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清朝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龚自珍写作《己亥杂诗》集,共315首;其中的第125首是《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作者仿照此诗,写作了四首七言绝句《中华重振恃乾纲》。
中华重振恃乾纲——仿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七绝四首)吴国发2023年5月28日内容提要:清朝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龚自珍写作《己亥杂诗》集,共315首;其中的第125首是《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作者仿照此诗,写作了四首七言绝句《中华重振恃乾纲》关键词:龚自珍己亥杂诗七言绝句
我晚饭后在户外散步,思考华夏古国意识形态现状和世界形势的时候,想到了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这是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315首诗集《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全诗如下: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九州”是华夏古国的别称之一恃[shì],依靠喑[yīn],沉默,无语这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先进思想、扼杀股肱之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变革社会,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共315首“己亥”年为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鸦片战争前一年)龚自珍因厌恶官场风气、对仕途绝望而辞官,离北京返杭州他在途中写下诗集《己亥杂诗》这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他在路过江苏镇江时,应道士之请而写的祭神诗。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易简,号定庵;浙江仁和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七品官,掌管撰写、记载、翻译等事)和礼部主事(六品官,礼部的一个“局长”)龚自珍是清朝晚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
伟大导师仅用27年时间,就振兴了有5000年历史的华夏古国,使之成为现代世界三强(中美苏)之一导师升天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夏古国一度被世界霸主美国欺负要重新振兴中华,华夏古国当代之乾纲必须是导师思想。
有感于此,我仿照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赋七绝《中华重振恃乾纲》四首如下中华重振恃乾纲;偃旗息鼓灵魂殇我劝天公改意识,大纛矗立正气扬中华重振恃乾纲;百家齐喑谁哀伤?我劝天公开金殿,黔首论道万众帮。
中华重振恃乾纲,治国理政有纲常我劝天公用雄才,蝇营狗苟清扫光中华重振恃乾纲,高举大纲目自张我劝天公改五洲,复兴华夏震穹苍作者自注:(1)“乾纲”有两种意义:一是天的纲维,天道;二是朝纲,朝廷之纲纪《晋书·华谭传》:“圣人之临天下也,祖乾纲以流化,顺谷风以兴仁。
”(2)“殇”的意义有二:一是没有到成年就死去,例如殇折、殇夭;二是为国战死者死于国事、无主之鬼曰“国殇”《楚辞》有《国殇》篇(3)纛读[dào],古代行军打仗时军队主帅的旗帜,具有昭示军力、鼓舞士气的作用。
(4)“金殿”即“金銮殿”,有三种意义:一是泛指皇宫正殿,皇帝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二是唐朝首都长安的宫殿名,在大明宫内,为皇帝在内廷召见臣下、与之议决大事之处;三是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又称“至尊金殿”,“金銮宝殿”,是皇帝举行重大朝廷典礼的场所。
(5)“黔首”[qián shǒu]是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秦始皇时期开始作为官方辞令使用“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黔首”的含义与当时的庶民同,指平民百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