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城山体滑坡是什么?7.23贵州水城山体滑坡!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7-27

21时20分,突然“轰隆”一声巨响,200多万方泥石从500多米高的山上急冲而下。瞬间,依山而建的20余栋房屋被吞没,来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贵州水城山体滑坡是什么?7.23贵州水城山体滑坡!

 

7月23日晚,贵州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吃完晚饭的村民,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已经入睡21时20分,突然“轰隆”一声巨响,200多万方泥石从500多米高的山上急冲而下瞬间,依山而建的20余栋房屋被吞没,来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7月24日无人机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山体滑坡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应急管理部与自然资源部组成联合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处置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治。

贵州启动地质灾害I级应急响应,正在上海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前结束行程,立即赶赴受灾现场面对突然来袭的特大山体滑坡,一场紧急救援旋即展开近千名救援人员连夜驰援“没想到会发生滑坡,从家里跑出来十几米,房子就垮了。

”记者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见到了滑坡灾害中幸存的卯长顺,他告诉记者,自己右边两根肋骨断了,头部和手部也被砸伤妻子伤到心脏和肺部,目前正在重症监护室,万幸儿子伤势较轻岔沟组村民邓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过一劫,然而年迈的父母和一双儿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

邓元背几乎一整天都站在一处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着不停作业的挖掘机,眼泪止不住地流经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反复核对,确认滑坡灾害区有户籍人口22户77人,外来探亲好友及务工人员8人,共计85人,其中已取得联系的外出人员23人。

截至7月26日21时,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联,另有11名生还者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灾情就是命令特大山体滑坡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迅速启动搜救被困人员等工作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向贵州下拨3000万元用于抢险救灾;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北京儿童医院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治;贵州省在第一时间成立山体滑坡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下设搜救组、专家组、医疗保障组等,分头开展救援。

记者连夜赶到现场看到,消防、卫生健康、矿山救援等部门近千人正全力抢险救援,现场已投入大型挖掘机及装载机20余台、各类抢险救援车辆百余辆,食品、药品等救援物资也已到位。

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副参谋长吴孟恒说,为提高搜救效率,救援人员通过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等,对比历史卫星云图、照片等,还原山体滑坡前的场景,根据滑坡冲击方向、力量估算被埋压者的位置,对失联人员定位、定点施救。

武警六盘水支队于24日1时左右到达现场。“当时山体滑坡形成两个大的堰塞湖。战士们一到现场就开始挖掘、疏通堰塞湖。”武警六盘水支队机动中队副中队长唐军说。

由于滑坡造成现场电力中断,战士们就打着手电筒,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有的战士手上打了血泡,仍在不停地挖到24日5时左右,两个堰塞湖被疏通 快一点,救人的希望就会多一分“这里有个小孩,快点来救”23日23时05分,暴雨中,第一个生还者被找到。

最先到达救援现场的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六盘水市消防救援支队升起移动式照明灯后,发现对面的山上有手电筒在闪烁,有人在呼救

六盘水市消防救援支队人民中路中队中队长黄永一个箭步冲过去,看到有两名老乡背着一个小孩奔过来,黄永就连忙上去扶住小孩小孩头部受伤,怕颠簸,黄永不停安慰他、鼓励他,“孩子,别怕!”灾害发生后5分钟,30公里外的杨梅乡卫生院值班医生张军接到了120指挥中心的电话:“鸡场镇坪地村发生山体滑坡,请立即前往支援。

”放下电话,张军与护士长肖钧芳快步跑上救护车,车子转过一个又一个弯道,于22时左右到达灾害现场。

23时15分左右,卯长顺一家三口被救出“我们对他们一家进行止血包扎后,立即送往六盘水市人民医院随后又回到现场等候命令”张军说,“从灾害发生到现在,饿了就吃点盒饭或者方便面,累了就睡在车上”“救命”“救命”“救命”……23日23时许,听到滑坡点左侧一处房屋垮塌处传来的呼救声,六盘水市消防救援中队队员三步并作两步循着声音奔去。

“老乡别慌,我们来救你了。”队员李以中一边施救一边安慰被困人员。24日3时,手脚都被泥石压伤的村民周小会被救出。

正当他们准备撤离时,滑坡点发生泥石流,下方有形成堰塞湖的迹象,原路返回已不可能李以中决定:迂回撤离虽然这将离救护车远一些,但途中树木茂盛,不易发生二次滑坡,可保证撤离安全天黑路滑,雨下个不停,救援队员就这样抬着周小会,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山路上。

为了不让伤员失去意识,队员们一直和周小会说话,鼓励他坚持下去10公里,整整走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到达救护车停放处,周小会立即被送往医院救治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紧盯每一片区域,不放过一丝一毫线索26日15时许,一架救援直升机降落在六盘水首钢水钢总医院门口,8岁的伤员周线胜被送上直升机不到一个小时,直升机顺利降落贵阳,周线胜随即被送到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双下肢骨折修复手术。

两个小时过去,术后的周线胜被转入儿童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救治不仅周线胜,11名伤员送达医院后均得到救治。伤情重的,经专家评估后送往贵阳救治。

7月26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钢总医院,医护人员准备护送重伤儿童周线胜上救援直升机新华社记者 杨楹生命接力在持续,爱的接力也在持续“如果参与救援的你们在救援期间就餐不方便的话,可以到鸡场镇政府岔路口四通餐馆免费就餐。

餐馆是我父母开的,可以放心就餐”灾害发生后,这条消息迅速在当地传播在现场,几乎每天都有村民自发为救援人员送水、送饭菜,有些主动腾出自家房屋供救援人员休息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中,大家谁都不想停,每一个人,都在努力为救援出一份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连续的强降雨,夹杂石块的泥水正顺着滑坡体往下淌,滑坡体被新冲出了多条泥水沟,有再次发生滑坡的风险为确保安全,核心区作业多次暂停疾控人员不断使用消毒粉或消毒液对垃圾场、排泄物以及救援队和居民住所进行消毒。

六盘水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葛永华介绍,持续降雨极易引发山体二次滑坡、坍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不仅会加大对失联者的定位难度、降低其生还可能性,也会危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抽调40余名专家组成了联合专家组实时对现场救援进行指导,并在滑坡现场设立监测点,不间断监测着山体的“动静”,一有危险立即提醒现场搜救人员撤离。

当地还对周边环境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开展摸排,对需要转移安置的群众,紧急转移并妥善安置记者在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看到,现场井然有序,所需生活用品已备齐,医护人员正在为60岁以上的村民体检,并对安置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我们会坚决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搜救被困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负责人表示,还将全力做好善后处置等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26日21时许,夜幕降临,总功率5.5千瓦的移动照明灯塔照亮滑坡现场,十多台挖掘机贴着滑坡山体不停作业。

不远处,搜救人员紧盯着挖掘机挖出的每一铲土,每一片挖过的区域,不放过一丝一毫线索

部分图片由本报记者提供来源:新华社编辑制作:六盘水日报社热线:0858-8261670总监制:彭绍良赵芳总值班:毛可值班主任:郑媛媛 责任编辑:范青今日凉都 凉都快报 六盘水日报微博

公益广告助力脱贫攻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