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写的诗(自己写的诗怎么落款)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7-14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19——日期表示法2二记月和记日日期中的年份表示法,上一课讲了。我们现在用两种日历,一种阳历,一种阴历,所以讲到月日,就有阴

自己写的诗(自己写的诗怎么落款)

 

黄简讲书法:四级课程(格式篇)19——日期表示法2二 记月和记日日期中的年份表示法,上一课讲了今天讲月和日,这在古代书法作品中怎样表示呢?我们现在用两种日历,一种阳历,一种阴历,所以讲到月日,就有阴历和阳历之分。

2.1阳历的月份阳历是根据地球公转的轨道位置而制定的,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大致是365天又四分之一天球黄道如果加上坐标,这轨道称之为黄经黄经0度,就是春分点与之相对的180度处,就是秋分点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白天长度等于夜晚长度。

夏至是90度,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冬至是270度,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这四个点就是"两分两至",一年分成了四段但注意这四段不是四季的开始,而是四季的中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解释春分点:"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秋同义"一季度是三个月九十天,春分是九十天的一半那四季的起点在哪里呢?把黄经按照45度再分一次,新的四个点,就是四季的起始这就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称之为"四立"在这图上很明显地看到,两分两至就是四季的终点。

如果我们再细分,以每15度分为一格,那360度的圆周,就分为了24格,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在天文学上是有它根据的汉武帝太初元年(104),邓平等二十多位专家制定了《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列入国家历法中,至今两千多年了。

二十四节气是符合我国中原地区天气实际情况的那么你看,二十四个节气分到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一个节、一个气,又称中气。月头是节,月中是气。如一月,立春是节,雨水是气,以此类推。

月份有了,一、二、三月是春季,四、五、六是夏季,七八九是秋,最后三个月是冬古代用孟、仲、季来称呼每季度的三个月,如一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是季春,余此类推在书法提款上,经常看到"孟夏"、"仲秋"这样的写法。

如果老祖宗的历法到此为止,这就是中国阳历现在使用的公元公历,也是阳历,但它是因宗教原因而制定的,跟中国阳历不同在天文学上,公历的春分点即黄经0度是漂移的所以讲到阳历的月份,有西方阳历和中国阳历之分,中国阳历以立春为起点,跟公历元旦不同。

而中国人的智慧不止于此,中国还有阴历2.2阴历的月份抬头望望天上,出了太阳,还有月亮,在古代,太阳主宰白天,月亮主宰夜间农历和太阳日照有密切关系,而渔业和潮汛关系重大,潮水涨落跟月亮位置有关月亮的样子有固定的变化规律,称为月相。

古人不懂月亮是绕着地球转的,但月相的变化是人人都看得见的月相变化一次,成为一个朔望月,大约是29.53天,近于三十天一个月,这不是老天爷的明示吗?中国阴历中的月份,顾名思义,就是和月亮有关,月份是按照月相的变化来定的。

月相变化最重要是三个点:一个月开始,只看到新月一点月光,称为"朔"月中可以看到满月,称为"望",《释名》说这一晚"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

到了月末,月亮背面对照地球,月全黑看不见,称之为"晦"《说文解字》解释是:"晦,月尽也",一个月到了头"晦"后来引申为黑色,《西游记》第四十三回说:"还有一个徒弟,唤做沙和尚,乃是一条黑汉子,晦气色脸,使一根宝仗。

"他说沙和尚的脸色黑乎乎的再转义,人倒了楣也叫"晦气",广东话是"头头黑"其他你可以在落款中用到的 和月有关的词还很多,如朔日又称"月吉",至每月初一,郑玄注《周礼》说:"月吉,每月朔日也"月中的望日,有时是15日,有时是16日,因为月有大小,大月30天,小月只有29天。

望日的后一天称为"既望",周暦每月十五(十六日)至廿二(廿三日)都是既望,那是指一段时间,而后来"既望"只指一天月末又称"月杪",上次讲过它的意思"月杪"未必是晦日,只等于我们现在口语中的"月底"《荀子·礼论》:"月朝卜日,月夕卜宅","月朝"就是月初,"月夕"就是月末。

还有其他的说法,这里不多说了苏轼《赤壁赋》一开始就说:·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里交代了具体的日子,"七月既望"是七月十六日。注意这是阴历,不是阳历。

月亮盈亏一次是一个月,那理论上盈亏十二次就是一年了真要这样做,那就是纯阴历,或称太阴历,只跟月亮有关,跟太阳一点关系都没有世界上确实有用纯阴历的地方,但你无法当太阳不存在的中国历法是年份照太阳,月份照月亮,这就是阴阳合历。

但你马上可以发现,地球公转一周是365.25天,月相更新周期是29.53天,这两个数据无法整除,也就是说月相更新十二次不等于公转一周唯一办法就是加闰月来调整长短,少了就补阳历闰年只补一天,阴历闰年是补一个月,阴历经常有闰月,没有中气的那一个月就是闰月。

但这样调整,也不等于阴历和阳历长度就一样了,中国阴历有十二个月的平年,天数是353到355天,有闰月的十三个月,总天数是383到385天,2017丁酉鸡年就是384天,这一年好长啊

一年从哪一天开始呢?公元纪年是1月1日,称为元旦,这是民国时期规定的元旦原来指中国夏历一月一日,现在改为春节如2018年春节是公元2月16日,这是中国阴历一年之始但很多人没注意到,2月4日已经是立春,立春才是春天的开始,也就是中国阳历新一年之始。

再说一遍,公元1月1日元旦,是外国新一年的开始;接下来2月4日立春,是中国阳历新一年开始;再过十二天,2月16日春节,是中国阴历之始,中国人现在实际上要过三个年古代立春是重要节日,皇帝、诸侯带百官到东郊祭天迎春,民间也有很多活动,如咬春,吃春饼,等等,这一传统有数千年之久,现在已经日渐淡薄了。

顺便提一下,中国人的生肖是跟阳历的,但不是公历,而是从中国阳历立春开始计表面上看起来,2017丁酉鸡年一直到2018年2月15日除夕才结束,好像这一天之前出生的孩子都属鸡,从2月16日大年初一开始属狗,这是错误的。

人的年龄是只跟太阳有关,地球绕太阳一圈,你年龄增长一岁,跟月亮没有关系2018年立春是公元2月4日5点28分,太阳在黄经315度位置,这一刻就是中国阳历新一年的起点,从这一刻起,出生的孩子就是属狗的中国的子平算命,就是根据太阳时排八字的,你手表上的时间,未必是你出生地的太阳时。

2.3 时间节点这是什么意思呢?具体一个年月日,其实是一个时间节点。时间节点表示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用数字表示。如2017年9月7日,这是数字纪日,公元日期。但我也可以写为"丁酉白露",

只要四个字你说哪一个简单呢?在书法作品上,还是用"丁酉白露"比较好吧那9月10日怎么写?很容易,"丁酉白露后三日"因为中国用阴阳合历,所以时间节点的专称特别多阳历有二十四个节气,也就是二十四个时间节点,每个节气大致是半个月,十五天。

应该说,这时间节点还是比较密的,此外你还可以用某一个节气的"前两天"、"后三日"这种表示法,那时间节点就更密了阴历的节日阴历是用月份的,每个月份都有许多节日▪ 年初一:新正、元正、新春……▪ 年初七:人日、元七、人庆节……。

▪ 正月十五:元宵、灯节……▪ 三月三日:上巳、修禊、祓禊……▪ 五月五日:端午、重五、天中节……▪ 七月七日:七夕、七巧、乞巧……▪ 九月九日:重阳、登高节、踏秋……这里写不下来,还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二十四,祭灶,或称小年。

中国这些节,我没有全面统计过,但至少有上百个宗教节日还有宗教节日,如:▪ 佛教:四月八日,佛诞节▪ 道教:三元节,▫ 上元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中元七月十五:盂兰盆节、鬼节▫ 下元十月十五:水官节▪ 妈祖: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天后节。

注意这些都是农历日期如果你有兴趣去排一张表,把节气、节日全部写出来,那真是密密麻麻,时间节点非常之多这些时间节点,当然可以用在书法作品的提款日期上看些实际例子,苏东坡名作《洞庭中山二赋》后有一段跋,书写日期是"绍圣元年闰四月廿一日"。

这是直接用数字表示月日。这是文征明写的《后赤壁赋》,落款日期是《嘉靖壬子八月晦夜》,"嘉靖壬子"是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八月晦夜"是阴历八月最后一夜。这是沈尹默先生的诗稿,给潘伯鹰先生。

落款"辛丑岁人日",辛丑年正月初七。这是乾隆手迹,写他自己的诗。

落款是"乙未孟夏御制",诗是乙未年四月做的。乙未是乾隆四十年,1775年。然后继续写:"壬寅孟冬上澣再书"。壬寅是乾隆四十七年,过了七年再次书写这些诗。"孟冬"是冬天第一个月,就是十月。

"上澣"就是"上浣""浣"是洗涤,洗衣服,如西施浣纱明代杨慎《丹铅录》说:"俗为上澣、中澣、下澣为三澣,盖本唐制十日一休沐,而今犹袭之也"唐朝制度,官员每十天休息一次,给大家洗衣服,所以又三浣之说等于现在所说的上旬、中旬和下旬。

乾隆写"壬寅孟冬上澣再书",就是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上旬书写,换了种日期表示法这张毕沅的作品以前给大家看过,这是清代状元。

作品落款的时间是"戊戌秋八月既望",这里"戊戌"是干支纪年,指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八月既望,是八月十六日,刚过中秋有关条款中的日期就简单地讲到这里,谢谢各位本节要点:· 中国阳历的月份· 中国阴历的月份。

· 用时间节点来表示月日。

复习思考:· 谭延闿这对联落款"戊辰上巳",这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 如果你在公元2017年9月20日这一天写书法作品,你打算落款中的日期怎样表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