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朴园(周朴园与鲁侍萍)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7-09

今年是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又重读了他在23岁创作的四幕话剧《雷雨》。《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记叙了周朴园和鲁侍萍两

周朴园(周朴园与鲁侍萍)

 

今年是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又重读了他在23岁创作的四幕话剧《雷雨》《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记叙了周朴园和鲁侍萍两人之间的爱恨纠葛的一系列事件读完作品,脑海里会涌现很多问题,其中最疑惑的就是: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

如果不爱,30年来,他仍然保留侍萍生活的老习惯,还心心念念地想着为侍萍修修坟墓?如果爱吧,那周朴园当初为何当年狠心抛弃侍萍母子;30年重逢时,又说出“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等一席没有丝毫感情的、冷冰冷的话语来。

其实,这种相互间矛盾的展示正是《雷雨》男主周朴园性格上的多面性的集中表现,而周朴园这个人物的魅力和内涵,就在于其性格和命运充满了深刻的矛盾。

周朴园对鲁侍萍还是有过感情的只是这种感情仅是一种喜欢,还达不到爱,更没有周朴园所表现的那种深爱在《雷雨》中,最初展示的周朴园对鲁侍萍满满的爱与怀念就像众多中国悲剧所发生的那样,一个风流的归国留学生,看上了自家的年轻漂亮又纯真可爱的女佣,当初的感情自然是美好的。

可这种与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相悖,主子和奴婢不平等结合,自古至今能有几个好结果呢于是,虽然为周朴园生了两个儿子的鲁侍萍,还是在小儿子刚生下第三天时被周朴园狠心地的扫地出门因为男主要迎娶门当户对的新妻产后三天的侍萍,带着患病的二儿子伤心地离开了周家。

走投无路的她,感到偌大的世界竟无自己的安身之地,孤苦无依的她,怀着对人生的绝望,抱着小儿子投水自尽当然,侍萍母子并没有死,而是被人救了可这些情况,作为当事人的周朴园却无过多的追问,他更没有下功夫去寻找妻儿两人的尸首,而是只凭一个道听途说,便把自己和侍萍的这段感情画上一个句号。

这种感情能称的上是一种爱吗?充其量,只是一种对漂亮女孩儿的喜欢;是一种对可以任意指使的女佣人的情感上的玩弄。

可相互矛盾之处,却是周朴园在三十年来,却保留着对鲁侍萍的怀念在剧本中,周朴园有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的习惯,虽然周家搬过N次家,却一直随身带着的鲁侍萍用过的旧家具;一直保留着鲁侍萍夏天关窗的习惯;。

一直穿着几十年前和鲁侍萍有过关系的旧雨衣一直保留着鲁侍萍的旧照片,并记着她的生日……这些生活上的细节,点点滴滴,无不展示着男主周朴园对曾经的女佣和相好(虽然生了两个孩子,但周朴园并没有迎娶鲁侍萍为妻,所以只能称相好)的鲁侍萍,有着多么深的感情。

所有这些,也许一天两天可以做到,但是周朴园是30年来一直如此,没有改变过,要是没有点真情恐怕是难以做到的在周朴园的潜意识深处,他的确没有忘掉侍萍只是,周朴园所做的这一切,除了给外人展示和表露他是一个懂得感情的君子外;可对深受其害,投湖自尽的鲁侍萍母子来讲,又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和意义呢?。

周朴园的确没有忘记他印象中三十几年前那个美丽温柔的侍萍;而且他的确也是在怀念他和侍萍之间那份真挚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初恋和感情因为这三十年越来越富有的周朴园,在感情上却越来越贫瘠:他赶走侍萍母子后,先是迎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没有给他留下一男半女,很快就去世了。

后来娶了他人生中的第三个女人繁漪,虽然有了小儿子周冲,两人过的并不幸福周朴园是人,具有人性的一面尤其是在他老的时候,繁漪不驯服,儿子跟他疏远,他感到孤独,生活不如意,因此他怀念鲁侍萍也是他一生中最温暖的回忆。

物质富有的周朴园,只有靠着对侍萍的思念,来填补精神和情感上的空虚。这说明,无论对外人,对内心,周朴园还是承认侍萍的曾经的存在和感情。这说明,周朴园还不是一个纯粹的玩弄女性的渣男。

在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三十年的爱情纠葛中,周朴园并不是唯一的、最终的赢家也许有人会说,周朴园无情抛弃侍萍,也许有他当时无法抗拒的社会因素和家庭原因这个理由的确也能站的住脚即便周朴园再爱鲁侍萍,但他毕竟跳不出“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他的家族也不允许他所找的妻子是一个贫穷人家出身女佣人。

然而,命运会捉弄人。当三十年之后,周朴园成了可以主宰自己和别人的周家的主人。当他再次看到鲁侍萍时,却和他30年来一再思念鲁侍萍的表现是那样的截然相反。

三十年后,侍萍再度踏进了周家才知道自己一家人兜兜转转又与周家扯上瓜葛,丈夫鲁贵在周家当差,女儿四凤在周家当女佣更为可怕的女儿四凤即将重蹈覆辙:被周家的两个公子同时看上而四凤也与自己异父同母的哥哥有了真情。

侍萍感觉惶恐不安她当即决定带着女儿离开这里可造化弄人的是,在此情此景之下,鲁侍萍与周朴园三十年后重逢鲁侍萍一眼就认出了周朴园但周朴园却没有马上认出她,只是无意间对侍萍熟悉的口音引起了好奇心忽然想起泰戈尔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这种爱情的悲剧在《雷雨》中被演绎的更加惨烈:“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再是曾经我爱过的那个人”。周朴园终于还是认出了侍萍,认出了这个阔别30年之久“死而复生”的恋人。

只是周朴园的第一反应却有悖常理:他没有丝毫的欣喜和欢愉,也没有任何的愧疚和歉意;而是晴天霹雳般地来了一句质问:“是谁指使你来的?”周朴园的质问的确很残酷,一下子把两个人的距离拉的很远但这声质问却也揭示了两人爱情的悲剧核心。

当侍萍处在“已死”的状态时,周朴园愿意用各种方式来悼念这段曾经的感情,而且毫不忌讳和回避他人但是,当侍萍“死而复生”真的站在他面前之时,周朴园却不能让曾经的旧情有半点儿的“复燃”原因很清楚:他和她是身份阶层的对立面,过去是,现在依然。

这阶级身份的差距,只能让这对有过爱恋的男女最终离散;却无法让他们在多年重逢后选择原谅与和解。

当然,面对待萍,周朴园还是感到愧疚,也想弥补自己犯下的罪过于是,周朴园给了侍萍一张5000元的支票他也许认为这是对依旧贫穷的侍萍最好的也许最有效的补救方法但是,侍萍当场撕掉了那张支票可以这样认为:死后复生的侍萍从被救起的那一刻起,那个爱着并依赖过周家大少爷的漂亮女佣人已不再了。

为了怀中的小儿子,复生的鲁侍萍必须坚强地活下去;三十年来,她可能依然没有摆脱贫穷,但她的内心却在生活的磨难中变得强大,也更有自尊她拒绝了周朴园这种带有侮辱和轻贱性质的补偿当然,也没有给周朴园为他的过失愧疚和致歉的机会。

正如侍萍所说,她这些年受的苦,不是拿钱就能算得清的鲁侍萍撕了支票,更是想为自己证明,她绝不是一个贪图荣华富贵的女子,她当初和周朴园在一起纯粹是因为爱她现在和拒绝周朴园也是因为不再有爱了与侍萍的对比之下,周朴园则更加显示出他的自私和虚伪。

也正是这次重逢,让周朴园感觉到了鲁侍萍和当年的不同:他和她仍然处在对立阶级的两端,但现在鲁侍萍,甚至鲁大飞,已不是任他宰割的下等人,他们也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尊严。

也可以这样认为,在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三十年的爱情纠葛中,周朴园并不是唯一的、最终的赢家三十年后的鲁侍萍,撕了他的支票,也等于扯掉了他三十所谓“思念”侍萍的虚伪和懦弱这让周朴园感到无地自容周朴园说:“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

周朴园最终迫使周萍认母时说:“萍儿,你原谅我,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我万没有想到她今天还在,今天我还在这儿,我想这只能说是天命我老了,刚才叫你走,我很后悔,现在既然你来了,我想萍儿是个孝顺孩子,他会好好地侍奉你,我对不起你的地方,他会补上的。

”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忏悔,是感情的真实流露,而绝非虚伪。周朴园终于表达出在自己内心深埋了几十年愧疚,但是愧疚终究是不能跟爱划等号。

到这时候,竟然觉得周朴园也不过是个可怜之人作为周家的独裁者,他用他的伪善、自私和懦弱,害了鲁侍萍,也害了他的一家人周朴园在毁灭整个家族的过程中也毁灭了自己;在制造他人悲剧的同时,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惩罚这正是《雷雨》中深刻的精髓之所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