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逐字稿)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7-16

饶立钧(中)和同事交流探讨。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逐字稿)

 

饶立钧(中)和同事交流探讨本报记者 赖鑫琳 摄 本报记者 许沁40分钟的英语课堂上,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丰富的肢体语言营造出独特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教16年,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英语老师饶立钧总说自己是一只“笨鸟”,每天坚持多“飞”一会,即使绕了点远路,也能有进步和收获,关键在于坚持初心,苦练核心技能,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在他看来,好老师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这位“85后”青年教师,精心对待每一份教案、每一节课,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在自我摸索、同伴互助和师生共同成长中追寻为人为师为学的幸福课堂呈现力求精益求精在学生和同事的印象里,饶立钧的课堂幽默风趣。

“第一次见到饶老师,他在学校大礼堂英语演讲,第一眼就觉得他是一位很有趣的老师,语音语调有特色”高一学生洪嘉回忆说高中英语语法难学,要背的单词不少,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从而学好英语?饶立钧一直在思考:兴趣是教与学的第一动力,能否把语法的内容解释得形象一些。

只有把语法讲得生动,“大白话”地通俗表达出来,才能让孩子们愿意翻开枯涩的语法书,比如教学中的一些词组例子可采用身边的人和事来举例,方便学生记忆2007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饶立钧便进入市三女中担任英语老师。

每次上课前,他充分准备教案,力求精益求精“教学设计不可能完美,但必须做到时间和能力范围内的最优”翻开他的讲课逐字稿,除了课程内容,还有精确到秒的停顿提示、意群切分和逻辑重音提示,甚至感情色彩说明同学们喜欢与他促膝谈心

相比初中英语,高中英语难度提升,同学们遇到学习困惑,如何让他们真正打开心扉?“唯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才是好老师”饶立钧说全员导师制实施后,饶立钧和执教的高一(2)班、(4)班部分学生“结对”,课间或午休时分,同学们喜欢走进他的办公室促膝谈心。

怎样才能把英语学好?新高考“+3”选科怎么选?未来职业生涯如何规划?……“从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故事,剖析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利与弊、得与失,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给出建议和帮助”饶立钧常对自己说:英语是一种沟通工具,作为英语老师,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对生活的感悟传递给学生。

班里有位同学理科偏科严重,英语薄弱饶立钧和她反复沟通,在他的鼓励下,这位同学对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有所改观,不再讨厌英语,成绩也有提高他希望告诉同学们:不管未来选择成为怎样的人,每天要坚持多“走”一点,往自己认为好的方向努力,不用和别人比,关键要与昨天的自己比。

英语教学之外,他还是英语教研组的“多面手”:外事交流、英语戏剧都是他活跃的舞台英语戏剧选修课成为常规必修课中阅读和口语等传统环节的研发平台,他直接把自己的选修课命名为“戏剧实验室”,将戏剧化的活动融入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带来触动,也为自己开拓新反思与再探索的空间。

一位很会引领人的师傅青年教师王琪告诉记者,饶立钧是一位很会引领人的师傅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自己非英语师范专业出身,当老师的过程中遇到瓶颈,饶立钧对语法教学很有研究,不断攻克英语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学科,也令自己深受启发,改变了原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

2021年,饶立钧领衔的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以阅读教学为主要载体,遵循教师示范、学生实践、渗透迁移、自主发展、反思评估,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中实践,整合学习策略调用与培养的阅读学习活动,探索有利于培育自主阅读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16年来,在课堂教学一线辛勤耕耘,在教研探索之路精益求精,在他的工作室,留下了一个个往届毕业生送给他的毛绒玩偶“做老师最开心的一点,就是保持童心未泯,接触了解孩子们的想法,让自己更好因材施教”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说,在新的起点,要做孩子成长的守护者、学生梦想的助力者。

来源: 解放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