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猷伦_何猷伦星座
这位被法国顶级美食鉴赏杂志誉为“世纪主厨”的传奇人物,在全球开设的,包括以本人名字命名的“卢布松法式餐厅”等餐馆。
8月6日,史上摘得最多米其林星的法国名厨卢布松(Joël Robuchon),在瑞士日内瓦因胰腺癌与世长辞,享年73岁这位被法国顶级美食鉴赏杂志誉为“世纪主厨”的传奇人物,在全球开设的,包括以本人名字命名的“卢布松法式餐厅”等餐馆,以共计32颗米其林星的辉煌战绩,点亮了从巴黎到伦敦到纽约的美食地图。
在他逝世后,法国总统等一系列知名政要和明星主厨们均对其致以了深切哀悼。
▲卢布松图据《卫报》“帮修女做菜时爱上厨房”据CNN报道,1945年,卢布松出生于法国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1957年,12岁的他进入神学院学习那时,他的理想还是按照父母的希望,成为一名神父。
然而,在神学院帮助修女们准备餐食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渐渐爱上了厨房——“那时我做的工作就是给豆荚掐头去尾这种简单的活儿,但是修女们都对我很好,让我觉得,准备食物本身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卢布松在2011年一次采访中回忆。
三年后,因为家境原因,15岁的卢布松辍学,开始进入餐厅成为厨师学徒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厨坛,正是“新式烹饪”风起云涌的时代,而好胜的卢布松也抓住了这个机会,潜心研究厨艺,决心成为顶尖主厨,他的成长速度也可谓极其惊人——
在1974年,年仅29岁的他就成为了协和拉法耶饭店(现巴黎星辰广场凯悦饭店)主厨,手下管理的厨师人数超过90人;1978年,担任日航酒店主厨期间,卢布松摘得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颗米其林星,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米其林摘星主厨;1989年,法国权威美食评鉴杂志Gault-Millau将其誉为世纪主厨……
▲1994年,卢布松在厨房里图据《卫报》到1996年,时年50岁的卢布松决定回归家庭,选择退休“我有些精疲力尽了从15岁到50岁,这35年我几乎没踏出过厨房50岁上,我才第一次看过雪,以前从来都没有空”卢布松说,“我想多点时间陪陪妻子和孩子。
”不过,卢布松的退休生活,并没有清闲得太久,就在五年后,这名传奇大厨再次“重出江湖”2001年,在富利达酒店集团行政总裁何猷伦的盛情邀请下,此前已经宣布退出厨坛的卢布松,再度返回餐饮界,开设了“卢布松法式餐厅”(Robuchon au Dôme)。
“一道菜绝不要尝出超过三种风味”而在2003年,年近花甲的卢布松,这名被称为最会摘星的名厨,曾亲手挑战了米其林指南的标准他表示,“米其林指南”此前的标准中,只有使用银制餐具的餐厅才能摘下三星的规定不合理。
“食物品质才是重点”在他的呼吁下,米其林指南最终低头,采纳了卢布松的建议,取消了三星级米其林餐厅评选中的这项规定实际上,大道至简,一直是卢布松几十年来厨艺的最核心要义——据《卫报》介绍,上世纪70年代,卢布松刚刚崭露头角的岁月,正是法餐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为标准的年代。
对于美食界来说,令人目瞪口呆的价格、精致华美的桌布和闪闪发光的银质餐具似乎才是“高级”的定义然而,卢布松的出现,为当时繁复奢华的法国厨坛吹来了一阵久违的清新之风,并且扛起了法派新式烹饪(nouvelle cuisine)的大旗。
“我从来不认为,一家餐厅好不好,要以盘子上雕刻的银色花纹有多精致来衡量,而应该以食物本身作为核心的考量——松露、花椰菜、鱼子酱、土豆泥,这些最优质的食材,辅以单纯的风味与口感,就是最好的美食”实际上,对于食材的选择,卢布松从不避谈自己的“奢侈”,例如鱼子酱和松露等,他都要求最好的原产地与品质。
但是对于这些食材,他往往选用最为简单的烹饪方式,并且尽可能减少同一道菜品中的配料种类和风味
▲卢布松的招牌土豆泥图据旅游网站Traceltain他最著名的一道菜,竟是由土豆做成的薯泥,正说明了他的这一观念据《卫报》介绍,他的做菜方式颠覆了传统法餐的刻板,将一份简单的土豆泥,也做得近乎于艺术品,评论界称其不仅是食物,而是“所有感官的体验与愉悦”。
2014年,在接受《商业内幕》采访时,卢布松坦言:“我的年纪越大,我越开始意识到这个真理:在越简单的食物中,越能够发现无限的可能”“我从来不会让一道菜中,能够品尝出超过三种风味我喜欢走进厨房,看到每一道菜品都能看得出本来的食材,然后在品尝后,能够清晰地尝出里面所有的调料。
”卢布松说“没办法忍受任何事情做得不够完美”据CNN介绍,卢布松在行业内,一贯以脾气暴躁而闻名,坦言“没办法忍受任何事情做得不够完美”每年,他都会在全球各地的餐厅巡店,而每当他到来的时候,所有餐厅中的工作人员都会战战兢兢——因为在这位大厨的眼中,餐厅里一朵鲜花不够鲜活,他也能一眼看出,并立刻要求更换,而大厅里某一盏水晶灯的瓦数不对,更是会令他大发雷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卢布松的确是一名优秀的严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手培养出了戈登•兰姆齐( Gordon Ramsay)、埃里克•佩尔( Éric Ripert)和米歇尔•凯因斯(Michael Caines)等后来享誉世界的大厨。
因“地狱厨房”节目而闻名英国的名厨兰姆齐(Gordon Ramsay)在谈到曾经的学艺生涯时,仍然对卢布松的严格记忆犹新。“犯了点儿小错,惹他生气,他都会砸盘子摔碗伺候。”
▲在卢布松逝世消息传出后,兰姆齐(右)放出与老师的合影图据社交媒体不过,对于这样一位老师,兰姆齐仍然打心眼里充满感激和尊敬在卢布松去世之后,兰姆齐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两人的合照,并表示:“我们失去了这位米其林之父,这位世界上最精致的厨师——他鞭策着我们一时一刻也不敢放松,即便是在睡觉的时候。
感谢您,大厨,愿上帝保佑您!”法国总统在其离世后致以哀悼而除了这位明星徒弟之外,在卢布松辞世消息传出后,法国各界都对其致以了深切哀悼与追忆法国政府发言人本杰明(Benjamin Griveaux)表示,尽管其溘然长逝,但是他的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法国年轻一代的厨师们”。
此后,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亦在爱丽舍宫发表声明,以示对这名传奇主厨的悼念之情——“8月6日,乔尔•卢布松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一生中摘得的32颗米其林星,仍然闪耀在世界美食的星座之上他的名字,他的风格,在这个时代赋予法国美食在世界范围内的新生。
他本身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工作止于至善的严肃态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他也把法国美食的传统和精华传递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巴黎、拉斯维加斯、纽约、伦敦、上海,食客们在卢布松的餐厅中,品味着这些看似平凡的食材组成的奇妙体验。
土豆泥、松露、花椰菜、鱼子酱,在他的手下蜕变出了不一样的光彩”在马克龙的声明中,他高度赞扬了卢布松的餐馆经营成绩与美食理念法国著名美食作家帕特里夏(Patricia Wells)则表示,“所有的法国人都将为他的离去而感到无比悲痛,这位艺术家影响了整个20世纪美食世界的发展。
”“是的,他就是艺术家。”帕特里夏补充道,“如果说卢布松是个厨子,那就等于说毕加索是个画师,说帕瓦罗蒂是个歌手,说肖邦是个乐师一样可笑!”END红星新闻记者丨翟佳琦 编译报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