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物(赃物的拼音)
关注课外之旅,更多免费好资源等你来领!
为了方便家长辅导孩子学习及教师备课,冬冬老师为大家带来统编版语文教材同步课文预习微课栏目,内容紧紧围绕官方统编教材编辑,预习和复习都适用(包括课文朗读、视频教学、图文解读、知识点、同步练习、类文阅读)欢迎大家分享+收藏哦!
课文朗读♬点击上方三角形收听音频
电子课本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先生:①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你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你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
赞誉[批注]特意写出这两个帝王的名字,讽刺英法联军的狂妄傲慢②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③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批注]这里说的“理想”,是指以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idea)为代表的艺术思想,即某种现实中不存在的抽象形式(form)柏拉图认为,人们肉眼看到的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只偶心灵看到的东西才是世界的真相。
艺术是对这种理念形式的摩仿雨果说的“幻想”,与“理想”相对应,是指没有任何理念规范的、天马行空式的自由创造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批注]世人皆知巴特农神庙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崇高地位,雨果把圆明园与之相提并论,给予圆明园极高的地位!事实上,圆明园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对西方建筑艺术的模仿。
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
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批注]这句话回应上文说的“理想”艺术的的形式、范式幻想的本质,是没有范式的,因而也谈不上“典范”[批注]以下,就完全是想象了读者读完之后,只感觉美轮美奂,却不知道圆明园究竟是什么样子。
其实,,雨果也没见过圆明园,一切不过是他的想象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
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批注]如果上上面的文字是浪漫主义的夸张式虚写,那么下面就是如实叙述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
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④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批注]独句段,文脉戛然转折⑤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批注]另个强盗的比喻、对其行径的描写,生动之极一个强盗
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批注]再次与巴特农神庙对应。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⑥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批注]在当时中国积弱积贫、国际地位低下的形势中,雨果能有这种民族平等意识,非常难得!⑦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⑧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于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批注]富含哲理这里的政府,代表了某些利益集团;人民,代表了永恒的正义⑨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⑩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批注]照应开头的“赞誉”维克多·雨果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之久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哲理论著,给法国文坛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二、故事背景1856年~1860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一万多名英法官兵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
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人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火。
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而作为强盗之一的巴特勒上尉,却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以人类的良知,于1861年11月25日写了这封回信,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同时对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寄予了深切同情。
三、理解词义1.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2.晨曦:晨光3.瞥见:一眼看见4.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5.箱箧:箱子6.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7.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8.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9.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美丽10.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11.箱箧:箱子12.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四、课文分段第一段:(1)交代写作缘由第二段:(2-9)作者以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
第三段:(10)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愤恨之情五、问题解疑1. 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在信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自 己的态度,而是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具有极浓 的讽刺意味。
这样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更能宣泄作者愤怒的感情2. 作者极力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有什么作用?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突出圆明园的世界地位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以“美”衬“丑”,突出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
3.作者把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有何作用?把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母院相提并论,突出圆明园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热爱。
4.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独句段作用分析法解答这句话独立成段,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内容上和前一段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在结构上起到过渡作用这样一座神奇秀丽的园林建筑为什。
么消失了呢?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过渡到对奇迹消失的原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叙述上来5.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运用反语讥讽英法两个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
出了历史上罕见的破坏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蕴含着无比愤慨的情感6. 为什么说这篇文章体现了雨果精神的难能可贵?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他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
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禁园,但归根到底,是属于全人类的正因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所以对文明创造者非常尊重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
这封信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敬重六、课文主题这封书信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饱含深厚人道主义的精神,热情赞美了圆明园的美丽和艺术价值,强烈谴责了侵略者焚毁文明的罪行,表现出作者不。
畏强权,仗义执言的伟大气魄。图文解读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精讲视频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九年级上册目录1第一单元 第1课 沁园春•雪第2课 周总理,你在哪里第3课 我爱这土地第4课 乡愁第5课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第6课 我看任务二:诗歌朗诵任务三:尝试创作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2第二单元 第7课 敬业与乐业第7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8课 论教养第9课 精神的三间小屋习作:观点要明确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3第三单元 第10课 岳阳楼记
第11课 醉翁亭记第12课 湖心亭看雪第13课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水调歌头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4第四单元 第14课 故乡
第15课 我的叔叔于勒第16课 孤独之旅写作四:学习缩写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5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18课 怀疑与学问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第20课 创造宣言写作五:论证要合理
口语交际:讨论6第六单元 第21课 智取生辰纲第22课 范进中举第23课 三顾茅庐第24课 刘姥姥进大观园写作六:学习改写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更多学习资料推荐暑假预习丨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写字表》动态笔顺统编版语文1-9年级上册生字练字帖(带拼音、笔顺、组词)统编版语文1-9年级上册课内多音字汇总统编版语文1-9年级(上册)生字词注音,可打印!
统编版语文1-9年级上册预习卡 +预习提纲统编版语文1-9年级上册看拼音写词语(含答案)统编版语文1-9年级上册课后生字词汇总(基础知识必须掌握)统编版语文1-9年级上册全册课文思维导图(清晰版)统编版语文1-9年级上册课文及古诗文默写填空
统编版语文1-9年级(上)必背课文古诗含注释+考点梳理七彩课堂统编版语文1-9年级上册学生用书含课后习题答案统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能力阶段训练题》新版小学《课堂笔记》+初中全科目《状元笔记》合集统编版语文+人教版数学3-6年级上册长江作业答案
统编版语文1-9年级上册默写日日清+古诗词默写统编版语文1-9年级(上)一课一练统编版语文1-9年级上册全册类文阅读+中考满分作文统编1-6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练习参考答案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名师同步教学视频
来源:网络,所有图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点击图片,更多资料免费领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