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的首都(尼日利亚首都拉格斯)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7-08

罪恶之都-拉各斯 在尼日利亚常驻过8个月,记者站设在拉各斯的ikeja区。相对于其他非洲地区,这里的一切都显

尼日利亚的首都(尼日利亚首都拉格斯)

 

罪恶之都-拉各斯 在尼日利亚常驻过8个月,记者站设在拉各斯的ikeja区相对于其他非洲地区,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很方便,遍布的华人同胞,我在的时候光附近的中国餐馆就不下5家开车去大型超市Shoprite只要5分钟,shoprite覆盖很多的非洲国家,和国内的家乐福,沃尔玛一个意思。

来到这里,完全是国内城市的即视感但是更有很多人在国内了解不到的东西-穿山甲,蚂蚁王,蟒蛇,鳄鱼被一碗碗端上餐桌,漂洋过海的中国小姐等等 Sin City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险恶的人心,城区的红灯女郎,夜幕降临的犯罪现场,霓虹闪烁下的毒品刺激。

在拉各斯,你都可以看到,听到,甚至闻到那股气息!写拉各斯,我将揭露很多丑陋的东西到尼第一天-拜访土皇 非洲很多国家都沿袭了很多封建制度,虽然国家机制和法律制度都照搬西方国家,从这些古老的封建制度中我们更能了解到一个真实的非洲。

来非洲之前,很多朋友都和我开玩笑说:"小猪啊,如果在那里呆的时间长,遇到合适的部落酋长儿子就嫁了吧"部落酋长"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可他到底是多大的官儿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原先的部落酋长现在更为普遍的是直呼酋长,因为很多部落都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从大山里走出来了,不再像我们从电视上看到的穿着树叶拿着长矛跑过来对着陌生人嗷嗷叫的原始人;他们逐渐形成了村落的形式,按照简单的理解,村落小的酋长就是我们中国的村长一级,中等一点的就是镇长,按照这样往上推就行,不过酋长不在行政编制上,而是部落文化的遗留,每年都能得到联邦政府的经费开销;这一点又很像英国女王的意思,但酋长不是形象摆设作用,他们盘踞一方,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华人去的也多了,直接把酋长叫成了土皇帝,简称土皇。

我还是比较喜欢称酋长为土皇,感觉更形象直接点,其实土皇在乡村的影响力很大,到了市区基本就是行政编制在管辖了我住的地方在城区,但是职业原因要到处跑动,到了一个地方,更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土皇将在我尼日利亚的职业生涯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我来的第一天站里的一行人就把我带上去拜访凯贝西土皇。

凯贝西管辖的区域很大,我大概估算了下,范围不亚于国内的一个县城,难怪大家都这么重视他 一到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大别墅,上面有很多尼日利亚工匠打造的非洲原始图腾雕刻,唯妙唯俏我们大家站在门外等候,站长和门卫小声嘀咕了几句,门卫就进去通报了,一会儿就跑过来告诉我们:"各位中国朋友,凯贝西还没有起床,你们先到院子里坐会儿吧。

" 我有点惊讶,都上午10点多了,还在睡懒觉?像这种级别的人物一般不都是很忙的嘛同事大概是看出了我的心思说道:"小猪,你看你这就道行浅了吧,黑人但凡有点权利的吧,都特别喜欢摆谱"原来非洲也是套路满满呀! 。

进了院子后,里面更是别有洞天,一座信号塔直接就立在大门前,仿佛在和大家宣布"这里的信号都是我的,你们不要和我抢"信号塔的前面停着5辆车,分别是路虎揽胜,奔驰s600,林肯加长版,丰田霸道,还有一辆皮卡-丰田海拉克斯(据说这车性能特别好,价格也不高,最后成了恐怖分子的专宠)。

在院子里闲聊了半个多小时,大佬终于出来了,非洲标准的Alagi打扮(尼日利亚人称呼有钱的叫Alagi)凯贝西看起来年纪不大,大概40岁出头,形象看起来还是比较端正的听小文说,她知道的就有两个老婆,其中一个定居英国,另外一个年轻漂亮的陪在他身边。

说话的时候,正有一个年轻黑人姑娘打量着我们,这估计就是年轻的土皇夫人了院子里有一大推孩子在嬉戏打闹,应该都是他的子女,儿女满堂,真可谓是人间一大乐事! 凯贝西把我们请到了会客厅,司机穆萨见了他后,马上半跪着行礼,让人见了有点夸张。

事后穆萨倒是和我说:"你不太了解我们这边的传统礼仪,对于像凯贝西这样的大土皇,一般人见了都是要下跪行大礼的,我是和他不熟悉,又是陪着你们一同前去才微微表示一下!"都这样了还微微表示下,我还是有点不理解 。

站长首先介绍了下我,然后很客气地请求土皇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一定的帮助云云。 凯贝西屋子内部的装修

中非铁路情 有幸受邀参加中土(CCECC)在EBJ举行拉伊铁路奠基剪彩,参加剪彩的有拉各斯总领馆巢总领事,尼代总统等等 虽然拉格斯-伊巴丹铁路全程公里数不长,但却是中非铁路情的一个缩影 想当年,中国恢复联大合法席位的幕后推手正是坦桑尼亚的铁路。

坦桑铁路是中国政府在关键时期下达的一项政治任务,当时修建这条铁路死了70多个中国工人,凭着壮士断腕的决心,终于完成了祖国的使命,在非洲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非洲兄弟才会在关键时候也推我们一把 2014年开工的蒙内铁路(蒙巴萨港-内罗毕)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全长480公里。

蒙内铁路正线采用单线,为内燃机系统,设计客运时速120公里、货运时速80公里,设计运力2500万吨,采用中国国铁一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远期规划,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

蒙内铁路是中国帮助肯尼亚修建的一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标轨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最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肯尼亚实现2030年国家发展愿景的“旗舰工程” 这一项项的成绩真的很不容易,在这里向在外的所有工程人致敬!

红灯区与染上艾滋病的同胞 "上帝不允许基督徒卖淫,但是上帝允许我们赚钱啊"说话的是ikeja红灯区一排站街女中打扮很妖艳的一个黑人 夜幕降临时伴随的是华灯初上,灯红酒绿在这500米左右的街道两旁,站满了花枝招展的黑玫瑰们,一辆辆车经过时,车速开得慢的就和她们的心思相迎合,一个个争先恐后围拢上去供客人挑选..."一般真正热闹起来是晚上10点过后”,樊姐告诉我:"这条街白天是购物商业街,到了晚上,各个胡同稍微有点姿色的应召女郎都会跑过来站街拉客。

"据说还有还多皮条客在中资企业院子外蹲点,像传销一样收买司机发展自己的下线,打入到中资企业内部去在拉各斯的中资企业很多,有的工程公司有上百号员工,所以有需求就有市场有一次晚上11点左右路过那条街,果然人影窜动,热闹非凡。

我突然很好奇想走进胡同里一探究竟 说出这个想法后,樊姐马上拉下脸来:"你不要命啦,你如果是男的还好,进去即是顾客,你一个女孩子家,还是一个外国人,进去人家不把你绑起来才怪呢!"说得也很有道理,不过进去看看这些个"盘丝洞"的好奇心一直在我心里缠绕。

没过多久,就听说某中资企业的一位厨师染上了艾滋病!大家唤他叫"老周",艾滋病还是无意中查出来的,又或许是天意他在厨房不小心把自己的手指头砍伤了,然后去医院包扎,阴差阳错,黑人护士以为他过来还要做体检的,就取得血样拿去化验了,过了几个小时化验结果出来后大家都很吃惊,老周自己心里也是吓了一跳,但是多少自己心里有点数吧! 。

老周今年60岁出头了,对于他来说很无所谓的,可是在尼日利亚这么多的年轻人呢,也可能遭遇了老周一样的不幸!

Apapa港口爆炸案 Apapa码头附近由于运钞车与卡车司机的摩擦,运钞车押送武警开枪打死卡车司机,导致卡车司机暴动,并把附近的钻石银行给烧了 尼日利亚乃至整个非洲的警察都很有意思,由于国家财力紧张这些公务员们好多都是拿不到薪水的,那么养家糊口的钱从哪里来呢?那就得靠他们自己出去赚外快啦!比如在拉各斯,我们站里可以去到警察局请警察看家护院保平安(每个都是背着AK47),而且费用还不算高,一个警察的费用一个月大概不到1000,再加上警察局长或者队长的管理费,我们请了4个警察花费不到5000。

作为交通警察,在拉各斯,分很多类,有被戏称为"红帽子"或者"小红帽"的,还有被称为"黄皮狗"的这些由来当然根据他们的制度穿着打扮来定的,"小红帽"一般是指挥交通,车辆外观上没有大毛病就不会来故意找茬,当然也排除当地过年过节前政府万一没有给他们发薪水,那么外国人即使驾驶豪车出行也难免有被罚的风险! 。

"黄皮狗"是查车辆手续和各类证件的,相对来说更让人觉得讨厌,因为这里法律的不完善,很多时候这类交警就是故意刁难,采取不平等对待比如当你车辆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时候,他就开始找茬了,车尾灯可能有一点点小裂缝,他会很关心你的安全问题,借这个名义罚5000奈拉左右。

交警一般开价都很凶,张口就是2万奈拉左右,然后需要和他慢慢砍价曾经看到一个印度人,一大早上被交警拦在那里索要罚款,等我下午回去的时候他们还在那里耗着,估计是讨价还价悬殊太大了 在拉各斯大街上,还警察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当遇到堵车的时候,政府部门凡事能鸣笛的都会打开,特别是警察和军队的皮卡车尤为猖狂,坐在后斗子里的人往往会抽出皮鞭,狠狠地抽打附近车辆的车身,这种”不情愿让路”的文化至今随处可见。

这次Apapa港口卡车司机联合起来炸银行的事件也是公众力量对政府权威的挑战。 (想了解非洲故事的亲可以加我微:zjj888mm)

阿布贾骗局 在拉各斯呆了一个多月,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和其他的非洲地区比,拉各斯的节奏很快,所以这段时间一直比较充实 樊姐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Nigeria Labor Congress(尼日利亚工会)邀请我们过去做一期报道,他们准备给工会成员建员工宿舍,看看中资企业中谁愿意承包这个项目。

大家讨论一番后,决定我和樊姐还有老何一起过去,老何之前是工程师,也是个文艺青年,当然现在是文艺大叔了,由于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工程师这么严谨的工作压迫他得让他受不了,终于跳槽来到了我们记者站,带上老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扛设备。

阿布贾是尼日利亚的首都,一座新城,整洁宽大的路面要比拉各斯看起来舒服很多 出了机场后,NLC派过来的司机丹尼尔已经在外面等我们了,手里举着一块牌子:"MR Fan",一想不对呀,樊姐怎么变成"先生"了,所以我们几个就拉着行李站在那里不动,时刻观察周围的情况,和我们同一个航班的亚洲人面孔不多,也就四五个,见他们一个个出了机场都被接走了,我耐不住性子就走上前问:"请问你是在等谁?"丹尼尔迎过来说道:"我是接一批拉各斯过来的记者,史蒂芬先生吩咐我过来的。

"那就没错了,丹尼尔很麻利地帮我们的行李搬上了车老何说:"这个黑人干活倒是不错,就是有点木讷,都知道要来接中国人了,只有我们几个站着和他四目相对,他也不知道过来问问"

汽车行驶的飞快,这么好的道路在尼日利亚确实比较难得,之前在非洲其他国家,已经习惯了坑坑洼洼的道路,那感觉真是"一坑三颠",到了这里反而不适应了原计划一个小时的路程,丹尼尔开了半个小时就把我带到了一家之前联系好的华人宾馆,整理休息后,准备第二天的采访报道! 。

在阿布贾的华人酒店等没有拉各斯多,但总体来说生活也挺便利的。上几张美食图大家看看这家华人酒店的形象,个人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修整过后第二天早上7点我们三就赶去和NCL约好的地点-civil servant estate project(公职人员住房项目)的现场,位于一座小丘陵上,放眼望去,半边黄沙半边草丛,除了荒芜外,没有其他毛病挑剔。

来到现场的人还真不少,除了我们这帮华媒,还有尼当地的媒体记者!首先工会主席发表演讲,个人感觉和中国的演讲模式和题材差不多,第一句肯定是诸如"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空过来参加这个活动"之类的套话,然后开始介绍这个房地产项目由120栋独立2层楼房构成,希望媒体朋友帮忙宣传,号召有更多有实力的开发商过来承包建设!老何当时就发话了:"这边招标怎么和做广告一样,要是在国内,狼闻到味道马上就扑过来了,还用得着媒体宣传!"我喃喃自语了一句:"可能是当地消息太封闭了,找不到有实力的开发商。

" 黑人的办事效率很低,讲了一上午的话其实一两句话就可以交代清楚趁着他们闲聊的功夫,我已经开始在现场写报道了,附了几张照片,发给站里的小文直接登上当天的华媒报了等我这一切都完成了,他们的讲话还没结束我就示意樊姐;"事情都搞完了,咱们提前撤吧!"樊姐十万个赞同,不过走之前要把谈好的发报费用拿回来,毫无疑问这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就交给敬爱的老何同志了。

等了好一会儿,见老何气冲冲地回来了,憋着个红黑脸说:"工会的这帮人太无耻了,说好的款项居然不付了,说要是这个工程如果被中国人承包了,那就是我们的功劳,到时可以给我们项目造价的百分之一提成,不过我们要先交50万奈拉的保证金。

"听了这话我和樊姐都感觉到很诧异,这都是什么逻辑呀,明摆着不想付我们钱! 我们正要找他们理论去,这时小文电话打过来了:"朱姐,你们可能被骗了,刚才站里来了个华人朋友登广告的,一看我在排版你给我发的那篇报道。

他说这个工会是假工会,借着这个房地产名义到记者那里去骗钱的,你们快点回来吧” 哎!这个骗子也太胆大了,居然召集记者去报道,而且还想到记者这里骗钱,真是第一次见到我们本想去当场揭发的,想想人生地不熟万一被他们报复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指望丹尼尔送我们回去是不可能了,只好麻烦华人酒店派辆车接我们回去了。

阿布贾之行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连房钱和机票钱都是我们自己掏的,还在报纸上登了个我们的爱心小广告,告示华人同胞不要上当受骗,谁能保证他们下次不去骗开发商的钱呢!

体验非洲铁路 终于体验到阿卡铁路,中土修建的,一切都是中国标准头等仓坐满了人,空调也调整的非常舒服看到我是中国人,几个人竖起了大拇指,自豪感油然而生碰到一个也是第一次坐火车的土豪激动的在请全车厢的人吃吃喝喝,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充满了欢乐!一聊天才知道这土豪的女儿还在我们郑大学医,更是多了一份亲近。

我可能来的早座位是第一号,旁边是一个中土的领导,他就是项目的建设者有心的售票员把我们中国人座位安排到了一起一路上也听他描述了尼日利亚铁路发展的宏图和正在施工的另外一段铁路工程希望能早日实现!

带血的豹皮 碰上周末休息,随小文,老何和韩哥去当地的"摩洛哥"市场逛逛樊姐要赶稿子,就没空陪我们这帮"无所事事"的闲人出去玩了 "摩洛哥"市场距离我们记者站大概1小时的车程,穿过"维岛"往Lekki方向走。

"维岛"全称是"维多利亚岛",一听这个名字,人们都会联想到英国女王,联想到殖民地,确实如此,之前这里居住得基本上是英国的统治者们,所以"维岛"的风光还是值得一览的,身在其中,我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在非洲国家!看惯了"脏乱差",这里的"协调统一"反而让人感慨万千,依昔中可以看到当年"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走马观花过了"维岛"的繁华,司机穆萨告诉我们目的地已经到了这里不经让人大跌眼镜,外面零乱得停着车,一排排低矮的店铺连在一起,造就了这样的非洲大市场要说规模确实有,可是最真实的印象还是"市场贫民窟" "要是让我自己一个人进去是绝对不敢的"我喃喃自语道。

小文一听很不屑地看了我一眼:"哈哈,终于找到比我更胆小的人啦!"说话间一个黑人抱着一条小鳄鱼去市场上卖,小文急忙躲到我身后去了,老何和韩哥都在那里大笑 在穆萨的带领下,我们进去了大市场要说木雕工艺品真的不少,当地的各民族传统手艺在这里齐聚一堂,除了这些,让我很震撼的是"豹子皮"等很多珍惜野生动物毛皮就明晃晃地摆在店铺里供人们挑选,当然主要的购买者还是华人。

还有很多黑人上来推销:"老板,象牙,真的,要不要,鳄鱼皮钱包,真的,要不要?"带着很生硬的腔调说着中文老何和韩哥对象牙手串很感兴趣,各入手一串,怎么劝也劝不住,价格算下来也不是很便宜我和小文走走看看,最后买了点木雕回去。

这边的木雕基本都是"黄黑檀木"做的,这种树很神奇,树木内圈是黑色的,密度也很大,外面包裹的是黄色的木质,黑色的木质要比黄色的坚硬,所以在取料做木雕的时候都是用里面的"黑芯"

Kano水库钓鲈鱼 应邀参加"浙江同乡会"组织的周末游活动-卡诺州Tiga Dam野游这次我们记者站的人员出动比较齐心,连被大家私下里叫"工作狂"的樊姐也决定"壮士一去不复返"站长就打趣她道:"小樊,你还是留在办公室写稿子吧,那边天气很热,容易晒黑。

"樊姐默默地翻了个白眼,自言自语道:"太可恶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由于临时接到邀请,只有不到半天的准备时间,大家都匆匆收拾了下必要的行李就奔赴机场了拉各斯到卡诺要飞1小时12分钟,订的是10点的飞机,无奈晚点至下午1点多才起飞,大家都饿着肚子昏昏欲睡,机场里面又买不到吃的东西。

终于登机后,几双眼睛都无辜又绝望地望着空少(尼日利亚国内航班几乎都是空少),暗示他快点发点面包和饼干充充饥,不然真的要像樊姐说的"壮士一去不复返了"可惜空少就是榆木脑袋不开窍,任凭几个大美女对他死命眨巴眼睛他就是傻笑,像被勾魂了一样。

最后樊姐霸气一声吼:"饼干,面包快点上来的干活,不然要饿死饿死的啦"这会儿空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么多次的电眼只是一场黄粱美梦,不过是要自己去跑腿拿食物而已 下午2点多,终于到达目的地,下了飞机后,一股热浪扑来。

卡诺州在尼日利亚北部,周边多数是荒漠,听说4,5月份气温能高达43度左右,而且不像常规的沙漠气候,到了夜晚还是热气不减,空调开着都没什么大效果,只有空调加电风扇,才能有一丝丝凉意 出了机场,打了3辆私家车就向华人饭店奔去,一行十几个人虽然飞机上吃了点饼干,面包,但还是不过瘾。

饭店老板姓冯,是个上海人,穿着西洋吊带裤,很绅士地打扮,说话也是不紧不慢闲聊过后,得知他在尼国呆了快20年了,从拉各斯经商转战到卡诺,其中原因不得而知,女儿定居在加拿大他嘱咐我们说,这边是恐怖组织博科圣地的频繁活动场所,去水库和偏远地方要注意安全。

不过大家看大街上还是挺安静祥和的,这边属于穆斯林城,清真寺随处可见,让我想起了在摩洛哥的日常点滴穆斯林的很多规矩礼节我还是略知一二的,所以我就当仁不让地被推举为”带队小队长"冯老板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商务车司机,价格比较高,但是人很靠谱,菜足饭饱后,我们一行人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一路上风景很不错,有点塞北大漠的味道,又似塞上江南,不禁让人联想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约莫2个小时就到了Tiga Dam,很多同行伙伴还没有看够路边风景,恍惚中就被喊下了车。

水库岸边停靠着一艘快艇和小木舟,王站长喜欢钓鱼,把站里的一套渔具都带过来了,怕这边挖不到蚯蚓,专门从中国超市买了鱼饵,真是挺用心的,他老人家有点跃跃欲试了,马上叫来了看船的黑人,谈好价格后就准备"捷足先登"了。

这时小文大喊一声:"你们快看,岸边有鳄鱼."我们顺着她的手势看去,果然有条小鳄鱼趴在岸边晒太阳,这可吓住了不少人,原本准备抢座船位的又匆忙后退下来王站长倒是丝毫没有被影响到,兴趣丝毫不减,第一个爬上船去了,老何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跟着上去。

我有点胆小,不过被樊姐拉拉扯扯也上了他们的贼船,快艇的已经没位置了不过还有几个胆大的想下水玩玩,就上了那艘小木舟,由韩哥"掌舵",没想到刚"起航"不久,船底就漏水了,我在快艇上朝他们喊:"你们在船底戳个洞,水就流出去了。

"不过他们没有听取我的意见 又坚持了几分钟后,水已经满到船舷上了,不得已只能"返航",韩哥似乎很不甘心,坐在船上不肯下来,只见船慢慢沉下去,都快要到他胸口了,他还是在一副很享受的样子,这时樊姐拿出手机对他比划了两下,韩哥恍然大悟,心里那叫一个悔啊,急匆匆下船去晒手机去了。

在湖面上飘荡了几个小时,王站长收获不小,开始钓上来几条小罗非鱼,又用罗非鱼做诱饵先后钓上来3条鲈鱼,每条都有1斤多重,看来晚上我们大家都有福了待我们回岸时,见他们几个正在烤鱼,香气一阵阵飘过来,我们都纳闷他们从哪里搞来的鱼,樊姐指了指不远处的黑人,只见他手上还拎着好几条罗非鱼在卖。

我们下船后,韩哥就过来献殷勤,拿过来好几条烤鱼过来分,不想眼睛竟直勾勾地盯着桶里的鲈鱼老江湖王站长当然明白他的意思,说道:"你小子可别打我这鲈鱼的主意,我是拿来炖汤的,被你烤了可就浪费了."韩哥故作镇定地答道;"您老别误会,我这是给你们送鱼吃,没有不良思想啊。

"站长看他送完鱼还是依依不舍地围着我们,心里也过意不过了,拿了条中等大小的鲈鱼给了他,没想到拿到鱼韩哥就飞快的跑开了,敢情这是苦肉计嘛,站长也忍不住笑了:"你们看看,这小子贼着呢."

将军农场 野外"撒疯"回来后,继续新的工作-报道尼日利亚的农业情况尼国原本是农业大国,自从发现石油资源后,很多农业都被荒废掉了,尼国经济确实强盛了几年,可是这几年低迷的原油市场却让这个资源国家陷入了经济衰退,面对飞涨的物价,百姓确实苦不堪言。

在拉各斯这个商业城市,周边很多良田都荒在那里,由于缺乏基本的农业设施,黑人们宁愿每天倒腾点小物件卖卖,也不愿意重拾耕具了 不过这次去卡诺州倒是有意外发现,这边的农业种植规模很大,道路两边的地里都种着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绿油油得很有生气。

现在看来,北部虽然缺水,但是俨然成了尼国的"北大仓"后来听人讲,北部基本都是豪萨族,是从尼日尔等北方荒漠地区南移的放牧民族,放牧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逐水草而居",当他们发现这里相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后,都逐渐定居下来以耕种为生。

而南部主要是约鲁巴族和伊博族,这两个民族血液里流淌着就是经商,尼国出的几个亿万级富豪都是这两个民族的这次出行是去卡杜那州的"约瑟夫农场"农场主是一位退休的将军,将军的故事挺精彩的之前在阿布贾任职,是总统身边的红人。

当年尼日利亚和尼日尔因为边界纠纷发生小规模冲突时,他亲自挂帅上前线协调,很快就平息了矛盾,然后迎娶了尼日尔的一位公主,上演了中国版的"昭君出塞",不过就是角色对调罢了其中发生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尼国有这样一位充满智慧而不是依靠蛮力解决问题的将军确实不可多得。

凯旋而归后总统对他很是信任,把阿布贾的市政建设都交由他来审批,这当然是一件费差,将军也捞了很多好处,不过他也清楚地认识到其中的利益关系和危机,正当年时激流勇退,解甲归田做起了农场主总统当然是想让他继续留任,无奈碰上个"刘伯温",只好让他归居山田,还给他提供了很多先进的德国农机设备,并且封他为土皇。

将军回到老家卡杜纳后,又迎娶了第二任妻子-当地酋长的女儿。这次受邀来采访,将军也是希望我们能给他介绍点中国的农业专家,帮助他把农场搞成正规化。

飞机降落卡杜纳后,将军派了司机过来接我们,一辆黑色陆地巡洋舰,看来对我们的礼遇还是挺高的黑人司机把车开的飞快,好像开慢了会对不起车的性能卡杜纳州的农业发展情况真的让我们一行人叹为观止,几乎看不到荒地,现在正是作物生长的黄金时节,一片绿色海洋在微风吹拂下显得"波光粼粼"。

头顶蓝天白云,田间牛羊成群,身在期间,我们俨然不是过客了,大家都忍不住要深深吸口这自由的气息 飞机上的疲惫被这大自然的神力驱除得烟飞云散,行车大概3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将军的"约瑟夫农场"将军府就在农场的边上,放眼四周都是平房,但是这座将军府邸也不是特别气派,有点年代久远的感觉,倒是和饱经半世风霜的将军颇为相配。

将军和两位夫人早已在门口相迎,吩咐司机把我们的行李搬进里屋 听了将军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原来的农场主是一位德国老先生,当时在阿布贾时,将军给了那个德国人很多方便,老先生也心照不宣,听说将军要卸甲归田,就把经营多年的农场拱手相送,并且留下了几乎全部的家当,包括很多先进的德国农机,只带走了陪了他多年的德牧。

但是自打老先生走后,农场的经营就江河日下,从之前的稳定盈利到现在净往里面砸钱,全然当成了兴趣爱好农场里面养了500多头牛和600多只羊,可是一天的产奶量只有可怜的十几公斤我们都感觉到很诧异,异口同声问了句:"Why like this?"他也很无奈地摇摇头说:"这里的挤奶工家里都有好几个孩子,多的人家有十几个,根本没办法养活,只好偷偷从农场里把牛奶拿回去喂,看到了又能说什么呢?我这里衣食无忧,他们却吃不饱一顿饭。

"可是他也承认,总往里面贴钱也不行,最好是既能当兴趣,也能赚钱,还能造福一方百姓 说话间晚饭已经上来了,将军挺得意地介绍说是他第一夫人做的,平时都是仆人做,今天特意让我们尝尝"尼日尔风味"我对黑人的食物向来不感冒,可以说是有种抵触情绪,但是看到上来的烫洋芋,薄饼羊肉卷,Ogbonor汤,还有煎牛排,我一改往日风范,开始狼吞虎咽起来,滑稽的样子惹的王站长他们哈哈大笑。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黑人做的饭,晚餐结束后,我们打算去农场散散步,将军建议我们还是在院子里走走算了,现在农场里蚊子太多,草丛里说不定还有蛇,要去的话明天早上比较合适客随主便,我们几个就在院子里东看看,西瞧瞧,仿佛在研究将军的战史。

别看着小小的院子里,也上演着宫廷戏呢!两个夫人彼此都不服对方,老大认为老二应该安守本分,遵从礼节臣服自己,毕竟她是大房;老二以为老大是外来户,自己的父亲是当地的酋长,应该得到老大对自己的尊重虽然老大更趾高气昂一些,不过私下里她也跟我嘀咕,将军的年岁已高,真要是哪天撒手西去,自己肯定斗不过老二,所以她现在已经开始慢慢把钱财往阿布贾转移,到时万一有突发情况,她也好另做安排。

将军自己倒是个蛮好玩的人,一个星期东厢房,西厢房各住三天,剩下的一天自己休息他还把财产规定的特别清楚,只要他在,所有的财产都是他的有次一个乡党说错了话,问将军说你儿子的农场现在经营地怎么样了,将军马上大怒:"我还没死呢,我的农场怎么成我儿子的了?即使我死了,农场也不一定是他的。

"吓得那人赶紧道歉两个夫人每天的生活用品,甜品点心等将军也是有规定数量的,比如两个夫人每天冰箱里放的水果不能超过三种,每天吃鸡蛋不能超过两个等在这些看似不太"人道"的管理模式下,院墙内倒是井井有条,也可以感受到这位黑人老将军的勤俭持家之风。

第二天到了农场里面转转,四处杂草丛生了,地里种的庄稼基本是木薯(黑人的主食,类似于红薯的作物),木薯这东西不太需要管理,而且产量高,不过经济价值不大院子的墙角堆满了德国老先生留下的农用机具,锈迹斑斑,这位老先生要是返回来看到这样的凄凉场景一定非常痛心。

将军看到自己的农场经营成这样,有点落寞又有点不好意思地对我们说:"要我打仗指挥行,不过经营这类的活儿我还真不太入行,纯粹是当时的一腔热血"我们几个随便转了转,看几个工人正在搭建新的马厩,听他们讲,将军还是怀念当年的戎马岁月,养几匹马觉得生活有点伴儿。

前几日二夫人想在马厩里养几只鸡,没想到被将军臭骂了一顿,可能他觉得这个是他职业的一个美好念想,不容任何东西来争宠 再往前面走一点儿,看到几个黑人在埋一头牛我们很好奇怎么不吃,他们说这头牛是昨天晚上和另外一头牛打架牛角顶了一夜,第二天内出血死亡的,对于这种非正常死亡的牛,他们觉得是受了神灵的诅咒,绝对不能用来吃的。

我们听了觉得有点可笑,难道每次杀牛宰羊它们就是正常死亡的?和他们争辩也是没有意义的事,涉及到很多宗教层面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非宗教人士,可能一辈子都理解不进去很多事情 一个小黑孩正在放养着牛群,看到我们后直呼"波一伯"-白人的意思,我们问他为啥不去学校,他很腼腆地低下了黑脑袋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知道他爸爸告诉他应该这么做。

后来从将军口中得知,这边的豪萨族好多一生下来就是放牧的,还挺像中国的那句话"娶媳妇,生娃,放羊,卖羊换钱,娶媳妇,生娃,放羊",很多家都是把牛羊合并在一起放养,走的是国内的"大公社"路线呀午饭是在农场里吃的,将军让黑人杀了两头羊,准备就地烧烤,王站长对烧烤可谓是情有独钟,这不将军刚吩咐完黑人干活,他自己倒跑上去帮忙了,拖来了几根木桩,麻溜地就把架子搭好了,我们都打趣他是不是在国内摆过烧烤摊,没想到他一本正经地说:"我开过农家乐"。

生火是个问题,昨天夜里刚下过一场雨,能找到的木屑,草屑都是湿漉漉的,几人乱翻上阵点火均以失败告终不得已只好叫黑人出去买点煤油回来助燃,趁这这会儿功夫,我们又忙着给羊体喂料,调教种类不多,只有辣椒油,咖喱粉和盐三样东西,不过都是真材实料,味道应该不赖。

当地的辣椒长得像一个个小灯笼,辣味十足,还有一股奶油的香味樊姐和小文还是头一次自己烤全羊,显得很兴奋,看到王站长直接用手拿着一把把盐往羊上面搓,她们也有点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直接弧起手掌伸到了辣椒油里准备舀起来抹到羊身上去。

黑人见了急忙大喊制止,两个人都被吓了一跳,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黑人也逗得很,直接来一句:"like this, hand finish."意思是说,如果用手直接舀辣椒油,等下你们的手就要被辣废了,她们这才恍然大悟,看来心急吃不到热豆腐呀!。

本文来源:蚂蜂窝,本游记著作权归@蚂蜂窝用户所有后语:欢迎点赞,并且写一些评论留言被抽中的评论有机会获得:华非超市购物券:  面值 3,000奈拉 / 5,000奈拉 / 10,000奈拉长期坚持编译采访真的很不容易,您的鼓励和认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中投发展促进会华非贸易投资服务中心昌安经济信息中心|华非财经研究中心(发行报纸杂志、出版电子刊物、经营网络媒体)财富热线08078754558 QQ1034670102 微信15821365328

Hello,伙伴们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