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天水在瓶(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哲理)
瓶中之水犹如人心,只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水在瓶中,随方就圆,亦如青天的白云,自由自在。
凡事能做到随遇而安是一种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对此理解为凡事如能顺其自然就是最高的人生智慧,世间的万物之中当属云与水的特性最为符合自然的规则 因此在喧嚣的尘世中,我很喜欢在一片无垠辽阔空旷的青天之下,静看白云在天上没有任何羁绊,自由的舒卷,感受着云在青天的浪漫;也喜欢在有水的地方,敞开胸怀,放远目光,任思绪漂流,感受着江海有水的清凉。
无论是青天白云还是江河湖海,都让身处世俗红尘中的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自然和恬静云高远 水透澈 古语中说:“云在青天水在瓶”细思之,这也是一句充满了人生哲理的格言水在高天之上为流云,形成雨滴之后落地化甘霖天上的云,是水变化而来的;地下的水,是云转换形成的。
云与水,同质不同形,是大自然迴圈中的两种状态白云为水,沧海为水,朝露为水,夜霜为水,瑞雪为水,寒冰为水……虽同为水其形态却有千万种变化远望寂静的窗外,青天之上,白云飘动,随风舒卷;近看无声的室内,水在瓶中,清澄如镜,淡然不动。
看到了云的高远与水的透澈,我就能清晰地感受到自然、恬静的境界 根据史书《五灯会元》卷五中记载:“鼎州李翱刺史向药山玄化,屡请不赴,乃躬谒之山执经卷不顾侍者曰:‘太守在此’守性初试急,乃曰:‘见面不如闻名。
’拂袖便出山曰:‘太守何得贵耳贱目?’守回拱谢,问曰:‘如何是道?’山以手指上下,曰:‘会么?’守曰:‘不会’山曰:‘云在青天水在瓶’” 如果将这段古文翻译成白话,大意就是:唐朝的李翱是鼎州刺史,有一次亲自拜访药山惟俨禅师,禅师只顾看经,没理会李翱。
李翱侍立多时,随从颇不耐烦,大声说:“太守在此!”惟俨仍然不应李翱也沉不住气了,说:“真是见面不如闻名!”禅师这时回道:“太守,你怎么贵耳贱目呢?”李翱自知失言,连忙躬身致歉李翱又问:“什么是道?”禅师用手指指天,又指指地,问:“懂了吗?”( 加微信yesqq0369看更多好文章)李翱说:“不懂。
”禅师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另有传说李翱听后当即心有所悟,并写下了一首诗:“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云在青天,水在瓶中,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瓶中之水犹如人心,只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
水在瓶中,能随方就圆,能刚能柔,能大能小;亦如青天的白云,自由自在“云在青天水在瓶”,虽然只是朴实无华的一句话,但是当一个人真正彻悟到其中道理的时候,就会明白人生的真谛,并得到简单的快乐他必然能放淡欲望,凡事顺其自然而然,人生自能轻松自在。
云潇洒 水恬静 古书《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一时拥有善良的心容易,只要生存在这个充满纷争红尘的人世上,要长久的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却是很不容易的如果在任何严酷的环境下,都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更是不容易。
然而,无论在青天之上的云,还是水瓶之中的水,却都能保持它们纯净的颜色 人世间的任何烦恼,只要放下就能解脱。 版权声明
文章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