指意,于乐籍中赐一人,以备纫补某悼伤以来,光阴未几梧桐半死,方有述哀;灵光独存,且兼多病眷言息胤,不暇提携或小於叔夜之男,或幼于伯喈之女。
检庾信荀娘之启,常有酸辛;咏陶潜通子之诗,每嗟漂泊所赖因依德宇,驰骤府庭方思效命旌旄,不敢载怀乡土锦茵象榻,石馆金台,入则陪奉光尘,出则揣摩铅钝兼之早岁,志在玄门,及到此都,更敦夙契自安衰薄,微得端倪至于南国妖姬,丛台妙妓,虽有涉於篇什,实不接於风流。
况张懿仙本自无双,曾来独立,既从上将,又托英寮汲县勒铭,方依崔瑗;汉庭曳履,犹忆郑崇宁复河里飞星,云间堕月,窥西家之宋玉,恨东舍之王昌诚出恩私,非所宜称伏惟克从至愿,赐寝前言,使国人尽保展禽,酒肆不疑阮籍。
则恩优之理,何以加焉干冒尊严,伏用惶灼谨启【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