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老师转正_代课老师转正新政策
现在在边远的山区或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还有代课教师坚守在乡村学校,代课多年而没有转正,始终让人遗憾,但是,根据最近的央广网评论员文章,我个人
至今仍代课的乡村教师,不久的将来,转正的希望会加大了大家好,我是浩墨香教育,原民办代课教师的知心朋友现在在边远的山区或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还有代课教师坚守在乡村学校,代课多年而没有转正,始终让人遗憾,但是,根据最近的央广网评论员文章,我个人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转正的希望加大了,美好的明天可能就要到来。
乡村代课教师迎来了转正好机遇的原因分析为什么我这样说呢?最近,我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了一个重磅的权威的文章,是一篇央广网评论员写的,评论的什么呢?大家听听标题就知道了,标题是《无臂乡村教师代课18年未转正 人才待遇应与贡献成正比》,大家不要小看这篇文章,央广网是国家媒体,所以,这篇文章是很有重量,也很有权威性。
评论的什么呢?说的是云南省一位无臂乡村教师,江声发,失去了双臂,,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在大山里的乡村小学,代课18年,至今没有转正的事江老师因为意外事故失去了双臂,是在村民要求下,2003年,成了村里的小学教师,从一开始的每月代课费165元,到现在每个月1800元的工资,坚持守护着大山里的孩子,传播知识,教书育人,2013年,有媒体关注到他的事迹,报道后他才成为了当地名人。
先后获得昭通好人、云南最美教师、云南好人等诸多荣誉
江老师在备课成了名人,有的培训机构提出了不低于10万元的年薪请她做讲师,他都拒绝了,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山村里的孩子们嘛,多么感人的事迹为乡村教育付出了汗水,做出了贡献的乡村代课教师,为啥不能转正按照他的贡献,应该转正也很正常的。
但是,让人遗憾的是,现在“逢进必考”的政策,过了35岁的年龄,不能考了,他虽然渴望有朝一日能够从代课教师转正,但是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梦想
江老师在上课我们说,他的付出和贡献与得到的差距太大了吧,正如文章所说的,他想转正,成为一名教师,这是一个淳朴而美好的愿望,对当地而言,也是一件好事,理应得到满足人才待遇应与贡献成正比,这才是对辛勤付出的乡村教师的最好的鼓舞。
他们值得最响亮的掌声和最绚丽的鲜花,他们的付出应该被给予更优厚的待遇和奖励“抱薪者”让人温暖,“抱薪者”亦需温暖
江老师回到家中我们应该看到,在我国一些边远山区或经济落后地区,还有一批代课教师,至今仍坚守在乡村教育岗位上领着微薄的工资,默默奉献着,他们有的代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一直没能圆转正的梦,付出与报酬极不相称,他们真的需要给予支持和鼓励,给予一定政策照顾,让这样为乡村教育做出了贡献的代课教师能够转正圆梦,这也是合乎情理的。
大家想想,现在有了这样权威的评论员文章,我预计,这些坚守在乡村教育岗位上的代课教师,可能要迎来春天了,有可能,当然我们希望国家或地方尽快出台相关照顾政策,圆了他们的梦。
江老师在上课大家听了,觉得我们那些至今坚守乡村教育岗位,没有转正的代课教师,是不是迎来了希望,我觉得可能性比较大了大家是否觉得有道理,如果赞同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谢谢您的鼓励和支持,再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