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吗欣闻非常道(欣闻非常道主持人)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2-25

小青想先让大家看一张照片,。这是一张让人泪目的照片。1980年,照片里这位身着军装。在美国航母舰载直升机旁。

学到了吗欣闻非常道(欣闻非常道主持人)

 

小青想先让大家看一张照片,这是一张让人泪目的照片1980年,照片里这位身着军装在美国航母舰载直升机旁伸头探看的老人已经64岁了,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航母美军以保密为由,不让触碰航母上的设施这位老人为了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便踮起脚尖,前倾着身子,谦虚得像一个懵懂的学生而这位老人正是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将军!回国后的刘将军痛立鸿志:“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7年前的今天,他安详地走了,带着这份未完成的期待和遗憾……。

刘华清将军的一生,都在为军队和国防事业奉献:从核潜艇到航空母舰,从歼-10、直-8到空中加油机、预警机、战略导弹,中国军队的每一次飞跃都与他有关!

他不仅是 “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也是“中国航母之父”!今天,1月14日,是这位老将军逝世7周年的日子,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不该忘记他,不该忘记他的功勋!从陆军到海军少将!

1916年,刘华清出生在湖北大悟县刘家院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靠当裁缝、窖工和打短工维持一家生计刘华清兄妹6人,他排行老三,尽管家境窘困,父母还是竭尽所能把他送进私塾学习1926年,大悟县与周边县一起办了新式学堂,。

县里来了一位姓徐的老师,他不仅传授知识,还为10岁刘华清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传递了革命的思想。19岁他便成为了共产党员。

年轻的刘华清在红军长征年代已经初露锋芒。而被传唱几十年,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红色经典”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竟然还是他当宣传干部时编的。

1949年的刘华清1952年2月,中央军委把36岁的刘华清紧急招进北京,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亲自找他谈话:刘华清同志,组织安排你到大连海校担任副政委,你有什么意见?肖劲光见他有些踌躇,对他说,海军对大家都是新课题,

要一边干一边学,你打过仗、办过学,又年轻,相信你一定能胜任!就这样,在陆军干了23年的刘华清半路出家,来到了海军。从此他便与大海和人民海军结下了不解之缘,倾注了他后半生的无数心血。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接触海军,在“大陆军”主义盛行的年代,中国绝大部分军人都对海军毫无了解。而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海军建设是个新课题,海军人才培养更是个新课题。

刘华清上任后,首先明确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宗旨,培养中国自己的海军军官。他明确了各种规章制度,督促教学。不管是在操场还是教室里,总能看到刘华清的身影。

刘华清更重视学员的海上实习,1953年的夏天,刘华清亲自带领海校学员出海实习训练,途中遭遇七八级大风,舰艇剧烈摇晃,刘华清和学员们都晕得狂吐不止!

这次出海,也是刘华清有生以来第一次体察到大海的壮阔、风浪的凶险和海上生活的艰苦。同时他也开始思考,这才仅仅是近海的实习训练,真正的战争,中远海才是关键!而征服中远海,就要造更大的船!

1954年6月 ,38岁的刘华清远赴苏联著名的海军学院学习这所老牌海军学院教学管理十分严格,全程俄语授课,而且必须用俄语答辩刘华清不懂俄语,没有数理基础,在接近不惑之年,去国外读书难度可想而知但他抱定了一个信念,。

刻苦攻读,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建设中国强大的海军晚年刘华清回忆说:我没有语言天赋,就用笨办法,把所有的自习时间和休息日全搭上,狠下一条心,苦读俄语!上课时,教师讲一段,翻译翻一段,我就拼命记笔记,再回去慢慢消化。

1958年授予刘华清的毕业证书就这样,他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到1958年毕业时,13门功课10门为优,3门为良,总评优秀这四年的学习,为刘华清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海军的窗口学成归来后,刘华清运用苏联所学的知识,。

主持编写、修订了海军40余种条令,训练大纲和教材,为中国海军正规化训练奠定了基础文革中,他护住了中国的核潜艇!从苏联学成回国后,1958年3月,刘华清被派往旅顺基地,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那时,新中国海军一穷二白,。

当时仅有的装备一靠缴获、二靠苏联支援、三靠仿制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海军科研和装备建设受到很大影响当刘华清准备在旅顺基地大展身手时,国家对他有了更加重要的安排1961年,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命令,任命刘华清为国防部舰艇研究院

(第七研究院)的院长,就这样,刘华清离开了海军,却为海军装备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核潜艇是中国海军重要的威慑力量,而如果没有刘华清,中国海军就很可能没有核潜艇,或者不会这么快就拥有核潜艇!从1962年开始,刘华清就参加和领导了核潜艇工程“文革”中,核潜艇的研制工作面临冲击,刘华清心急如焚,。

他不顾个人安危,立即向聂帅建议以中央军委名义发一个关于保护核潜艇工程特别公函。正是因为这封特别公函,核潜艇在动乱中奇迹般的被保护下来,中国也才得以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导弹核潜艇的国家。

中国战略核潜艇水下发射弹道导弹取得成功核潜艇保住了,刘华清却不得不离开了研究院1966年10月,刘华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协助聂荣臻同志组织全军装备科研工作,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促成远洋测量船和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

新型常规动力潜艇的上马,组织研制和改进高炮系统、地空导弹、反坦克武器以及高空高速歼击机,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发展做出巨大贡献!1969年,刘华清被免职回到海军,他从大区副降到一个师级单位,连降好几级刘华清在船办当主任这段时间。

有了空闲读了大量的书,也正是这个时期,让他对中国未来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国防建设,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1974年,第一次登上西沙群岛1975年,海军编制了《关于海军舰艇十年发展规划的请示报告》刘华清看了报告后非常失望,落后的小舰艇竟占了78%的比重,他非常忧心着急,几天睡不着觉,这是海军和国防建设的一件大事呀,。

竟处理得这么不切实际尽管彼时的刘华清还在被审查,但他伏案疾书,用两天时间写出了长达万言的《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他指出报告中提出的生产大量落后的潜艇、快艇,只重生产不重科研,盲目上项目等严重问题在文革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

写这样的一个报告要有相当大的勇气他恳切陈词:下一个十年,是中国海军发展的关键时期,下一步棋走得好坏,事关重大!可这份汇报提出一个月之后,刘华清就再一次离开了海军,他被调往了中国科学院他当时甚至认为,自己的海军之路算是走到头了,

然而,他这个大别山之子,与大海的缘分还没有尽……驻防南沙,经略南海国家有幸,1976年“四人帮”覆灭。刘华清终于等来了他的伯乐——邓小平。

1982年9月1日,邓小平把刘华清叫过去,郑重其事地宣布了中央的决定:“你还是回海军工作,海军的问题不少,要整顿。” 刘华清成为共和国第三任海军司令员。

此时的海军机关大院一片荒芜,上下班迟到早退……刘华清司令员面前摆着的是这样一个“烂摊子”!他感到非下决心改革不可,“再不改革,我们就要犯历史性错误。”

1987年12月,视察某研究院他开展海军教育改革,进行海军后勤改革,创建基地化保障,组建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这样的高级智囊机构,他还设立法律顾问处,依法治军!刘华清在5年海军司令任上,曾做过大大小小70多项改革。

一直到今天,还在影响和推动着海军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大国掀起海洋争霸的冲击波在南海,越南等国家相继侵占我国南海部分岛礁,掠夺我南海资源,使我国南海主权面临严峻的挑战刘华清深刻认识到,海军是海上盾牌,。

唯有有效控制海洋,才能捍卫领土和主权!

1987年4月1日,联合国授权我国在南沙群岛选址建设全球联测海洋观测站这真是机不可失的国际授权,驻防南沙,经略南海,是刘华清海军战略的重大使命与核心命题之一当年的5月6日,刘华清一声令下,一支由10艘导弹驱逐舰、。

导弹护卫舰和补给保障船组成的多舰种编队从湛江启航这是新中国成立38年来,人民海军首次组织大型战斗舰艇编队巡逻南沙在此期间,越南疯狂阻挠中方建站,中国海军展开反制行动,相继登占永署礁、华阳礁和南薰礁3月13日,中国舰艇编队登上赤瓜礁。

次日,南沙海域响起了枪炮声。

资料图:西沙海战彩照(环球网)“南沙打起来了!”正在总参开会的刘华清得到急报“打就打!”刘华清拍案而起,“坚决打,凡是能占的岛礁都上去!”海上战斗只持续了28分钟海上编队指挥员请示:“要不要抓俘虏?”刘华清果断下令:“抓!”

战报传来:越军两艘武装运输船被击沉,一艘大型坦克登陆舰受重创烧毁,俘虏9人,毙伤人数不详中方参战三艘护卫舰均完好无损,仅一人受轻伤赤瓜礁海战告捷,令刘华清“内心有说不出的痛快,多少年来堵在心头的一口气也顺了”。

至此,中国海军在南沙群岛南部、中部和北部的6座岛礁上实现常备驻守,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无军驻防的历史和没有立足之地的窘迫局势刘华清清醒地认识到,要更好地保卫海疆和海洋权益,必须解决中国飞机“腿短”的问题。

那时,中国飞机飞行半径小,好不容易长途奔袭到了南海,油就剩下不多了,形不成真正的战斗力刘华清一直盼着早日能建成航母守卫南海,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建航母显然还不现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华清主持开展了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

研发空中加油和在西沙建机场。终于,在1991年4月,珊瑚礁上建起了南海诸岛第一个现代化机场。1994年11月,中国已经掌握了空中加油技术,开启国产飞机空中加油的时代。

空中加油(2017空军宣传片)空中加油有了,机场建成了,但在刘华清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望愈发强烈,那就是,一定要造中国自己的航母!只有航母才能开启人民海军突破岛链、挺进大洋的现代化航程!才能带领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深蓝!

他培养的航母舰长,终登指挥台!

航母是一个绵延了近百年的中国梦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航母梦的标志性人物,就是刘华清!他曾掷地有声地说:“海军战略涉及海军建设的顶层设计,发展有两大问题:一是航母,一是核潜艇这两项装备,不仅是为了战,平时也是为了看,看就是威慑!

”刘华清第一次与航母结缘可以推到1970年,那年,刘华清组织了第一次航母专题论证,7月,航母项目启动但不久之后,由于一系列变故,这个项目最终搁浅了1975年9月,刘华清第二次建言造航母在那篇《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的万言书中,。

他向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邓小平大胆陈言:“尽早着手研制航空母舰!”1980年5月15日,刘华清率团访美,先后参观了“小鹰”号和“突击者”号航空母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首次登上美国的航空母舰64岁的他几乎走遍了航母的每个操作室,

希望能多一些,在多看一些!

1986年,刘华清说:“航母总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1987年3月31日,刘华清向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汇报了关于海军核心力量――航母和核潜艇的装备规划当时的设想是,“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

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信心满满的刘华清下达指令,“今年秋季开办一期‘飞行员舰长班’。10个人足矣。关键是综合素质过硬、年轻,要优中选优,百里挑一!”

很快,一个10人名单送到了刘华清手里,他们将成为中国海军第一代上天能架机,下海能操舰的复合型海上指挥员“他的这个设想深深鼓舞了后来人”时隔24年之后,海军司令员张连忠上将首度撰文公开证实:“这期飞行员舰长班,。

目的就是为将来的中国航空母舰培养舰长。”

刘华清毫不怀疑,若中国第一艘航母20多年后如期建成的话,它的首任舰长,乃至航母编队司令,将从他们中间遴选产生并获得任命!时间是公正的,它为刘华清深谋远虑的战略决策作出了客观的历史见证。

1987年,10人名单上写着李晓岩的名字2005年春节前夕,已经是89岁的刘华清欣闻航母立项,连道三声,“好哇,好哇,好哇!”2005年4月26日,中国海军开始对“瓦格良”号继续建造改进2010年岁末,海军机关传来喜讯:。

即将试航的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首任舰长李晓岩获中央军委任命!他就是1987年飞行员舰长班的10名学员之一!从1987到2010年岁末,整整23年了,刘华清终于在握别生命的十字路口,见证了他亲手选拔培养的航母舰长

登上中国航母指挥台的历史性时刻。

十几天后,2011年1月14日,一直牵挂着航母的刘华清将军病逝,享年95岁2012年7月16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下海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定名为“辽宁号”!刘华清和几代中国人的“航母梦”。

终于实现了!

2012年12月,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从鸦片战争开始,侵略者一次又一次依靠坚船利炮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中国人民因为国家的贫弱和海军的衰败,承受了太多的苦难现在,中国人有自己的国产航母,。

还有了第四代隐形战机歼-20、大型运输机运-20,轰-6K等新型战机……今天的中国海军,已经是世界第二!而这一切在都得益于以刘华清将军为代表的中国海军人,他们一直在为人民海军不停探索走向强大的道路。

2017年3月,震惊世界的第四代战机 歼-20正式列装部队!

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出坞下水!

今天,请让我们向这位共和国的上将以及所有知名的、不知名的,为了建设一支强大海军而付出过的中国军人致敬!

▎参考:北洋之家▎责编: 唐希▎审发: 吴楚长按指纹一键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