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简介)
战国时,秦、赵、燕三国都与匈奴为邻,它们都在与匈奴接壤的边界上修筑了长城,并且还派重兵把守,以防御匈奴。
匈奴是秦朝北方的劲敌战国时,秦、赵、燕三国都与匈奴为邻,它们都在与匈奴接壤的边界上修筑了长城,并且还派重兵把守,以防御匈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大军三十万人,北击匈奴,收复了过去被匈奴强占的河南地方(今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以南的河套地区)。
为了进一步巩固边防,蒙恬奉命把旧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整,筑成了一道西起陇西郡的临洮(今甘肃岷县境)、东至辽东郡内(今辽宁省辽阳市北),长达五千余里的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万里长城此后,历经两汉、北魏、北齐、北周以至隋,各朝都对长城有所修缮。
特别是明代,几乎对长城加以全部整修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长城,西起嘉峪关(在甘肃省),东到山海关(在河北省),像一条长龙似的蜿蜒起伏于崇山峻岭中这条气势雄浑、壮丽、令人叹服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人遗留下的成绩秦始皇派兵北击匈奴,并令蒙恬率众修筑长城,这对防守秦朝的北疆和保卫黄河流域一带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是有着极大意义的。
但是,秦刚灭六国不久,人心未定,创伤未复,如此过早、过急、过猛地动员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修筑这样规模巨大的工程,毫无疑问,是会给人民增加负担的加之秦始皇在位期间,短短十几年,一方面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好事情,另一方面也做了不少劳民伤财的坏事情。
他听信方士们的胡言妄语,迷信神仙长生不死之说,屡次派人远航海外,访仙求药,浪费了大量金钱为了显示威风,他不断巡游各地,到处登山刻石,炫耀功德他足迹所至,东北到过今天的河北省昌黎县,东南到过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南边到过今天的湖南省宁远县。
有一次,秦始皇想南巡到衡山,舟行至湘山(在今湖南湘阴县北),遇到大风,不禁大怒,命三千刑徒将山上的树木完全砍光,向湘神表示皇帝的威力他滥用民力,强迫人民给自己修筑生前居住的宫殿和死后安眠的坟墓著名的阿房宫和骊山陵,工程之大,空前未有。
单是这两项工程就征调了七十多万人据说,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庭中可以坐一万人,殿中可以竖立五丈高的大旗;宫前有十二个铜人,各重二十四万斤骊山陵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余;墓中有宫殿和百官位次,内藏珠玉珍宝无数,还用水银造成江河大海,象征山川形势。
苛重的赋税与劳役,把人民推向了痛苦的深渊在秦始皇的统治下,人民表面上暂时不敢说话,实际上内心里却充满了反抗的怒火孟姜女哭长城的神话故事,就是反映了人民这样一种心理一对新婚的夫妇,男的名叫范喜良,女的名叫孟姜女,正在欢度婚后的蜜月,忽然男的要被征发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命令下来,丈夫不得不走。
范喜良和孟姜女各怀着生离死别的悲哀,被强逼着分开了岁月一天一天地消逝,范喜良一去杳无音讯孟姜女日夜想念着丈夫她满怀着与丈夫相会的心情和希望,跋涉千山万水,来到了长城边,想探访自己丈夫的下落可是,她的希望破灭了,范喜良早已在沉重的苦役下死去。
孟姜女看到了长城,没有看到丈夫,她的心碎了她放声痛哭,哭声震动了天地她悲愤的眼泪飞溅到城墙上,把长城冲塌了一道四十里长的缺口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起源于何时,现已不可知根据南宋人周蝉所著的《北辕录》记载,远在南宋时,人们便给孟姜女这位传说中的人物修了庙,塑了像,把她当作神灵来供奉。
这说明,孟姜女的遭遇,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同情;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表明了暴力压迫下的千千万万人民的积愤及其所显示的力量后来,秦朝的统治就在各地愤怒人民的起义声中坍垮下去了(谢承仁)来源:历史人物传记故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