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金色三分钟_董卿金色三分钟救场词
在以前文章中,我们有提到播音员主持人语音发声、情感把控等基本问题,我们也讲到播音主持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需要掌握的东西是极其海量的,在具备基础
在以前文章中,我们有提到播音员主持人语音发声、情感把控等基本问题,我们也讲到播音主持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需要掌握的东西是极其海量的,在具备基础播音主持功底外还要有十分重要的一环,那就是临场应变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临场应变能力是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在一档节目中出现意外的情况并不罕见,但面对突然发生的意外、空场等变故,主持人是否能够快速反应,对变故进行应急处理,是衡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专业素质的重要依据。
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准备不足,知识储备不够,那么就会陷入尴尬的局面,优秀的主持人必须具有强烈的现场意识和应变能力,生活中博览群书,勤于思考,才能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能调动起受众的情绪,并驾驭节目朝既定的目标发展,引领节目的走向。
图片来自网络提到临场应变能力这一点,我们能想起很多播音主持界的前辈诸多完美化解突发情况的案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要属董卿的“金色三分钟”2007年欢乐中国行元旦特别节目中,当接近零点时,现场时间突然出现了两分半钟的空档,导演马上安排董卿救场发挥。
在董卿开始流畅的主持时,耳麦里突然出来导播的误判:“不是两分半钟,只有一分半钟了”董卿连忙调整语序,准备结束语,而此时,耳麦里再度传来更正:“不是一分半,还是两分半!”董卿临危不乱,走到舞台两头给观众深深鞠了两躬,用“欢乐的笑”、“感动的泪”、“奔波的苦”等诸多排比句即兴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赏心悦耳的“感谢”。
肢体停顿让她在紧急中控制住了节奏,加上流畅的语言表达,铸就了这个“金色三分钟”,也成为了主持学上一个完美的案例
图片来自网络除了董卿的“金色三分钟”,你是否还记得汪涵的“黑色七分钟”在《我是歌手》第三季总决赛的直播现场,孙楠突然宣布退赛,导致现场一度茫然,由于事发突然,节目组也十分震惊,举足无措之时,汪涵迅速让自己恢复镇定,以一段极富技巧的话紧急救场,为编导和导演争取到了宝贵的讨论时间,也安抚了现场观众的情绪,由此成就了播音主持上完美的“黑色七分钟”。
图片来自网络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优秀的播音主持工作者身上都具备一种力挽狂澜的气场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播音员主持人不是语音的发声筒,所以充足的知识基础,扎实的文化积累是不可或缺,只有台下做到勤学博览,才方可成就台上的黄金时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