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国银币是什么?南天国银币哪里多!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7-27

作者:艺宝斋—施总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爆发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

南天国银币是什么?南天国银币哪里多!

 

作者:艺宝斋—施总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爆发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克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之后,即开始铸造自己本政权的钱币,其钱币品种多样,版别繁杂。

清朝道光ニ十三年(1843元),洪秀全与冯云山组织拜上帝教,其后在广西传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咸丰元年(1851年)ー月十ー日,洪秀全集两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号称"太平军",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领导核心。

清政府闻讯,调集兵力进行"围剿"三月ニ十三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自称"天王",并分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严禁私藏金银财物;令入民著发;刊行官方文书。

至此,太平天国初具规模,政权体系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咸丰元年至四年(1851~1854年),河南、安徽等地的捻党纷纷举行起义,并逐渐汇合在一起,号称"捻军",成为与太平天国同时的另一支强大的反清力量咸丰二年(1852年)四月五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后,洪秀全率领军队转入湖南道州(今道县),在此整顿队伍,增修战具,制备军火,并制定出"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战略决策。

八月,太平军占郴州,建立"土营"十二月占岳州(今岳阳),建立"水营"咸丰三年(1853年)ー月,太平军攻克武昌,武昌之战彻底震动了清政府,清政府开始加派重兵围剿二月九日,洪秀全等率领50万大军,乘坐1万余艘舰船,沿长江东下,接连攻克九江、安庆、芜湖,太平军士兵情绪高涨,斗志昂扬。

三月十九日,太平军占领清廷江南重镇江宁,在此定都,改称"天京",并随即派两支军队攻占了镇江和扬州,与天京形成掎角之势太平军攻占江宁后不久,清军即派兵堵截,在天京城东建立江南大营,阻扼太平军东出苏、常;在扬州外围建立江北大营,遏止太平军北上中原。

太平天国起义初期,凡参军的人,衣食全由起义军供给,没有正式军饷在定都天京后,颁发《天朝田亩制度》,制定了人口平分土地的办法,力图实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一空想的土地纲领虽未彻底实施,却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夺回土地,可以不缴或少缴地租,地主富豪要多交赋税。

同时,太平天国还允许自由贸易,不准囤积居奇无论大小贸易,都要至公至正由于太平天国实施了正确的对内对外商业政策,所以太平天国境内的商业很快繁荣起来在太平天国统治初中期,沿长江流域的湖北、江西、安徽一千多里,都是太平天国的商业区域。

太平天国还和国外进行商业贸易,经常有外国商船来苏州买生丝等物品因为水路发达且便利,加之太平天国在辖区内允许课税后丝货茶叶的贩运,大量的生丝、茶叶被运到上海出回成交,"自江、浙以达上海,帆檣林立,来去自如"。

在财政上实行轻税政策,鼓铸钱币据文献资料载:太平天国货币制度的建立,是在定都天京以后,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天王下令在天京铸钱,令典铜匠选择能铸钱的工匠,得十二人,封四人为铸钱匠,职同指挥七月,在天京设铸钱衙门、金匠营、镌刻营等,开始试铸,后因铸工不理想,一度停铸。

咸丰四年(1854年)五月,东王杨秀清对英人询问铸钱事的答复中说:"天国圣宝即将颁行,妖号之钱定将绝禁"可见,这时试铸钱币已成功,因此太平天国政权正式铸币应是在1854年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洪秀全下诏在天京朝天宫开炉鼓铸钱币,由铸钱衙专职官员督办,开始正式发行和使用太平天国钱币。

不久,在苏州、杭州、绍兴、嘉兴、徽州等地设炉鼓铸,也开始行用太平天国钱币材多种,主要为铜铁,但也铸有少量金、银和铅材质的钱币太平天国铸币基本上是集国号与圣宝钱名于一身,铸币从面值上可以分为四等,有小平、折五、折十、当五十,其中小平钱径1.9厘米左右,折五钱径2.85厘米左右,折十钱径3.8~4.2厘米,当五十钱径4.8~5.2厘米。

钱文多为宋体字,次为楷书其中,"国"字写法特殊,从"王"不从"玉"繁体"寶"字,皆多从"尔",不从"缶"这是因为洪秀全认为太平天国的"国"字,是王者之国,王居其中,这也正是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之故面背文多変,主要有以下几种:面文"天国",背"通宝"钱,面文对读,背文横读,钱径3.7厘米。

此钱铸于咸丰三年(1853年),折十型,应属试铸品,故属临时过渡性钱币,铸量很少因当时钱文"圣宝"名制尚未确定,铸局以"通宝"为文符合当时的习惯称谓,以表明为太平天国通用之宝面文"天国",背"圣宝"钱,钱文为宋体,对读。

为小平钱形制,轮廓整齐直径2.2厘米左右,多出土于今南京一带圣宝,一是与清廷铸币的宝文钱有所区别;二是赞美拜上帝教宗教纲领,圣即指上帝,认为万物统归上帝,非个人所私有"圣"字取意于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纲领,故太平军的圣库、圣粮、圣兵等等多用"圣"字,钱币亦如此。

面文"天国",背"圣宝"钱,钱文为楷体,对读基本特征是阔轮,锉磨精制有大小两种,大都出土于今天江苏和安徽一带面文"天国圣宝",背"太平"钱,为小平钱形制面文"太平天国",背"圣宝"钱此类铸币是太平天国政权统治中期铸币这是太平天国政权最常见的一种钱文。

有小平、折五、折十、当五十,合计四等版别多样黄铜材质,边廓较宽,铸工精湛钱文有宋体、楷书、隶书三种,以上"天"下楷书居多正面钱文读法有两种,一是面文排列右"太"左"平这种读法在我国历代古钱中很是独特背文"圣宝"二字横读。

二是面文"国"对读,有大小两品,质地泛白,数量较多,多发现于今南京一带背文"圣宝读法也有两种,一是穿上下;二是穿右左面文"太平圣宝",楷书,对读,背文"天国"二字右左横读有大小两种数量较多,多发现于今南京一带。

此外,还有一种文字模糊,断断续续的"隐起文",面文"太平天国",背"圣宝"钱为苏州、杭州、湖南等地所铸,属于晚期铸币,重量减轻,铸法粗糙为小平钱制当时太平天国政权还铸造了一批性质特殊的钱币,不能参与流通,是一种纪念性质的花钱。

花钱分特大、大、中、小四种,面文"太平天国",背"圣宝钱文为宋体书写,双重缘,中间有两条五爪龙戏珠和立水纹,背后中央是飞凤边缘有八宝一宝盖、法轮、金鱼、宝伞、妙莲、宝瓶、法螺、盘肠传统吉祥纹样,其中特大号大花钱是我国最大、最重的钱币之ー。

现湖南省博物馆藏有龙凤纹特大花钱半枚残片,黄铜金,直径33.5厘米,厚0.8厘米,重2170克这枚钱币应是中国铸造的最大花钱,遗憾的是该钱币现已残缺不全,仅余一半,面文只见"太"、"天"二字,背文只见"圣"字。

据残件计算,该钱币如为整体,重将达九斤(约合4500克)之多当时外国人都以能得到这样一枚大花钱为荣1861年8月,英国翻译官富礼赐向李秀成弟李明成写信,希望得到"圣钱及字帖",李在回信中说:"敝国圣钱,今已办上大花钱壹元,敬呈麾下取玩,以表友情。

这说明当时所铸造的花钱是太平天国政府重要的外交媒介,是用于赏赐或馈赠的应当称之为"礼钱"太平天国亦曾发行过数量不多的银钱和金钱目前发现的银钱均为面文"天国",背文"圣宝",字体为手工雕刻的"双钩文"金币仅作为赏赐和馈赠之用并非流通货币,所以铸量很少。

太平天国政府对钱币日常流通的管理非常严格外国银币自清朝乾隆、嘉庆开始大量流入我国,因为铸造标准、整齐划一,在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得到广泛流通和使用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一些不法商贩垄断外国银币的收兑,操纵市场行情,百姓深受其苦,怨声载道。

为打击奸商的垄断行为,太平天国加强管理对外国银币的使用,在各市镇设置公估庄,规定凡是使用外国银币,必须先到本地的公估庄检验成色与真伪,再衡定其价值这种做法,得到人民称便太平天国铸币由于质量精良,信用极佳,所以远比同时期咸丰朝所滥铸的铜钱受人欢迎。

"铜质及铸工都比清朝所铸的咸丰钱精美,这可能是因为太平军据有江南财富之地,所以财政状况没有清朝那样窘迫"即使在太平天国后期势力减弱军需浩繁之际,太平天国政权也是以铜钱为主币,没有肆意溢发钱票、银票,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当时社会商业的发展。

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曾内讧,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在此事件中被杀,另有约二万官兵丧生天京事变使得其军事力量实力受到影响,之后,因内部人心开始涣散,军事形势逆转,清军陆续在各战场取得胜利,太平军在战场上逐渐处于劣势。

后因为清廷和西方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的统治区域逐渐缩小,同治元年(1862年)陈玉成回救安庆未成功,被清军俘虏后牺牲同年十ニ月,李鸿章攻占江苏南部,左宗棠攻占浙江次年六月石达开领导的西征以失败而告终,十二月天京外围要塞全部失守。

同治三年七月,天京彻底失陷,轰轰烈烈历时十四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太平天国铸币即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是研究太平天国运动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太平天国统治的十四年时间,铸造钱币很多,流通地区很广,南到厂广西、广东,北到长江流域和河南开封,其主要流通区域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因为统治时间长,铸币数量较大。

太平天国钱币的流通,对于现固自身政权,推进胜利形势,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安定民众生活,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太平天国钱币促进了当时政权统治范围内的商品交换,繁荣了市场,改善了辖区内的经济状况,因而使民心得到稳定,为太平天国政权的统治树立了威信。

太平天国钱币,由于币值稳定,取信于民,为太平天国区域内的商业和金融的稳定作出了贡献严格地讲,太平天国钱币应属于战时货币,即一边打仗一边铸币,目的是保障太平军的供给,维持自身财政收支的平衡,最终推动战争的全面胜利进行。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收藏转发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