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商纣王真的昏庸吗?)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7-11

你所了解的纣王是什么样的?他宠爱妲己、奢靡享乐、滥用民力,发明炮烙等酷刑,迫害忠良、滥杀大臣,如杀鬼侯、鄂侯

商纣王(商纣王真的昏庸吗?)

 

你所了解的纣王是什么样的?他宠爱妲己、奢靡享乐、滥用民力,发明炮烙等酷刑,迫害忠良、滥杀大臣,如杀鬼侯、鄂侯,囚禁周侯姬昌,挖叔叔比干心,废重臣商容,并逼跑了王室贵族、贤臣箕子,最终把600年商朝葬送掉。

自古以来,人们对纣王的评价就是“昏君”、“暴君”,以至于“桀纣”成为坏蛋君主的代名词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纣王真的如此穷凶极恶吗?一些史书对纣王的记载和描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进行思考与反思。

《荀子·非相篇》是这样形容纣王的,“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修长而挺拔的身姿,是天底下杰出的人才!发达的腹肌,百里挑一,无人能敌!《史记》中是这样描述纣王的,“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就连毛主席也替纣王叫屈:“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

”商纣王,他靠着一顶千古暴君的帽子,遗臭万年!然而历史上的商纣王,聪明,勇敢,口才好,是个实打实的万人迷!那么历史上纣王的形象为何会被黑化,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残害百姓是假,对百姓仁慈是真纣王,原名帝辛,天生聪颖,口才了得,长相也高大魁梧,能徒手与猛兽格斗,对百姓仁慈,可以说得上是文武双全的明君。

"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为什么说他仁慈呢?在秦朝之前,中国一直是个奴隶制国家,在商朝更是流行活人祭祀在那个年代,平民和奴隶的身份地位极其低下,但在帝辛时期的活人祭祀却极少。

纣王会在公开场合发表反对神权的言论,抵制祭祀活动,告诉人们不要相信巫神说的鬼话接着,他自导自演了以前曾祖父武乙的“射天”活动叫人事先准备好土木偶人,把它们当做“天神”,然后纣王拉弓射箭,射向那些偶人,这个过程就叫“射天”,这么做就是为了用实际行动反对封建迷信。

既然纣王都不信鬼神了,那下层百姓当然也开始有样学样了开始抛弃繁琐复杂的祭祀,陪葬、杀人祭祀的恶行也就渐渐少了历代帝王中,他也是第一个废除了奴隶殉葬制,解放了奴隶的帝王而面对腐败的贵族,就算是他的亲戚,他也不会放过。

为了打破奴隶主贵族“世袭”制,他大胆地从中下层提拔了一批新人,为其革新路线服务实行人才强国战略这些人大多来自下层阶级,有的甚至是奴隶,其中最著名的有费中、飞廉和恶来所以,纣王并不是一个残害百姓的暴君至于后世为什么说纣王残害百姓。

这完全出自神话《封神榜》的剧情,又被后世夸张扩大,不足为信荒淫无度是假,雄才大略是真

有很多人认为纣王晚期是因为宠爱妲己,听信她的话,发明炮烙酷刑,乱杀忠臣和百姓,最后导致亡国的其实根据《国语·晋语》记载:商纣王发动大军攻打有苏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故献出美女妲己给纣王求和。

所以妲己只是作为战利品献给纣王的,但得到妲己时,他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以他的能力和眼界,不至于为了妲己而乱杀无辜再看看纣王的贡献,征服了东夷,免除了东夷对殷造成的祸患;殷人南下,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古代中国的最终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思想的基础,是统一古代中国的先驱者。

纣王的雄才大略,可绝不是一个苏妲己能够左右的人人喊打?不过是黑粉的崛起商纣王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各个领域创造出了高水平业绩,除了部分守旧派贵族和神职人员,大部分的下层民众都将纣王视为偶像。

因此,纣王一跃成为当时的顶流,坐拥上千万粉丝,天天占据商朝热搜头条此时的商纣王内心也开始膨胀了大家都知道,饭圈水深,偶像都是民众造出来的,饭圈顶流向来都不是只靠着才华和业绩的中国古人告诉我们,要成功,“天时地利人和”都很重要。

一场牧野之战,商纣王大量粉丝集体脱粉回踩,被逼无奈的纣王只好含泪退圈并为之付出生命代价而周武王,则成功晋升为饭圈顶流、国民偶像,建立起“周朝文化工作室”刚登基的周武王,民心不稳,为此,他们通过写书来抹黑商纣王,靠拉踩来提高自己的曝光度与知名度。

因此《尚书》里也详细记载了纣王的黑料:像什么酗酒成性、听女人的话、排挤老臣、任用拍马屁的小人、不注重文化建设到了战国时期,纣王的黑粉数量疯狂增加,他们不仅黑纣王,还把自己编的黑料写进书里,说得那是有模有样,绘声绘色,就好像是他们亲眼见到的一样。

尤其是一本叫《吕氏春秋》的书,大量捏造纣王的黑料这本书是在吕不韦主持门下一班员工编写出来的《吕氏春秋》一书除了描写纣王大吃大喝,制造出酒池肉圃、营造大型宫室以外,还开始添加各种血腥的桥段比如将人做成人肉干、为了看骨髓而截断人的腿、解剖孕妇、杀死比干然后研究他的心脏,等等。

那么吕不韦为什么要黑纣王?其实很容易理解,他姓姜,吕氏,而纣王时代也有一个人姓姜、吕氏,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据说吕不韦就是姜太公的后代祖宗偷了纣王的家,后人黑一下纣王也能理解可《左传》《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也出现了黑纣王的文字,就有些过分了。

总之,为了塑造纣王荒淫无道,凶狠残忍的形象,黑粉们绞尽脑汁,专挑重口味的东西写,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少数人的声音,为纣王正名现在我们看到的关于纣王的种种黑料,都是在不同时期,经过不同人物的添油加醋,最终形成的也就是说,历史上真正的商纣王,并不是像后世说的那样昏庸无道其实,早在纣王的黑粉大行其道的时候,已经有少数头脑清醒的路人提出自己的想法了。

比如说战国的荀子,他虽然也说纣的坏话,但他已经意识到了,纣王,他就是古代坏人的一个代号,人家拿他当靶子攻击,是为了反衬像尧、舜这样的好人而孔子的学生子贡,思路就更加清晰了他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纣王身上那些污点,其实没有传闻中那么多,因为古代的君子们,不喜欢那些肮脏丑陋的东西,所以,大家都把脏水泼到纣王身上了日积月累,这些脏水越来越多,纣王被越抹越黑,这样,天底下所有的坏事,就都算到他的身上了。

西汉名著《淮南子》更是直接喊出纣王的冤屈:“人们对于纣王的诽谤,已经积累了近千年了”东汉的王充,在他的作品《论衡》里面,勇敢提出对于纣王那些荒诞传说的质疑,他对于酒池肉林、夜夜狂欢、裸奔等等黑料,逐条批驳,认为这些都是人编出来的,是假的!。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他在文中指出,最早记录了纣王黑料的《尚书》,只列出了他六条罪状,也就是“酗酒、信有命在天、不用贵戚旧臣、任用小人(上古指地位低下的人)、听信妇人之言、不留心祭祀”,而且只是概况性的模糊语言,没有什么具体的详细事件描述;而到了春秋、战国乃至秦汉以后,纣王的罪行就越来越多,而且情节描写得越来越细致,越来越离谱。

由此他得出结论,现在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那些纣王的黑料八卦,是历朝历代的黑粉们不断添加进来的,时间越往后推移,纣王被黑得就越惨性格缺陷加速王朝覆灭那么既然纣王不如历史上说的那样昏庸无能,反而有能力有作为,那为什么商朝会在他的手上灭亡呢?

原因也很简单帝辛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然而这样自信的一个人,往往都有点刚愎自用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在商朝末年,贵族掌握了巨大的权力。

爵位世袭,这就让纣王非常的不满了,因为无论贵族后代是不是贤良,都会有爵位,纣王就把这一权利给收回了,贵族就非常的不满,帝辛就变成了他们的敌人,这也是商朝被推翻的伏笔他不重用贵族,而是提拔了非世官大族的人员,加强对外控服,推行法律改革,扩大人口数量削弱贵族势力,同时以严刑峻法镇压贵族反抗,而且宗教势力也受到了打压,但是这是有弊端的,因为重用了一些小官,那些小官当然就对纣王言听计重,最大的弊端就是,那些小官缺乏政治经验,破坏了政治体系,排挤大世管族也使得商王朝内部离心离德,这对商朝的灭亡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思考感悟纣王有缺点,好色享乐,但说他如何荒淫残暴,恐怕言过其实,尤其是那些离谱暴行,应该都是后人编出来安在他头上的他精明有才干,想有所作为、扭转乾坤,力图振兴商朝,但是商朝这艘大船在风吹雨打过后早已经千疮百孔,难以裱糊。

他面对内忧外患(内部纷争、天灾不断和外部东夷、周人等的反叛),又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没有缓和各方矛盾而是加剧了矛盾,反加速了王朝覆灭说到底,纣王只不过是一场末代王朝“悲剧”中的代表人物,一位失败的改革者而已。

纣王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对他的评价也应该历史地对待,不应拔高,也不能贬低后世他的形象被各种黑化,也影响着大众对他的看法,这也证实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待一个人时,不能仅从片面角度就对一个人下定义,而应该有多方的取证与考量。

编辑:王玲审核:李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