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完全小学是指什么学校?(非完全小学是指什么学校?)
蒲峪九年制学校校史是蒲峪幸运墨人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追溯蒲峪当地长者、个人阅历梳理完成的纪史作品,记录了蒲峪九年制学校从清末到至今的学校变迁历史,
蒲峪九年制学校校史是蒲峪幸运墨人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追溯蒲峪当地长者、个人阅历梳理完成的纪史作品,记录了蒲峪九年制学校从清末到至今的学校变迁历史,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分别是《清末私塾》、《民国初期学堂》、《五四运动后的民国学堂》、《岳芳勋建立完全小学》、《建国后的完全小学》、《蒲峪初级中学的创立》、《抓住机遇实施“普九”》、《抓安全保稳定,提质量促发展》,凡16250言,并曰九年制校史。
本期为您推出商州蒲峪九年制学校校史系列之《建国后的完全小学》1949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教育方针,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不断提高人民将教师誉为:人民灵魂的工程师和园丁。
1950年至1952年教师的待遇按月领取“工资分”1953年工资改革之后变为工资制,每月除领取原工资外另加小伙补贴二元五角,新的教育制度给教师增加了荣誉感和生活保障,教师为培养人才干劲倍增1950年至1951年上级分配吕明楷、李炳胜任商县板桥区蒲峪管理区岳村初级小学教师。
教学班两个,在校学生50名1952年至1954年吕明楷继任商县板桥区蒲峪乡岳村初小教员,李炳胜离校后,屈世勋任教,教学班两个,学生50名1955年李逢蔚在岳村初级小学招收高级班一个,招收学生30名李逢蔚调走后武一俊负责学校工作,孙振民、郭善怀任教。
在校学生80名,教学班三个李庆森曾任陕西省商州师范学校干部,腰市中学校长,洛南县石门职业中学党委书记等职商县教育科为了将岳村初小设立的高级班扩充壮大,改为商县蒲峪完全小学1957年调李庆森负责学校工作他挑起了办学的重担,立志要将商县蒲峪完全小学办好。
本年调李逢蔚来校任教并负责教学研究工作,又调唐一民、王新仕任教增设高年级二班,招收学生70名,教学班由1956年的三班,增加到四班,学生由80名增加到150名李庆森为了使学校继续发展,1958年搬掉上殿泥神像五座,腾出三间大房,左右两间作教师房子三个,中间作会议室、作公案两张,置于会议室。
当时迷信严重的人背地里讽刺说:李庆森欺压神不好”他听了毫不在意,硬着头皮砍伐了院内古松一棵,修补院墙40米,修楼门一座他日夜深入岳村,李岭做工作,将校后三分耕地划归学校作实验园地将校南的十亩山坡划归学校,培植林果,作勤工俭学基地。
将岳村第一生产队的公场借给学校作操场做起篮球架一付,操场上设有单双杠,跳跳板,购买篮球一个、乒乓球、克郎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又购买立柜一个,大铁锅一口1958年秋招收高年级两班,学生70名, 招收民中班一个,学生25名。
教师有:李逢蔚、唐一民、王新仕,李景勋、王志全、李永昌、任玉海1958年学生由150名增加到215名,教学班由四个增加到七个,教师由四人增加到八人1959年 教师学生班级稳定在1958年的基础上1960年调李庆森去陕西三原培训提高,结业后调黑龙口中学任教导主任。
1960年至1964年程金琪任教导主任到职后将李岭初级小学收归蒲峪完全小学,原民中改为农中与板桥农中合班,由李永昌带领学生迁至板桥姑姑庵教学除原高级班四个外,初级复式班由两个发展到单式班四个,学校班级由1959年的七班发展到八班,学生由1959的215名增加到290名。
班级学生增加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进行了调整,调出唐一民,退出李景勋、王志全现有教师李逢蔚、任玉海、王新仕、郝臣智、巩秀云、高粉莲、高生民、武雪莲、田彩玲、张继治、岳明德教师由1959年的8人增加到12人。
当时学生、教室,老师住房相当紧张,将一个班搬上校前戏楼作教室,两个教师住一个房子,让岳明德住自己家办公教育科鉴于这种情况,拨来建校款1500元,利用假期进行修建,程金琪带领学生二十名到蒲峪小河口拉石头,郝臣智带领学生三十名到瓜峪沟顶搬运砖瓦、李逢蔚带领学生李正卓、郭景全、杨涛、张树谋等五十名到元科山秤沟砍伐木料,到西河拉檩条,到石槽、魏李拉大梁,当时由于学生年轻,教师顾及不到,张树谋脚面被斧头砍伤严重,正值中学,师范招考之际,学校组织单架由任玉海老师护送至考场,该生等被商县简师录取,后因国家经济暂时困难,学校停办该生回家。
建校中由岳彦玉等两个木匠承包做木架和门窗公社调来“四类分子”三十名,由学生运土,经过暑假修起灶房三间,教室三座,过道一间共13间校舍由1944年的三十二间增加到四十三间,又在校门外南边修起厕所一排,分教师,男女厕所三个。
教育科又拨款500元,添置课桌60张, 长凳60条,买立柜一个,做篮球架一幅,添购篮球两个和原有共有篮球架两幅,购买乐器:平板一个、牙子一把、铰子一幅、手锣一个、中锣一个、龙头翁子一把,板胡一把、小鼓一个,老师自编自演节目,常在节日期间由师生演出,如《小姑贤》演出后深受观众欢迎,妇女看后受到教育,家庭尊婆爱媳,接着购买理发推子、剪子各两把,成立了理发组,师生理发不出门。
1958年商洛地区学校提高质量的口号是:“ 翻秦岭、赶南方”蒲峪完全小学立即响应, 成立了教研组由李逢蔚负责教研工作,程金琪狠抓教育质量的提高,抓骨干教师带一般教师的教学班级抓后进学生赶优等学生的学习,领导和教研组在教学中抓住四个环节不放:。
一、备课:教师必须吃透两头,深钻教材,吃透学生,写出详案二、讲课:教师要及时进入课堂,按时下课,讲课要启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有的放矢,精讲多练三、批改:要做到精批、眉批、略批、面批相结合,要有批改手册四、辅导与管理相结合。
由于深抓细管,从1960年到1964年学生升学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和腰市完全小学不差上下,超越于板桥、龙岗、永丰三个完全小学学校曾在板桥、腰市两个完全小学介绍教学经验各一次,因学校发展快,升学率高,得到商县教育科的重视,教育科干部全海彦、王贞运和教研室魏悦才多次来校听课指导,教育科长陈金山曾来校两次和教师座谈,他说:“我是洛南人,这里是商县、洛南的交界处,学校质量很要紧,你们的关把得好,今后再努力! ”当时洛南县永丰中心小学,学生屈治民、郭自立等十多名学生转来学校学习,凡转来的学生均已考入商县、大荆、永丰等中学。
1961年教育科发给风琴一个,图书100册并指定学校写出经验材料三份交教研室程金琪写的是:我校提高质量的几点做法任玉海(后任渭南地区白水县师范学校教师)写的是:我对算术教学的尝试李逢蔚写的是: 我是怎样进行作文教学的。
随着教育质量的提高,程金琪更加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重视老教师发挥专长,学校有关事宜在决定之前先和老教师座谈,采纳建议,对民办教师更加体切关怀,学校每年养肥猪一头,放寒假时宰后分给教师,一次多给民办教师雷生雨分了5斤。
工会发来 “出口东方泥”八尺优先分给民办教师巩秀云炊事员马克强给祖母过生日,除补助10元外,赠送重礼贺寿,因此人人为提高质量献计出力为了端正校风,纯洁教师队伍,对公办教师高生民、武雪莲报上级批准,处理回家。
1961年教师有:李逢蔚、任玉海、王新仕、郝臣智、巩秀云、田彩玲、岳明德、岳兰、闵英圣、雷生雨、卜开运等1962年教师有:任玉海、王新仕、李逢蔚、郝臣智、闵英圣、卜开运、巩秀云、雷生雨、侯得政、魏安民、岳兰。
1963年教师有:李逢蔚、王新仕、郝臣智、闵英圣、卜开运、巩秀云、魏安民、侯得政、陈志运、张兴劳、李怀中等1964年上半年调走程金琪、郝臣智,调入祝河沂、屈粉莲李怀中临时负责教师有:李逢蔚、张兴劳、陈志运,巩秀云、魏安民等。
张兴劳老师献身党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站在教学第一线不遗余力地辛勤工作,始终不逾的对学生抓紧教育1964年清明节前夕他提出: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必须向学生进行两个文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向革命先烈学习,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访问,参观解放战争中闫山底的战役事迹,以鼓励学生提高政治思想党悟,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他的提议得到全体老师的赞同,清明节那天他和陈志运、李逢蔚带领学生160名前往闫山底(位于今洛南县四皓街办胡河营房村)进行了访问,参观活动,并邀请当地八旬老人向学生讲述了战役的经过学生深受教育,为了加深感受,并命题为:向解放军学习、闫山底访问记,闫山底参观行,难忘的一天等题材,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不少学生写得具体生动。
1964年樊立侃负责蒲峪完全小学工作,秋季李逢蔚调出,林生广调入教师有张兴劳、魏安民、张效贤、巩秀云、祝河沂、李怀中等当时由于洛南县胡河公社、商县郭村公社分别建立高级班,学生由1963年的290名下降到220名左右。
教师由12名下降到八名,班级照旧1965年至1966年上半年,班级、学生、教师保持在1964年的数额上1966年夏季至1967年文革时停课闹革命,1968年 学校复课闹革命.复课闹革命中学习吉林省、梨树县梨树小学的经验,小学由四、二分段制改为一贯五年制,少先队员改为红小兵,贯彻红小兵敢造老师反的经验,一时学校秩序较乱,老师难管学生。
复课期间蒲峪完全小学,成立革命领导小组,樊立侃任组长,教师有:陈志运、雷建国、周道哲、陈进贤、张兴劳、巩秀云、林生广、祝河沂、魏安民,班级、学生与1965年相同喜讯:《商州区蒲峪九年制学校校史》系列文章被商州民间文化协会会长高度赞扬
版权归作者幸运墨人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2-7-27商洛电子信息科技 邮箱:shangluoit@163.com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