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敦煌历史(敦煌历史背景)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1-03

阅读本是寻常事,繁华静处遇知音

干货满满敦煌历史(敦煌历史背景)

 

说起敦煌,你会想到什么?也许是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飞天和千手观音;也许是常书鸿、张大千、樊锦诗,或者是王道士和藏经洞……

莫高窟“九层塔”这些确实都是敦煌的给我们的鲜明印记,但敦煌其实是一个更宏大、更丰富的概念为什么第一次到敦煌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感到震撼、兴奋却又特别迷茫,因为敦煌实在太多元、太具象、太宏大,出发前做再多的攻略和功课,在实实在在的敦煌面前都显得太单薄。

如果说带一本书去目的地是很多旅客缓解焦虑的良方,那么应该带哪一本书去敦煌呢?今天终于等到这本《敦煌大历史》!!

《敦煌大历史》这是一本由兼具敦煌石窟一线守窟人+讲解员身份的新一代90后学者写给普通读者的敦煌历史文化一本通这本书首先破除了大家的一个普遍误解,即“敦煌=敦煌研究院=莫高窟”以壁画、石窟为代表的的敦煌艺术不是“天外飞仙”,而是悠久历史中众多人群、多元文化互动交流的产物。

《敦煌大历史》不是敦煌的地方志,而是把敦煌放在中国大历史的脉络中进行梳理可以说这是一部敦煌史,也是半部中国史在书中,你会跟着从作者敦煌出发,见证中国历史至关重要的大场面而只有读懂了这些历史背景和敦煌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才能真正领略敦煌艺术之美和敦煌的多元魅力。

1你的敦煌向导:90后学者、资深守窟人、讲解员《敦煌大历史》的作者邢耀龙,是一位年轻的90后学者,曾任职于瓜州县文物局和敦煌研究院,在榆林窟担任守窟人超过六年;在一线从事学术研究(包括参与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同时,也为广大游客讲解敦煌石窟,既掌握了大量学术前沿的知识更新,也拥有向普通读者讲述敦煌的经验和热情。

邢耀龙现在是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青年学者,杭州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四川省乐山市美术馆顾问,中华学术外译《敦煌学论稿》学术顾问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是国内敦煌学领域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团体,创始会长为季羡林先生,“敦煌女儿”樊锦诗担任名誉会长,北大荣新江教授为现任会长。

邢耀龙是最年轻的会员邢耀龙还是土生土长的甘肃人和当代敦煌移民,少年时代随家人从兰州以南的通渭出发,跨越河西走廊,来到了属于古敦煌地理范围的瓜州县(原安西县),这里正是榆林窟的所在地正因为在甘肃、河西、敦煌和瓜州,再具体到敦煌研究院和榆林窟多年的生活、求学和工作,邢耀龙对这一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和历史文化积累了深厚的情感。

因而在《敦煌大历史》中,除了金戈铁马的宏大历史叙述和对敦煌艺术的深入讲解,还有很多微观视角、个人视角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沙武田先生在《敦煌大历史》的推荐序中说:“首先能够感受到一位在敦煌文化遗产地工作的一线人员对其所面对和守护着的艺术宝库的纯粹感情。

”“作者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轻松转换,能够以特殊的笔触把看似平常甚至枯燥的历史情节讲得有声有色,阅读的带入感十足”写到敦煌的移民开拓,他自然而然将自己的生活与历代敦煌移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如由于明朝的弃置,这片古敦煌的土地上人烟稀少。

为了充实边防和安抚新归附的额敏和卓部,雍正十一年(1733 年),清廷下令额敏和卓率部万余人迁居瓜州为了迎接额敏和卓的到来,清廷在瓜州修建了回民五堡和汉民五堡这些堡都用“工”来命名,笔者现在就居住在“六工村”,家里二十多亩棉花田就是当年额敏和卓带领维吾尔同胞开垦出来的,笔者生计全赖于此。

写到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汉朝环境保护法”,他又回忆起儿时因为掏鸟蛋被父亲教训的经历所有这些现实与历史的关联、结合,不仅为读者提供了阅读的场景感和代入感,也为整本书渗透了人性的温度“作为一个广义上的敦煌人,我的生命,就是敦煌历史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的延续。

因此,这本书中,我常常把敦煌历史的相关事件投射到今日之我的身上,希望借此让读者了解敦煌历史对于如今敦煌人的塑造”在全书的最后一章,邢耀龙回顾了从常书鸿到樊锦诗等历代敦煌守护者的心路历程,还以第一人称视角为读者还原了一线守窟人的“石窟十二时辰”。

榆林窟前,人见人爱的“小邢邢”与游客在一起2在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中学知识与常见的敦煌主题读物相比,《敦煌大历史》不是从石窟史、艺术史、佛教史等专门学科的维度展开,也不是以地方志的方式叙述敦煌一地的历史故事和风土人情,而是以大历史的视角、多学科维度的方式,讲述敦煌在整个中国历史、甚至亚洲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在此基础上,又把以莫高窟和榆林窟为代表的敦煌艺术,还原到了政权更迭、民族互动、文化交流、贵族生活、工匠创造、人民信仰等具体的场景之中,甚至点出了石窟艺术与当代虚拟现实游戏的关联,让人耳目一新书中的每一节,几乎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见解,每一章都是从敦煌出发,见证一次中国历史的大场面。

比如,“第二章 丝路开启与佛教东传”,看标题就知道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大事件,但是这里没有大家早已熟悉的陈词滥调,而是用短短数千字告诉读者以下事实,同时讲述了多个画面感十足的故事:●在“丝绸之路”被张骞发现以前,河西走廊就是人群互动的大通道,是名副其实的“玉石之路”(对应故事由张骞、周穆王、西王母主演);

●从“玉门关”和“禺氏之玉”引出古敦煌地理和月氏人,接着月氏被匈奴赶跑(由匈奴大单于冒顿和月氏王主演);●顺便把视线往大陆东边一瞥,就一把梳理了汉朝前期与匈奴的屈辱关系(刘邦、吕后、冒顿主演);●视线再回到中亚,顺着月氏人的迁徙路线来到南亚,就顺利成章点出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源头——犍陀罗艺术,顺便梳理东汉与乌孙、贵霜帝国的关系(班超、贵霜国王、和亲公主主演);

●有了所有以上铺垫,佛教以及佛教艺术才开始以渐进的方式传入中国(白马寺、“敦煌菩萨”竺法护登场);●而到此为止,包括敦煌在内的河西四郡还没有纳入汉武帝的版图,但是霍去病已经率领大军向西出发了(第三章预告:“长安城外,那位少年英雄的陵墓前,“马踏匈奴”的石雕下,保留着一副匈奴人的漫漶面孔。

”)

20世纪初的霍去病墓3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权罕见石窟、壁画高清原图如果你是敦煌铁粉,一定听说过江湖上流传的一句吐槽:“敦煌是世界的,敦煌壁画是敦煌研究院的”为了让大家明白这句话的丰富内涵,以下事实你要知道:。

1、敦煌石窟壁画、塑像的数据文件主要由敦煌研究院制作、整理、保存、管理,一切对外授权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和评估,付费之后按规定使用2、敦煌石窟最重要的莫高窟和榆林窟,所有窟内严禁游客拍照3、几乎所有石窟内部都是漆黑一片,即便窟内允许拍照,在没有专业设备和辅助光照的情况下,根本拍不出可以使用的照片。

4、市面上的敦煌的日历、画册,很多使用的是当代的临摹画,而不是原画照片5、虽然敦煌研究院近年来通过“数字敦煌”等项目为公众开放了越来越多的免费资料,但是对商业使用和学术研究使用的管理依然严格要将敦煌壁画、石窟的高清原图印在书里还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而《敦煌大历史》做到了,书中收入的高清原图不仅与文字讲解内容精准对应,还包括了在“数字敦煌”和一般画册中难得一见的壁画和塑像。

莫高窟第322窟,西壁佛龛,彩塑,初唐。吴健摄影,图像资料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榆林窟第19窟曹氏夫妇。孙志军摄影,图像资料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莫高窟第205窟,中心佛坛,释迦佛一铺,初唐。吴健摄影,图像资料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1月8日周日晚8点敦煌学青年学者 青年作家邢耀龙分享会,带你领路敦煌之美

喜欢本书,点击阅读原文可入手本书:一本书,一份丝路山水地图书法纸包装+慢文创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入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