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爆了穆(穆怎么读)
对于那些敢于将梦想变成现实的人们来说,希望就孕育在他们的梦想、想象和勇气之中。
穆穆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男,1954年8月生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85年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7-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曾在多伦多大学物理系、剑桥大学牛顿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法国动力气象实验室与夏威夷大学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
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大气科学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动力气象委员会(。
ICDM)委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季刊(QJRMS)编委会成员,美国《数学评论》特约评论员、《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辑》(中、英文版)、《大气科学》、《Adv. Atmos. Sci.》与《海洋科学进展》等编委;曾任美国气象学会
"每月天气评论"associate editor",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行星大气及其演变委员会(ICPAE)委员等大气和海洋是地球流体中最重要且最基本的两个成员,它们的变化通常会导致天气和气候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造成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
天气和气候的可预报性,关注的是由初始误差、模式误差与天气、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与非线性导致的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探究预报结果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与机制,寻找减小这些不确定性的方法与途径,是当前国际大气-海洋科学前沿热点领域。
穆穆研究员主要从事该领域大气-海洋的可预报性及相关的资料同化,集合预报与适应性观测方面的研究;涉及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大洋热盐环流、阻塞高压、台风与黑潮等穆穆研究员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多次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是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先后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第二届"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二届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5年获国家人事部"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 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奖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称号。
2010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曾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与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人物经历1975年9月,穆穆考入安徽大学数学系,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78年7月)、理学硕士学位(。
1981年7月)1981年8月,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安徽大学数学系助教(至1982年3月)1982年4月,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攻读理学博士学位1985年7月,博士毕业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担任讲师(。
1987年3月)1987年4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至1989年3月)1989年4月,博士后出站后留在该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1989年4月-1992年12月)、研究员(。
1992年12月-)、博士生导师(1993年-)199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首届)资助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 2009年5月,同时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担任研究员(至。
2010年12月)2010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3] 同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有关代表性论文:[1]Mu, M., W. Duan, Q. Wang, and R. Zhang, 2010: An extension of 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 approach and its applications. Nonlin. Processes Geophys., 17, 211-220.。
[2]Mu, M., F. F. Zhou, and H. L. Wang, 2009: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Sensitive Areas in Targeted Observations for Tropical Cyclone Prediction: 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 Mon. Wea. Rev., 137, 1623-1639.
[3] Mu, M., and Z. N. Jiang, 2008: A method to find perturbations that trigger blocking onset: 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s. J. Atmos. Sci., 65, 3935-3946.
[4] Mu, M., and Z. N. Jiang, 2008: A new approach to the generation of initial perturbations for ensemble prediction: 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3, 2062-2068.
[5] Mu, M., H. Xu, and W. S. Duan,2007: A kind of initial errors related to "spring predictability barrier" for El Nino events in Zebiak-Cane model
,Geophysics Research Letters,34, L03709, doi:10.1029/2006GL027412[6] Mu, M., W. S. Duan, and B. Wang, 2007: Season-dependent dynamics of nonlinear optimal error growth and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predictability in a theoretical model, J. Geophys. Res., 112, D10113, doi:10.1029/2005JD006981.。
[7] Mu, M. and B. Wang, 2007: Nonlinear instability and sensitivity of a theoretical grassland ecosystem to finite-amplitude perturbations, Nonlin. Processes Geophys., 14, 409-423.
[8] Mu, M., and Z. Y. Zhang, 2006: 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s of a two-dimensional quasigeostrophic model,
J.Atmos.Sci.,63, 1587-1604[9] Mu, M. and Q. Zheng, 2005: Zigzag Oscillations in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with Physical "On-Off" Processes, Month Weather Review, 133, 2711-2720.。
[10] Mu, M., L. Sun and H. A. Dijkstra,2004: The sensi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of ocean to finite amplitude perturbations.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34,2305-2315[11]Mu, M., and J. F. Wang,2003: A method to adjoint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with physical "on-off" processes。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60,2010-2018[12] Mu, M., W. S. Duan, and B. Wang, 2003: 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Nonlinear Processes in Geophysics, 10, 493-501.
皖籍院士穆穆:我要为天气预报辩护来源:中安在线2008年09月18日08时19分作者:实习生吴冠军记者祖春玲[辩护]天气预报不准是世界难题“东张西望观测员,胡说八道预报员”,有人这样调侃中国的天气预报,穆穆笑着说言重了。
“做预报很容易,但报得准则很难”,穆穆介绍,从理论上讲,只要偏微分方程组和给定的数据准确就可以进行准确预报但是现实中,因为种种限制因素,获取的数据有误差,启用的数值模式也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因此常常一点点微小的误差,导致的预测结果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如何使天气预报更准确,误差更小,或者找到产生误差的原因,就是穆穆目前的研究方向穆穆风趣地说,他常听到市民抱怨天气预报与实际情况有误差,因此,此次来合肥想借《气象预报中的可预报性研究简介》报告会为天气预报辩护,这是个世界性难题,即使美国等发达国家拥有先进仪器也不能准确预测出,而目前我国预测台风的水平已处于国际同等水平;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培养起学生们对天气预测的兴趣。
“希望将来你们当中有同学能创建出一套新的预测模式来,更准确地预报天气,而这在目前的科学界还是个空白”[趣事]从球场被拉去报名考研1975年9月,穆穆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安徽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学习1977。
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并恢复研究生招生之后,穆穆想报考研究生,但感觉自己实力不足,准备第二年再考报名截止前一天,班主任张宗逊老师在篮球场上找到了穆穆,坚持让他报考当年的研究生谈起这段往事,穆穆风趣地说,还记得当时因为个子矮,老师找到他时正跟女生打篮球。
“我非常感谢张老师当时为我指的这条路”1978年秋,穆穆被安徽大学数学系录取,成为“文革”后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偏微分方程专家许政范教授正式录取后,许教授告诉穆穆:“不仅你的考试成绩优秀,更重要的是你在解题时,会做的题目解题步骤完美无缺,而不会做的习题则一个字不写。
”最后许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做学问就是要像你这样老老实实、不投机取巧的人”穆穆常常去老师家请教问题,有一次他看到一本权威杂志上一篇文章,虽然自己看着觉得不对,但白纸黑字的还会错么?他拿着书去请教李老师,李老师肯定地指出了错误,并告诫他做学问,前人的东西不要完全相信。
“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以后在做学问时保有一种质疑的态度”[勉励]本科阶段打好基础数学是基础性学科,将来可能很多学生的工作和本专业没有直接关联,那么学生应该如何度过本科4年?穆穆院士举了自己的例子勉励学生们勤奋学习,打好基础。
当年,穆穆报考数学系研究生时,许政范教授要求穆穆在参加数学专业的考试时,增加一门普通物理的考试,而且考的都是最基本的问题当时,这让穆穆很不理解1982年进入复旦读博时,穆穆开始涉足数学与物理交叉领域的大气科学问题的研究。
到这时,他才理解到许政范教授的良苦用心“现在我工作中用到的很多知识都还是考研时打下的基础”演讲中,穆穆院士不时顺嘴溜出一句英语,一位学生问,穆院士您的英语这么棒,是大学时就很好,还是上研究生后学的?穆穆回答说,在他考研时,安大英语系老师从ABCD开始从头教了他一遍。
“大家要相信安大本科和硕士的教学水平”演讲结束,穆穆引用了诺贝尔奖获得者JonasSalk的一句话勉励安大学子:对于那些敢于将梦想变成现实的人们来说,希望就孕育在他们的梦想、想象和勇气之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