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石壕吏是几年级的课文)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现在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号召大家不出门,不聚会,各种辅导班都停办了,学校什么时候开学?现在还没有确定,但是孩子的学习绝对不能停止。小编整理了八年级下册语文的重点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后迁居巩县(今河南),一度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曾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有《杜工部集》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把握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2、体会古体诗的韵律,学习通过叙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3、认识安史之乱给当时百姓造成的深重苦难,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文体常识: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每句的字数可以不等,平仄和用韵都比较自由题目解说:《石壕吏》是组诗“三吏”中的一首,石壕即石壕村,在现在的河南三门峡东南。
吏,小官,这里指差役诗题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交代了故事中的人物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石壕吏》原诗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石壕:村名,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现名干壕村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暮:傍晚投:投宿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苦:凄苦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新:刚刚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老妪(yù):老妇人衰:弱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
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独:唯独、只有。
白话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主题归纳:这首五言古诗,通过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们带来的深重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古今异义1、老翁逾墙走(走 古义:逃跑 ; 今义:行走。
)2、听妇前致词(致词 古义:对.......说话 ; 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上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的话)3、有孙母未去(去 古义:离去 ; 今义:与来相对)4、出入无完裙(裙 古义:这里泛指衣服;今义:女子穿的裙子或类似裙子的衣服。
)5、天明登前途(前途 古义:前面的路;今义:比喻将来的光景)一词多义:1、何:吏呼一何怒(副词,与“一”连用,多么)岱宗夫如何(代词,与“如”连用,怎么样)2、一:吏呼一何怒(与“何”连用,多么)一男附书至(数词,一个)
词类活用:听妇前致词(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感谢阅读,宅家学语文持续更新,请多关注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告知立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