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狱咏蝉(在狱咏蝉唐骆宾王注音版)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7-09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初唐四杰”之一。武则天光宅元年,徐敬业起兵扬州反武则天,骆宾王为其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

在狱咏蝉(在狱咏蝉唐骆宾王注音版)

 

在狱咏蝉(唐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初唐四杰”之一武则天光宅元年,徐敬业起兵扬州反武则天,骆宾王为其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亦称《讨武曌檄》)。

后徐敬业兵败,传说骆宾王被杀,或出家为僧“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西陆,指秋天南冠,楚冠,囚徒之意,源于《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南冠被囚之事秋天蝉鸣不断,离乡被囚之人心生悲叹唐高宗仪凤三年,骆宾王被诬下狱,因感狱中困境,遂作此诗以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行和对身陷囹圄的不甘。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玄鬓,指蝉的黑色羽翅正值强壮中年之人,却无奈以白发之态吟对黑翅蝉儿的鸣唱秋蝉尚有黑翅,我却已满头白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秋天的露水浓重,秋蝉虽有羽翅却了难以飞行蝉鸣被啸啸风声淹没。

被囚之人失去了自由,再多的呼号也无人听闻“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秋蝉虽居高树饮洁露却无人相信,又有谁会为我表述清白?无罪却被诬入狱,高洁清白却不为世人所信,作者的苦闷心情以咏秋蝉而抒发这首咏蝉五言律诗,虽全篇都在写蝉,却无一句不是在表述骆宾王身陷囹圄之痛楚、期盼还已清白之愿。

咏蝉,为历代文人所青睐唐太宗时期虞世南的五言绝句咏蝉是借蝉咏志,抒发其志向之高远、品格之脱俗骆宾王的咏蝉则显出凄凉与无奈命运的安排,处境的差异,使咏蝉诗有了无尽的遐想,而小小的秋蝉也成了无数诗人尽情抒发不同情感的最佳咏物对象。

附前序: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⑴;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⑵,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⑶,将虫响悲于前听⑷?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⑸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⑹,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古诗文赏析,纯属个人感悟,求指正,谢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