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吗青翠欲滴的意思(苍翠欲滴的意思)
绿得耀眼,绿得光鲜,绿得可爱,连空气中也透着一片绿色。唐朝诗人李贺在《四月》中写道:“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
○罗坤农历四月,正是初夏时节暮春一过,满眼的绿色占满山坡绿得耀眼,绿得光鲜,绿得可爱,连空气中也透着一片绿色放眼望去,漫山遍野苍翠欲滴,把山峦坡脊遮掩得严严实实,看不到岩石和泥土微风吹过,如一片荡漾着绿色波浪的海。
如果说暮春尚有花事占领树梢的话,那么初夏就是绿叶的战场在和风微雨中,绿叶爆发了青春而且这种绿是渐渐延展和深浓的,构成初夏季节最壮观的绿海槐树是青翠的,柳树是碧玉的,白杨是银绿的,合欢树则是青绿的……无数树木形成的绿荫,带着无限伸展的美,给人以清新幽凉的感受。
再配合着金色麦田、荷花尖尖角、石榴花开……所以,写夏日色彩的诗很多,让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感受夏的清凉唐朝诗人李贺在《四月》中写道:“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
”诗人仿佛在说,你看早上晚上的雨后,树木绿荫如盖生长,那千山万山的浓绿,在烟雨之中生出那长长的道路上,青色的树荫微雨,有着初夏的绿色芬芳盛极一时的绿色中的牡丹花,浓红艳紫,盛开在道路城头那绿色的池塘绿色的涟漪,绿得深浓,鸳鸯闲适,懒得飞动。
池塘上飘着红色的落花,如同深色绸缎般美丽这就是初夏四月天,绿得壮阔幽深,红得宁静饱满“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唐朝诗人李颀的《送陈章甫》,引读者和他一起送友人行至郊外,此时农田盛美。
农历四月正是麦子的成熟期,南风吹来,大麦金黄好个初夏里的丰收景色,难怪古人将初夏称为“麦秋”再看那乡村田野,枣花盛开,桐树叶展,清阴喜人,走马在他乡的原野,看见了最美丽最滋润的远山,让人想起了故乡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一首清新的初夏小诗《小池》,句句如画。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那小小泉水无声地流淌,映在水上的树荫喜欢这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水面,早早地就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了一幅多么美的初夏荷塘!泉眼、细流、树荫、荷叶、蜻蜓……初夏氛围里,景色总是细细的,柔柔的,小小的,却构成了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一幕。
“溪南越乡音,古柳渡江深日晚无来客,闲船系绿阴”初夏古渡,越地乡音,垂柳渡船,黄昏系舟……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芳草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的江南水乡图!天色晚了,没有什么人来,船夫就将船系在柳树上宋朝诗人叶梦得在《南乡子·小院雨新晴》中写道:“小院雨新晴。
初听黄鹂第一声满地绿阴人不到,盈盈……”雨后初晴的院子经历了雨水滋润的树叶,一夜就展开了绿荫,让庭院笼罩在幽幽绿意里,那绿树间有黄鹂清脆的叫声,初夏的绿无所不在……“本自清江石上生,移栽此处称闲情青云士尽识珍木,白屋人多唤俗名。
重布绿荫滋藓色,深藏好鸟引雏声余今一日千回看,每度看来眼益明”这是唐朝诗人胡玢的《石楠树》石楠高大,圆形树冠,四季不懈诗人移植石楠,看着它绿叶成荫石楠树最养眼的,就是入夏后叶子一点点变深绿那些有光泽的叶子,浓密到可以藏鸟,给鸟提供遮风避雨的家园,同时那叶子可以舒缓视力。
所以,诗人怎么看都看不够这也算是夏天的一种乐趣吧最妙的,是宋朝刘辰翁的《乌夜啼·犹疑薰透帘栊》:“犹疑薰透帘栊是东风不分榴花更胜、一春红新雨过,绿连空蝶飞慵闲过绿荫深院、小花浓”作者看着夏景充满疑惑,觉得吹进窗户的不是夏天的南风,而是春天的东风;又看到那石榴花开,感觉更胜过春天的红。
雨过天晴,绿树之绿连着晴朗的天空,蝴蝶都慵懒,仿佛春天没有过去,它闲闲飞过庭院,原来这绿荫深处有无数石榴小花,朵朵浓红呀!这首词新颖别致,同样是夏日绿荫庭院,但是有了石榴花,就不一样了常说红配绿是最俗气的颜色,那是你没有看过初夏,没深入自然。
那舒展的绿荫,如同水,如同海,托起最绚烂的石榴花开只有在夏天,这石榴的红和庭院的绿相得益彰,红让绿更深邃清新,绿让红更明艳动人来源: 西安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