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最新版)
第一条 为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保证保健食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下称(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文由食品科学漫谈主编贺逸佳搜集整理,提供最全最新的食品、医药行业资讯,推动相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最新版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保证保健食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下称(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第三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卫生部)对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说明书实行审批制度第二章 保健食品的审批第四条 保健食品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经必要的动物和/或人群功能试验,证明其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二)各种原料及其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三)配方的组成及用量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
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明确功能成分,应确定与保健功能有关的主要原料名称;第五条 凡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卫生部审查确认研制者应向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初审同意后,报卫生部审批卫生部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第号。
获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食品准许使用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标志图案见附件》(一)保健食品申请表;(二)保健食品的配方、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一)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四)保健功能评价报告;(五)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名单,以及功效成分的定性和/或定量检验方法、稳定性试验报告。
因在现有技术条 件下,不能明确功效成分的,则须提交食品中与保健功能相关的主要原料名单;(六)产品的样品及其卫生学检验报告;(九)根据有关规定或产品特性应提交的其它材料第七条 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分别成立评审委员会承担技术评审,委员会应由食品卫生、营养、毒理、医学及其它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
第八条 卫生部评审委员会每年举行四次评审会,一般在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召开经初审合格的全部材料必须在每季度第一个月底前寄到卫生部卫生部根据评审意见,在评审后的30个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卫生部评审委员会对申报的保健食品认为有必要复验的,由卫生部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复验。
复验费用由保健食品申请者承担第十条 《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持有者可凭此证书转让技术或与他方共同合作生产转让时,应与受让方共同向卫生部申领《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副本申领时,应持《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并提供有效的技术转让合同书。
《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副本发放给受让方,受让方无权再进行技术转让第十一条 已由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经营的药品,不得申请《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第十二条 进口保健食品时,进口商或代理人必须向卫生部提出申请申请时,除提供第六条 所需的材料外,还要提供出产国(地区)或国际组织的有关标准,以及生产、销售国(地区)有关卫生机构出具的允许生产或销售的证明。
第十三条 卫生部对审查合格的进口保健食品发放《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取得《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注批准文号和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凭《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进行检验,合格后放行。
第三章 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第十四条 在生产保健食品前,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向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并在申请者的卫生许可证上加注保健食品的许可项目后方可进行生产(一)有直接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有效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许可证;。
(二)《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正本或副本;(三)生产企业制订的保健食品企业标准、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及制订说明;(四)技术转让或合作生产的,应提交与《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持有者签定的技术转让或合作生产的有效合同书;
(五)生产条件、生产技术人员、质量保证体系的情况介绍;(六)三批产品的质量与卫生检验第十六条 未经卫生部审查批准的食品,不得以保健食品名义生产经营;未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的企业,不得生产保健食品第十八条 保健食品的生产过程、生产条件必须符合相应的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或其它有关卫生要求。
选用的工艺应能保持产品的功效成分的稳定性加工过程中功效成分不损失,不破坏,不转化和不产生有害的中间体第十九条 应采用定型包装直接与保健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或容器必须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或卫生要求包装材料或容器及其包装方式应有利于保持保健食品功效成分的稳定。
第二十条 保健食品经营者采购保健食品时,必须索取卫生部发放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采购进口保健食品应索取《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及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的检验合格证(一)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
(二)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三)贮藏方法;(四)功效成分的名称及含量因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明确功效成分的,则须标明与保健功能有关的原料名称;(五)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六)保健食品标志;第二十二条 保健食品的名称应当准确、科学,不得使用人名、地名、代号及夸大容易误解的名称,不得使用产品中非主要功效成分的名称。
第二十四条 严禁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的宣传第二十五条 未经卫生部按本办法审查批准的食品、不得以保健食品名义进行宣传第五章 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第二十六条 根据《食品卫生法》以及卫生部有关规章和标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督、监测及管理。
卫生部对已经批准生产的保健食品可以组织监督抽查,并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第二十七条 卫生部可根据以下情况确定对已经批准的保健食品进行重新审查:(一)科学发展后,对原来审批的保健食品的功能有认识上的改变;(二)产品的配方、生产工艺、以及保健功能受到可能有改变的质疑;
(三)保健食品监督监测工作需要经审查不合格或不接受重新审查者,由卫生部撤销其《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合格者,原证书仍然有效第二十八条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一般卫生监督管理,按照《食品卫生法》及有关规定执行第六章 罚则
第二十九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五条进行处罚(一)未经卫生部按本办法审查批准,而以保健食品名义生产、经营的;(二)未按保健食品批准进口,而以保健食品名义进行经营的;。
第三十条 保健食品广告中宣传疗效或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宣传的,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卫生部《食品广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第三十一条 违反《食品卫生法》或其它有关卫生要求的,依照相应规定进行处罚。
第七章 附则第三十二条 保健食品标准和功能评价方法由卫生部制订并批准颁布第三十三条 保健食品的功能评价和检测、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由卫生部认定的检验机构承担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解释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1996年6月1日起实施,其它卫生管理办法与本办法不一致,以本办法为准。
保健品产品辨别与普通食药品的区别容易与保健食品混淆的是食品和药品食品的批号是卫食字,食品虽然食用安全,但没有经过功能试验,因此是不允许宣传功能的市场上经常有食品打着保健食品的旗号大肆宣传功能是违法的;其次,药品的批号是药准字,药品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副作用。
另外,值得提醒大家的是:保健药品的药健字在2004年前已被取消,市场上已不允许这种批号流通[1]必须标注批准文号批准名称不提功效相关部门在批准保健食品时,通常是以产品原料命名,如葛根胶囊,说明其主要成分是葛根。
而不是像五行化糖胶囊出现化糖这样代表功效的字眼普通食品不需文号有些普通食品生产企业为了欺骗消费者,在产品包装上标称一些如某食监字某某号等类似批号,实际上,这些批号没有意义在宣传上更不能提到有关疗效的文字。
批准文号格式统一2003年6月后保健食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批准文号格式为如国食健字某某某某或国进食健字某某某某(进口保健食品)左上角要有小蓝帽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注意看外包装,主要展示版面的左上方应并排或上下排列标注保健食品蓝色草帽标志与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12个因素缺一不可保健食品包装必须注明以下项目:名称、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配料、功效成分、保健作用、适宜人群、食用方法、日期标示(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储藏方法、执行标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卫生许可证号。
不能代替药物如果有的保健食品宣称自己能够根治或治愈某种疾病,属于夸大宣传,也不能相信其主要功能是调理保健食品的主要功能是调理,需要一段时间和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素质会慢慢提高,但很少在短期内有明显的变化。
而且保健食品可申报的只有27种功能,所以在选择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功能的产品,不要期望服用产品后迅速见效,更不要被销售人员不切实际的宣传所打动而且,如果身体不适的情况一直未消除,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最后一招上网查询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保健食品相关信息提醒:文章、视频、图片等所有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内容及其他涉法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特此声明近期会议培训及通知1团标正式启动:《鲍鱼肽》《鳄鱼肽》《金枪鱼肽》《鱼骨肽》《功能性牡蛎活性寡肽》《功能性海参活性寡肽》《乌鱼肽》《酪蛋白肽》。
2【2024年3月14-16日太原市】保健食品最新法规进展及清理换证培训会暨延续注册、新功能申报、配方设计、技术要求专家对话沙龙3【营养师】关于报考营养师的事宜4国家市场监督总局认研中心关于开展(食品安全专项)人员能力验证工作的通知
↑点击以上链接即可跳转会议详情 咨询热线/微信:13164200243贺老师
请转发本文,或在文末右下角点击“在看”感谢您对小编的支持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