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果亲王(果亲王是谁)
电视剧《刘墉追案》中有一个果亲王,他行为不受约束,最后被大臣们弹劾,乾隆将他贬为了贝勒。
电视剧《刘墉追案》中有一个果亲王,他行为不受约束,最后被大臣们弹劾,乾隆将他贬为了贝勒这一段情节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乾隆的六弟弘曕就是果亲王,只是他过继给了康熙的十七子果亲王允礼,因此他承袭了果亲王的爵位。
这位果亲王有些心浮气躁,喜好钱财,行为也很放纵,最后乾隆不得已将他的爵位降级了那么弘曕的这些缺点都是谁造成的呢?从历史上来看是乾隆造成的,原因有两点1、乾隆对弘曕的宠爱乾隆对弘曕的宠爱,造成了弘曕目中无人,喜爱钱财的坏习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乾隆即位时,弘曕才四岁,而乾隆已经二十五岁了
兄弟二人相差二十多岁,因此乾隆觉得他的这个小弟弟,很可爱,就宠爱他有一次乾隆想和他说话,可是这让弘曕很害怕,于是就跑掉了,乾隆事后却去骂宦官,不去教弘曕由于弘曕过继给了果亲王允礼,因此乾隆要果亲王总理朝政,还给他双份俸禄,所以这就养成了弘曕爱财的习惯。
这为日后,弘曕花钱如流水,埋下了祸根
2、乾隆对弘曕的教育安排不合理乾隆虽然宠爱弘曕,但是对弘曕的教育问题,他也很关心,可是乾隆对弘曕的教育安排不合理,导致了弘曕在性格方面有缺失乾隆安排当时的著名诗人沈德潜担任弘曕的老师,从沈德潜的知识和学问来说教弘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的年龄已经不合适教小孩了,因为此时沈德潜已有六十多岁,身体状况开始下降且精力也不充沛了,所以沈德潜只能教弘曕诗词,而其它方面的事情,他就顾不了。
所以我们看到,弘曕的诗词水平很高,且博学多才,但是他的性格却很浮躁,这也证实了乾隆在对他教育上的安排和考虑是有欠缺的从弘曕的一生来看,其实他是不幸的四岁时他的父亲雍正皇帝就去世了,这样一来弘曕的教育问题就落到了乾隆身上,所以乾隆对弘曕来说亦兄亦父。
但是乾隆自身也有问题,他过分重视文化,却不够重视品行习性的培养。他虽然为弘曕请了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但对弘曕却缺乏心理素质和品行上的教育。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一个人从小要先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树立正确的三观,这些和知识文化同等重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一个人具备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七》
(作者:肖邦、图片:来自网络)往期精彩回顾李秀成是洪秀全信任的人,但为什么洪秀全会在危难时刻拒绝他的建议
扫码关注我们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