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吗雨霖铃(雨霖铃柳永)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3-24

柳永,北宋词史上一个重要的词人,也是中国词的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词作家。用我们现代人的说法,其实柳永是宋代著名的流行歌曲的词作者。著名的婉约派

学到了吗雨霖铃(雨霖铃柳永)

 

柳永,北宋词史上一个重要的词人,也是中国词的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词作家用我们现代人的说法,其实柳永是宋代著名的流行歌曲的词作者著名的婉约派代表人之一柳永,公元987一公元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者卿,排行第七,今福建武夷山市人,自诩“白衣卿相”

一、因一首词,丢掉了功名他早年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是,并不顺利在宋仁宗时期,有一次柳永考得不错,但是因为他填了一首词,却给自己惹来了大麻烦,根据宋人的笔记记载,柳永在参加科考之前,他提写过一首词,名叫《鹤冲天》。

词曰: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最后两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里的“浮名”,指的是考取的功名这句词的意思是说:我宁愿把考得的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因为这两句词流传的很广,不久就传到宫廷中去了,恰巧又被宋仁宗听见了,所以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中了科举的榜,就说了几句话:“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也就是说,你这个人既然有这样的想法,还要考取功名干什么?填你的词去吧!就这样把柳永的功名给勾掉了所以柳永最有希望的一次科举考试,就这样化为泡影,实为可惜而今天与大家正式分享的是柳永最经典的《雨霖铃》,这首词虽无一则千古名句,却是字字珠玑,传诵千古。

二、千古名篇《雨霖铃》《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时所作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宋元十大曲”之一词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创作于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因柳永作词忤仁宗(上文我提到的《鹤冲天》一词),所以他四次科考依旧名落孙山。

而这首词是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上阕写恋人恋恋不舍,相别离的场面起首三句写图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点明了告别的时间、地点、背景,并通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的离别氛围中间三句“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是写离别的情形,一对恋人恋恋不舍却要被迫分离,所以喝送别酒是没有心情的,一边是恋恋不舍,一边又是无情的“兰舟催发”,这种不得不分的苦痛更体现的淋漓尽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是刻画人物的神态,这是作者的一个特写镜头,两人泪眼相望,只能手拉着手,哽咽着竟然一句话都讲不出来。

几笔勾勒,传神地道出情人分手时那一刹那,内心世界的痛苦难言最后一句以“千里”、“烟波”、“沉沉”、“暮霭”,创造出路程茫茫、昏暗的意境,把这种离别点染的更为凄凉下阕最后四句又把恋人之间,自古皆然的离别之痛,推向极致。

这种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划到了细致入微、至尽至极的地步,一旦离别,任何的良辰美景都形同虚设,只能徒增惆怅与不堪尤其是最后一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结句用问句形式,表达出情之专、意之浓、别之苦,可见感情之浓烈。

结语这是一首流传百世的经典之作他用简单的描写方法道出了,古今中外所有热恋中的情侣,被迫分手时的那种别离情状,和别后的内心活动使古往今来有过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所以这首词成为千古名作,实不为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告知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