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手字的成语(带有手字的成语形容熟练)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7-14

在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他的生活里充满了圣贤之书的声音。这朗朗的读书声不断地从堂上传下来,落入了正在堂下忙碌的车轮工匠轮扁的耳中。那声音对他

带有手字的成语(带有手字的成语形容熟练)

 

在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他的生活里充满了圣贤之书的声音这朗朗的读书声不断地从堂上传下来,落入了正在堂下忙碌的车轮工匠轮扁的耳中那声音对他来说,如同苍蝇在耳边嗡嗡作响,令他心烦意乱于是,他放下了手中的工具,决定走上堂去向齐桓公询问。

他问道:“大王,您在读什么书呢?”桓公答道:“这是圣人的书”轮扁又问:“那圣人还在吗?”桓公答道:“他早已经去世了”听到这个答案,轮扁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人都已经死了,那大王读的就只是古人遗留下来的糟粕了。

”齐桓公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他怒气冲冲地说:“你一个工匠,怎么敢如此胡说八道?你要能说出个道理来,那就罢了,如果说不出来,我就将你处死”轮扁捋捋胡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大王息怒我只是根据自己制作车轮的经验来说的。

比如用斧子削木做榫头,削的小了,哪怕只是小那么一丁点儿,放进卯眼里都会松滑不牢固如果削的大了,哪怕只是大那么一丁点,就会滞涩装不进去必须削的不大不小才能吻合牢实而这种技术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是难以用言语传授的。

我因为无法用言语传授对儿子,所以儿子也无法继承我的技术我已经70岁了,还靠做车轮混口饭吃古代圣人学问中的精妙之处,是无法用语言传授于人的,必然随着他们的死去而消亡的呀,由此看来,大王读的不是糟粕又是什么呢?”。

齐桓公听了,觉得轮扁说得有一定的道理,就没有给轮扁治罪而“得心应手”这个词就是由这个故事中的“得之于手而应志于心”演化而来的“得就是得到、想到的意思应就是反应配合的意思意思就是心有所得,手即与之配合形容技术熟练,心手配合的好,也形容做事顺手自如。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我爱中国传统文化##成语故事##成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