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张抗抗作品精选)
2020年7月31日(周五)20:00
《她们》是当代文学大家阎连科十年圆梦之作蓄力十年之后,他用呕心沥血的文字描绘了一方土地上不同女性的命运,窥见东方女性在上百年的历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何过活,又是怎样变成了今天这般千姿百态的模样书中包含他的母辈:母亲、姑姑们,同辈:姐姐、嫂子们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与孙女辈相处的生活故事。
从她们生命的延宕与变迁的岁月中,我们可以窥探到身为女性的她们,不得不面临的人生困境,以及身为女性的她们自身所独有的光辉女性被挟裹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开始了她们的人生和营生车轮滚滚,人生如流……张抗抗老师有一句名言——“我首先是一个作家,然后我才是一个女作家”。
抗抗老师无论从作家还是女作家的视角,都对《她们》有独到的理解2020年7月31日晚8点,我们邀请到了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老师为各位读者带来“做为人的女人——领读阎连科《她们》”的主题讲座,欢迎大家到时收听!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张抗抗老师开场白
【活动主题】做为人的女人——领读阎连科《她们》【主讲人】张抗抗【活动时间】2020年7月31日(周五)20:00【活动地点】“同光行动 | 青苑书店”微信群【入群方式】扫描二维码,务必备注“同光行动”,添加青苑君邀请入群
相关图书
阎连科《她们》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0年5月★阎连科动情作序“十年的等待”,念念不忘的煎熬写一本女性的散文,需要十年的等待,这是一种微笑的隐痛他坦言女性的万千命运,苦乐哭笑永远值得被认真讲述她们依照自己的性情在大地上生长与消逝,平凡之中自有其动人之处。
★多重情感交织,探索女性一生中的温情与隐痛相亲与恋爱、融洽与争吵、挣脱与命定,难以言明的隐秘心事,从文字的细处缓缓流出,呈现一场含蓄又动人的女性成长史★她们生而为艰,却以柔软抵抗世界的坚硬尘世的生活深陷着每一个女性想要舞蹈的脚,不管命运如何颠沛,她们依然期冀未来、充盈欲望。
从他的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她们——女性,只有不丢失自尊、人格独立,灵魂才能始终站立、心灵也才有处存放
扫描二维码购买阎连科寄语签名版《她们》 嘉宾简介
张抗抗,1950年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江门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协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历任第七、八、九届中国作协副主席,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已出版小说、散文近800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等有多部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俄文出版。
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79年开始写作,2004年转业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客座教授曾获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及第三届老舍文学奖;2013、2016、2017年三次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和长名单;2014年卡夫卡国际文学奖、2015年日本推特文学奖、2016年第六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等。
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荷、瑞典、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等三十多种语言,有外语版本一百多种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阎连科先生如何走上文学道路 《她们》节选 大娘我不知道我大娘是如何嫁给我大伯的我几乎没有听说我的那些叔伯兄弟和妹妹们,逢年过节说要去我大娘的娘家——他们的外公、外婆家里去。
像他们自小就没有外公、外婆样倘若如此,我大娘的人生该是多么悲苦哦,也许她的童年黑暗得就像一团王羲之习作书法的洗笔池,无论后来多么地好,最初无疑是一团糟中的糟可自打我明洞记事那一日,似乎记得我大娘脸上总是挂着笑,总是不停地哼唱着豫剧、曲剧和河南乡村的小调儿。
大娘就像一个舞台演员样,不知何故从舞台上幕谢下来后,为了证明她和所有村人、女性不一样,于是除了熟睡后的那段时间里,就永远要哼着小曲唱着戏,如她是公主嫁王子,不日日间地唱,就无法证明这婚姻、家庭的好然我大伯经常会笑着对村人和我们调侃大娘说,有时睡着她还在梦里唱戏哪。
没有人知道我大娘为什么年年岁岁、月月日日都那么开心和快乐,生活的苦难和艰辛,在我大娘似乎从来没有过在《我与父辈》里,我详尽地描述了大伯一家在中国那个年代的困苦和境遇,日子切真如辣椒、陈醋和黄连、苦胆熬制的一锅不得不喝的粥,八个孩子、两个大人十口人,冬天大雪孩子们没有鞋袜穿,必须光脚踏雪是很正常的事。
一大锅菜叶煮炖烧好后,才想起应该往锅里撒把面或一碗玉米生儿,这时慌忙去打开面罐、生罐儿,又发现昨天或前天,罐儿都已洁净空荡了在中国久长的家庭秩序中,男主外、女主内,这天老地荒的分工在我大娘那儿是没有的孩子们没有鞋穿她会在门前大声嚷着说:“那么多孩子,靠我怎么顾得过来呀!”火上烧开了锅,想起家里没粮了,那就熄掉火,端个海碗或面瓢,唱着到邻人或我家,借一碗一瓢的粮面再唱着端回去,重新生火烧饭开始一日三餐的又一餐。
苦难在我大娘是欢乐的她接受、迎对苦难的能力如海可容纳百川般我大娘一年四季脸上的笑,像永远的春天、草地和牛羊的美满样;春夏秋冬、日日时时地唱,仿佛一条河流穿过沙漠而它的水不少、潺不息,流淌的声音走在沙地反而更响、更大、更为浑厚清脆着。
有一年,正忙的大夏人都下田收麦子,午时收工回来我大娘因为在院里唱戏忘了烧饭了,为此大伯气得把一打饭碗摔碎在院里“你摔了碗,孩子们用啥盛饭啊?!”质问着我大伯,大娘丝毫没有理亏窘迫相,也就哼着曲儿从我大伯身边绕过去,开始生火烧饭了,且在灶房间,还在唱的间隙挪出时间质问我大伯:“晚吃一会儿天会塌下吗?”。
为了抢时下田割麦子,我大伯就那么在院里怒怒站一会儿,猛地一跺脚:“不过啦!不过啦!——我们今天都到街上吃饭吧!”唤着就召集他的一片孩子们,要到街上挥霍吃一顿也许是每人一大碗的牛肉、羊肉汤,也许除了这汤杂,每人还有一个半个面馍和锅盔饼——多么诱人的香食啊,我的叔伯兄弟和妹妹们,就有些感谢母亲中午因为唱戏没有烧饭吃,倘若烧了哪还有我大伯破釜沉舟地带着他们上街去美食午餐呢。
也就都提着镰刀、麦绳跟着我伯朝着街上走,就听见大娘从家里追出来对着他们唤:“别忘了给我捎回一碗啊——我要羊肉汤——”之后我大娘就又在门外村口大声地笑着唱了豫剧《花木兰》中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大娘终日唱着、哼着的戏声曲儿声,都还萦绕不绝地响在我的耳边和我们村口上,一如历史必须写在史册上,功业必须刻在石板、石碑上,而我大伯家的苦难和辛酸,也必须伴在我大娘的戏声、曲声里。
就在这终日不绝的戏声、曲声中,他们的八个孩子长大了,个个都成家立业了时间的针,伴奏着岁月的艰辛和烦恼,不屈不挠地穿过四季,来到一个新世纪,来到一个新的时代节点上,当我们回首过往,再次聆听记忆中一个乡村女性面对苦难的唱腔时,我们终于意识到,那从年轻开始一直哼唱到老的女腔音,不是从她的嗓音发将出来的,而是源自她的生命对生活和命运的抵抗与坚韧。
倘若不是她不息的哼唱和反抗,在那多年几个孩子必须挤在一张床上、只盖一床被子的寒冷里,人又怎么能熬过寒冬之冷呢?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时代到来时,我在我大娘家新起的楼屋问我大娘说:“你一辈子怎么那么爱唱呀?”
大娘回答我:“不唱日子咋过啊!”回答完了这话儿,那时已经七十岁的我大娘,问我和我的姐们道:“你们现在想听我唱戏吗?”我们没有回答想听不想听,大家只是笑着逗闹着,一屋子都是生活和女性的笑,把一个院落、村镇和世界汪洋了,也重新凸显塑造了。
现在想,如果要评选一位我家族中最英雄、伟大女性来,我想我应该把这一票投给我大娘。 延伸阅读
《张抗抗文学回忆录》作者: 张抗抗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2019-1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扫描二维码添加青苑小二,可预定张抗抗老师签名钤印本《张抗抗文学回忆录》(毛边/光边本),随书赠送极具收藏价值的“张抗抗老师签名藏书票”一张。
《张抗抗作品精选》作者: 张抗抗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年: 2019-11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回忆找到我》作者: 张抗抗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年: 2017-4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南方》作者: 张抗抗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年: 2019-8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北方》作者: 张抗抗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年: 2019-8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速求共眠》作者: 阎连科出版社: 理想国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年: 2019-1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炸裂志》作者: 阎连科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年: 2016-9﹌﹌﹌﹌﹌﹌﹌﹌﹌﹌﹌﹌﹌﹌﹌﹌﹌﹌﹌﹌﹌﹌﹌﹌﹌﹌﹌﹌﹌﹌﹌﹌﹌﹌﹌﹌﹌﹌﹌﹌﹌﹌﹌﹌﹌﹌﹌﹌﹌﹌﹌﹌青苑线上书友会往期回顾有鬼君
张悦然安梁张经纬张清华唐映枫曹惠民余世存曹雨冯天瑜郑嘉励张献民x王小鲁张天翼 王建勋薛林荣唐薇x黄大刚陆烨华 马勇赵冬梅何怀宏x宋冰韩昇蒋澈x王钊小白王笛马睿唐小兵纪晓松叶露盈刘可维陈幼堂虞云国
李银河吴莹莹杨原陆大鹏唐翼明于赓哲薄世宁郭建龙杨靖韩浩月沙青青吴钩包华石赵旭东王志庚周云蓬 邱华栋姜鸣邱志杰梁鸿走走王大绩卜键萧易张国刚令狐磊骆降喜高林王扬杨天石苏七七杨照翟明磊罗新彭雷贾志刚淡豹冯天瑜
何鑫顾湘陆大鹏计文君李浩
交通提示:乘坐公交13路、231路、28路到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站下车即到。或乘坐地铁1号线自师大南路站2号口步行500米即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