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公平学园_私立公平学园游戏
就在4月26日结束的“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暨恩施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民办巴东县东瀼口阳光小学校长王联荣作了题为《在农村留守儿童家门口办好一所阳光学园》典型发言,诠释了阳光教师团队点亮自己温暖他人的大爱情怀······
就在4月26日结束的“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暨恩施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民办巴东县东瀼口阳光小学校长王联荣作了题为《在农村留守儿童家门口办好一所阳光学园》典型发言,诠释了阳光教师团队点亮自己温暖他人的大爱情怀,呈现了巴东阳光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传递了大山农村留守儿童的心声,
让与会人员无不为之动容今日分享发言全文,让您走近巴东阳光教育,约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留守孩子家门口办好一所阳光学园我来自于长江巫峡口巴东,根据会议的安排,要我做一个交流发言,把大巴山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声音传递给各位领导,能与同志们交流我和留守孩子们的故事,深感激动更倍感幸福。
我以《在农村留守孩子家门口办好一所阳光学园》为题,从五个方面给大家汇报
1、三次尴尬话缘起首先得说一下办学缘起说实在话,我曾经为自己的大学梦、当官梦锲而不舍过,如今成为一名教育人,确有难言之隐这得从个人成长中的3次尴尬说起:初中毕业没有见过学校有运动场,由此上高中的我,开学第一天因不会做广播操在全校“亮相”;高中毕业没有见过专业英语老师,以致于高考英语只考8分而与全日制大学失之交臂;高中毕业没有见过说普通话的老师,踏入社会应聘记者被拒之门外。
就是这“三不”让我的人生总是与机遇擦肩而过做梦就在想:我的家乡有一所优质学校多好啊!自费党校中专不包分配,被组织推荐任命成了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践行着我的“做官梦”,一干就是8年,任职期间,我总能做到把村里的小学办成全镇最好的,连续8年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先后成为县人大代表、县首届十杰青年、州第二届十杰青年、省青年星火带头人。
本人的表现得到组织认可,被借调政府办工作,一晃几年过去了,因没有招干指标或聘用人员,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决定辞职,跟随当时恩施州民办教育的拓荒人赵光明在民办高中做管理,在老乡心目中还真的以为我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仅2009年请我转学到集镇、到县城的不下于50人,这些学生大多要一个劳动力陪读,还要租房子,本来收入就不高的农民朋友们的需求,是在告诉我,他们希望子子孙孙不能再做他乡打工仔。
感同身受的我,当年就做了一次社会调查,临近两乡镇交界处的12个村3-6岁适龄儿童741人,在县城和集镇就读的123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其中368名属于留守儿童,想上幼儿园而无园可上,我毅然决定辞职回乡,在留守儿童家门口办一所幼儿园。
就在一年的试运行中,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对我说:“孩子们有幼儿园上了,以后读小学怎么搞哟!”我萌生了让幼儿园为小学培养优质生源、用小学的教学质量吸引幼儿园生源,形成基础教育生态链的设想应该说民办巴东县东瀼口阳光小学的诞生,是百姓愿望、社会呼唤和个人追求相结合的产物。
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华品与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周祖元,副主任何国治在州政协副主席、州关工委主任向宏贵和县委副书记王国玮等领导的陪同下来校调研,充分肯定了我校留守儿童“三园”关爱模式。
2、一个课题激活力针对我校留守儿童集聚、比例居高不下的现状,特别是为使亲情失落、心理失衡、行为失控、学习失效、康复失救、安全失保、监护失助的留守儿童,能够在这里安全地成长、健康地生活和快乐地学习,就在办学的第二年,我们作为一所农村新办的幼儿园有了一个令领导和同行刮目相看的举动:申报省级课题《公平教育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策略探究》,被省教科院列为湖北省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重点项目立项。
我就是想以课题为抓手,带领我的团队,沉下心来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品德养成、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健康安全、综合素质的养成与隔代家庭教育培养策略,静下心来探究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支持策略。
让我们的教师长知识增才干,让留守家庭和孩子们得效益有实惠在课题研究的1460多个日子里,一是千山万水做调研,我带领老师们行程5000多公里,走访留守儿童家庭1100多人次,建立班级QQ微信群交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打造阳光教育”主题文艺汇演和亲子活动18场次,撰写心得体会和调查报告;二是
千方百计做实验,对110名相对稳定的留守儿童进行个案实验,追随留守儿童的成长轨迹,实施一对一帮扶,撰写案例报告;三是千辛万苦搞研究,针对我们课题组确立的8个字课题,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做阳光教师”主题演讲比赛7场次,召开主题座谈会和专题研讨会86场次,阶段性总结会和问题反馈会11场次,聘请专家、学者现场指导16场次,撰写了50多万字的实验论文集《大山的呼唤》,2016年底不仅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结题,还被评为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目前正在成果转化运用推广中。
课题实验,不仅为我们办好留守儿童之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而且为我们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提升了整体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还坚定了我们办好留守儿童亲情之家的信心与决心。
省教育厅原厅长刘传铁在原副州长陈晓燕、时任县委书记陈行甲的陪同下来校调研后,高度赞扬了我校充分发挥民办体制优势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教育难题3、“三园”模式圆梦想让留守儿童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愉快的生活,是我创办留守儿童之家的最初构想。
就在应试教育的高考指挥棒下,孩子送到这里首要任务是学习哪怕在农村,我们坚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音体美劳、生命安全课、心理健康课与统考课同等纳入教师考核,为了提供设施保证,我们多方求援添置体育音乐设施和科学实验器材,我们竭力打造阳光阅读特色,坚持国学晨读,班班都有图书角,学校有常态开放的图书室,全面践行核心素养,全面践行“品行改变命运、习惯成就人生、素质决定未来”的阳光教育思想,守住了教育教学质量生命线。
留守儿童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疏导与教育让孩子们心理健康寓于日常管理与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始终践行的“天天有进步、人人有发展”的阳光教育理念,让孩子们有自信心和成就感;倡导每名儿童统一穿校服,座位学生自由组合,孩子们的活动孩子们做主,让孩子们。
有民主意识和平等感;我们每次文艺汇演或亲子游戏要求参演率100%,建构阳光课堂举手提问,让每一名孩子有尊重感和获得感看似小小的教育细节和管理小节,都会牵动孩子们健康思想与健康心理的神经省教育厅长刘传铁调研时,当他看到一年级的学生伸手捡起脚旁的小纸屑,芽芽班的小朋友见到他很有礼貌地叫一声伯伯时,目睹老师忙碌自信的身影,看到阳光可爱的孩子们时,他深有感触地说:。
“看不出来这是一群农村娃,看不出来这是一所留守儿童学校,老师们和孩子们自信的脸上彰显着心中的阳光,这就是一种教育品质,这就是一种校园文化”我们充分利用民办教育的体制优势,始终坚持“一日活动皆课程”的课程观念,孩子在园在校的24小时,衣食住行乐,吃喝拉撒睡,都是我们教师研究的课程。
现在,原来转走的学生又转回,家居县城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我校就学,他们说:“在你那里安全、放心”;好多孩子不愿意放假,总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吵着闹着说:“学校的饭吃得饱一些”;去年寒假我们到一个留守儿童家访,孩子一见面就扑到我怀里,她妈感动地说:“一年才回来一次就没有这样亲热过我啊!怎么和你们老师还有感情一些。
”去年的一个星期天,州教育局领导来校调研时,目睹了生活老师为6岁的孩子清洗撒尿后的被褥,目睹了值班教师亲手为4岁的孩子喂饭弄脏崭新的衣服,目睹了老师假日带着孩子游戏嬉戏玩耍,目睹了老师陪伴孩子用视频与远在广西的妈妈对话……他激动地说:“这不仅仅在教书育人,是在做保姆啊!这就是人间的真情,这就是无私大爱!”。
在我们学校有一个秘密:“我的学生是不畏惧校长的”无论我出现在校园的哪个角落,总会被一群孩子包围着,年近半百的我,同孩子们一起跳绳,打羽毛球,玩游戏……我的一位老师有一次背着我对记者说:每到这个时候,老王的脸上总会呈现出一种孩子般纯真的笑容。
是啊,亲其师信其道我认为:办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学生有人说,这种爱是教育艺术,也有人说爱是教育技巧,我觉得都不是,老师的爱应该是源自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去年,我荣幸地获得了全国希望工程烛光奖之引领奖,光荣地成了一名县政协委员,但我觉得最有分量的奖牌是我校首届小学毕业生家长自发给我校赠送的一块匾牌:上面写着沉甸甸的15个字:“求知的学园、成长的乐园、生活的家园”,我们潜心探究的“三园”留守儿童关爱模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把这块匾牌视为最高荣誉。
州政协副主席、州关工委主任向宏贵在政协副主席向宏英、原县教育局长邓秀朝陪同下来校调研留守儿童工作4、一个机制作保障几年来,我忘不了县四大家领导现场解决办学中的实际困难,多次来校看望留守儿童,协调相关部门一路绿灯给政策;忘不了县关工委奔走呼号帮助我们建起了留守儿童亲情电脑视频室、留守儿童图书屋和户外乐园,解决了课题实验部分经费,赠送留守儿童健身器材;忘不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手把手地指导留守儿童课题实验,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试点,教育局局长亲自向爱心企业为留守儿童讨要过冬棉被;忘不了团县委牵线搭桥,先后4次为我校组织留守儿童募捐和武汉游学活动,县妇联把我们作为试点建起了第一个留守儿童亲情小屋;忘不了镇党委政府经常性到校排忧解难,赠送留守儿童亲情电话,为我校留守儿童之家挂牌服务;我忘不了多家爱心企业、政协委员和社会爱心人士自发为贫困留守儿童和特困家庭捐款捐物······当得到实惠的留守儿童和受助家长对我感激涕零时,我对他们说:“我的力量很有限,最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风清气正的新时代,生活在一个有难大家帮的好社会!”。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单靠关工委、民政、妇联、团委摇旗呐喊是远远不够的,留守儿童问题,学校责任、政府责任、社会责任都不可留守我们的课题实验成果的重要结论之一——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必须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党委政府倾情关怀、相关部门责任落实、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留守家庭主动配合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我今天可以自豪地说:在巴东,这个机制已经形成。
县委副书记、县长郭玲、副县长黄燕妮在县教育局原局长邓秀朝等领导陪同下来校调研5、一个初心一辈子有一位企业家朋友问我:“投资近千万,怎么不在县城办学呢?”殊不知,没有留守儿童就没有我的学校,没有这所学校就没有这些孩子就近上学,我是想在留守儿童家门口办一所阳光学园。
办学八年来,为留守儿童减免生活费和学费近30万元,几经风雨几经浪,但我从来没有气馁过,从来没有痛哭过,可有两次我真的哭了一次是当我向爱心企业为6名特困留守儿童求助生活费而得到支助时,我哭了;一次是在全县十佳道德模范领奖台上,当荧屏上显示关于我的颁奖词:。
“山区校园,你是那只不倦的蚕,你用坚守让父老乡亲少了牵挂,你用爱意让留守儿童有了另一个家,点点烛光,照亮山区教育的希望,一声老师爸爸,是给你最温暖的回报”时,我再也噙不住泪花,落下了滚烫的热泪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这意味着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已经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的制度顶层设计我在去年底县政协会上,就《如何健全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创新解决新时代留守儿童问题》作了议政发言,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建立基层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关爱服务留守儿童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建构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服务留守儿童体系中的教育主体作用;三是建立留守儿童监管与服务专门机构,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关爱服务留守儿童体系中的综合效能。
如何承担起学校教育主体责任,根据我校实际,计划多方申援,投资300万元建一所留守儿童公寓,300万元,对于一个农民,对于一个农村民办学校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要是没有政府的支持,没有社会各界的帮助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不管有多难,既然选择了就必须义无反顾,因为让父老乡亲的孩子们,让周边的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在农村留守儿童家门口办好办成一所阳光学园是我的初心,更是我毕生的事业,一件事,一辈子,一直拼,一定成。
近期图文推荐 | 点击即可查看①| 穿越1420年历史的“巴东县”实在有点老,专题片《寻迹巴土》带你寻根!②| 巴东高铁新区这么美,建设为什么这么难?这封公开信说不定会戳中很多人的痛点!③| 巴东有一方神秘净土 五万亩高山杜鹃在这里静静开放
④|《楚天都市报》重磅推出巴东磨刀汉子的故事!正在长大的女儿要做爸爸的眼睛和拐杖⑤|身患重病退低保,我要挣扎着爬起来||向继科,巴东一条好汉!⑥|你孩子手中有毒玩具吗?巴东已查缴千余件,连县检察院也介入了
- BADONG -
公众号:你好巴东微信号:bdtc7899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投稿信箱:3533842307@qq.com编辑:薛华特审核:许武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