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阴晴圆缺全诗_月有阴晴圆缺是谁写的诗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8-03

诗人笔下的悲欢离合总是能拨动人们的心弦,情感是互通的,那些让你难忘的诗句,当再一次读起时,是否还有着情感的波

月有阴晴圆缺全诗_月有阴晴圆缺是谁写的诗

 

诗人笔下的悲欢离合总是能拨动人们的心弦,情感是互通的,那些让你难忘的诗句,当再一次读起时,是否还有着情感的波动呢?诗人苏轼的一生是坎坷的,为官多年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不盲目顺从他人,他才华横溢,内心宽广,精神高远,他也遭受过别人不理解的坎坷痛苦和失意潦倒。

一首《水调歌头》,百般坎坷人生事,让我们走进苏轼,感受寄于天地间的壮哉豪情。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历来诗家词家都对这首《水调歌头》推崇备至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将它推为中秋词的绝唱,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宋胡寅在《酒边集序》中说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而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称道他创造了一种新的美学风范。

宋神宗时期,苏轼因为与王安石等人的政见不同,自己要求去京城以外的地方做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苏辙比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来源:今日头条

济园音乐系欢迎关注排版:周秦秋实责编:郭家奇审核:孔全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